1.知行合一。讲的是知升起前,是意识在领受事物。我们的意识看到了事情,就开始出现认知和分析。而认知之后,会做出判断。根据判断,我们的意识进行选择。把选择发出去,神经系统传递为行为命令。修道,入门到通达,是减法。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归一。这一系列的过程,以意识为核心。那么,知,就是意识知道。行,是意识发出命令为行动。知行合一,就是最直接的,直觉的,简单的去看完就做。
2.止于至善,居于最后,是对明明德亲民的最高要求,是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这个过程中,一旦认知里的知与联想停止,就是最佳的止修。念起既觉,觉既无。是为至善。所以,要表达的就是:不要思考,看到,直接行动。止观慧跟进,就是智慧的行为。否则就是莽夫。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为什么把“知行合一”和“止于至善”结合成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