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帐篷使用须知是什么
帐篷干透后折叠保存,尤其避免帐篷发霉。
慢慢收卷帐篷,以赶走帐篷内空气、保持帐篷的防水性能。搭帐篷时外帐绷直,以免与内帐接触后,外帐内侧的水珠渗入内帐。
每隔3年用刷子给帐篷涂上防水剂,待其变干再用密封剂涂抹接缝处。每次出发露营前,均要对帐篷做次全面检查,谨防出现破洞、裂缝等。
露营时应带有接缝密封剂、尼龙修补带、尼龙修钉等,以便帐篷破裂后及时缝合。帐篷尽量不在高温下暴晒,且底部不置于高温沙滩或地面上,否则易导致材料老化,进而降低防水性能。
2.帐篷的使用 好嘛
用过,很不错,个人认为牧高笛系列做的还是很好的,比较耐用,性价比很好。
防风防水也挺好。方便洗,洗完干的也快。
玻杆质量我感觉一般,杆子最好买铝杆,也贵不了多少,家用很适合。额 帐篷这个东西呢看你的使用地形 季节 海拔 环境了 你说的户外单层野营防潮防晒多人双人野外露营帐篷只能夏季 出去郊游野餐用用,不适合露营 1不防水 2不保暖 3结实 ,如果是高海拔可以使用高山帐 冬季露营最好使用双层4季帐篷。
普通2日露营也最好使用双层三季帐篷。不知道你说的帐篷是什么杆的 建议铝杆 你可以看看我。
分类多了,有四季帐篷、三季帐篷,又分高山帐、旅游帐,单层、双层。 四季帐可在严寒冬季用,一般是双层帐,三季帐只在夏、春、秋使用。
高山帐一般较孝矮,抗风、雪能力强,但顶级高山帐篷可能不太防雨(高山上只有雪,没雨),旅游帐大、高,舒适,抗风性差。 单层帐一般教简单,轻,但防雨性不是很好,而且在寒冷天使。
3.野外生存怎么使用山脊帐篷
这种多用途的帐篷适于在任何环境下安营扎 寨,无论是自家的后花园还是沙漠或丛林。
山脊 帐篷通常由中间一根垂直的铁杆或两边呈A字 型的铁杆支撑。有时,还有一根帐篷横梁作为固 定之用。
这虽增加了帐篷的重量,但同时也使其 具备了更好的稳固性。如果你前往某个多风的地T搭建穹顶帐篷时,如果把斜面朝向风向,它会更加稳固。
方,帐篷的稳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些山脊 帐篷采用斜梁的形式来减少重量。
帐篷的外帐连有一些可调整的绷索,这些 绷索可向外拉伸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帐篷内部的空 间,同时没有触碰到帐篷内帐。这种方式可以避 免帐篷内帐与外帐防雨层接触而导致下雨的时候 被弄湿。
帐篷的两端最好都开一扇门,这样当你 在帐篷里面生炉子煮饭的时候(炉子一般都应该 放在门口处),就不会妨碍别人出入帐篷了。
4.帐篷的怎么用
帐篷根据使用的需求分很多类型,例如露营、高山、沙滩、钓鱼、打猎、救灾、丛林、军用等等,以下我主要谈些露营、登山帐篷的用料和设计。
露营、登山外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面料,这样携带就会轻便,而且可以提高面料的经纬向的密度,国外高档的帐篷采用210T至300T(经纬密度),密度高了其防水性也会相对提高,但太高的密度其丝也要求细,这样强度就会有所下降。
外帐的涂层有多种,露营、登山帐篷一般采用PU、PE和涂银,PU最为理想。外帐防水指标一般800~2500mmH2O,太高会影响帐篷的透气性,国外高档的帐篷也很少在2500以上。而且帐篷的防水指标只是动态的防水指标,不是静水压指标,2500mmH2O只是雨水下来的瞬间水压,如果用2500水柱肯定是要漏水。我用过绝大多数帐篷的外帐在长时间的淋雨下都会湿透,这时双层帐篷的设计就体现其优点了,外帐内侧聚集水珠会滑落到地面上(如果外帐防水性差、暴雨时,外帐内侧的水珠会直接滴落到内帐上)。根据这些特点露营、登山帐篷建议不要选择单层的,单层帐篷的水珠会滑落在帐篷里面的。
露营、登山内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涤棉透气面料。涤棉的优点是吸湿性好,缺点是容易发霉,涤纶、尼龙优点是容易护理。有些内帐是大面积的网布,优点是透气好,缺点是光线太透,夏天只用内帐,外面就能很清楚得看到里面,睡觉容易走光。
露营、登山帐篷地料用PE、普通尼龙、牛津布。低档用PE底,PE不耐磨,容易老化发脆。防撕裂尼龙底用在高山帐篷上,优点轻,缺点耐磨性差,容易扎破。牛津布底最成熟,牛津布以丝的粗细指标D标称,210D比150D粗,耐磨就相对好些,但分量也相对提高一些。底料的防水指标越高越好,一般2000~50000mmH2O。
露营、登山帐篷的帐竿一般用玻璃纤维竿和铝竿。玻璃纤维竿优点是便宜,缺点容易老化、脆裂、折断、重。铝竿优点是轻便、强度大,缺点是贵。铝竿的材料采用7075T9或7001T6,早期铝竿只有韩国、美国和德国能够生产,德国的品质最好,韩国的性价比最高,所以大多数铝竿帐篷的铝竿都产自韩国。前几年国内的铝竿都是韩国进口的,而且是定码成套后进来的,后来国内为了节省成本从韩国进铝管,自己裁断装配成套,也称韩国铝竿。最近听说国内做导弹外壳的某家原军工企业也能做铝管了,但原料也是来自韩国的。真正的韩国原装成套铝竿上都印有EASTON 7075。
很多朋友认为露营、登山帐篷不管内帐、外帐都要紧绷,其实应该是外帐靠打地钉的橡皮绳紧绷,挂帐竿的内帐要稍松些,这样的设计在大风下才有一定伸展空间。大家可以去看一下MSR帐篷的风洞测试。
露营、登山帐篷使用注意事项:
1、搭帐篷时,外帐一定要绷直,避免和内帐有接触,防水外帐内侧的水珠渗透到内帐里;
2、帐篷不要在高温下暴晒,底布不要放在高温的沙滩和地面上,这样可防止PU老化,避免防水性能下降;
3、收帐篷时,要慢慢卷,要有方向性赶跑帐篷内的空气,如果空气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卷帐篷,空气只能突破防水层出来了,这样会大大影响防水性能。
5.帐篷的使用技巧有哪些
如何携带帐篷: 在我们出门需要携带的家伙中,帐篷可能是最大最重的一个。如何把它安置好绝对重要。
每个帐篷出售时都会有一包装袋,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帐篷收在其中。尚不说把它规规矩矩的叠好收进去很麻烦,收好的帐篷往往我们所有装备中最大的一件,而背包的空间有限,除了它还要装下睡袋、防潮垫两个大块头。
而且更麻烦的是很多帐篷的包装袋都是一个长筒状,如果你用的是稍小一点背包很有可能放不进去。把帐篷外挂在背包外?看来是个节省空间的好办法,其实不然。这个家伙在外面很容易给你添麻烦,帐篷很沉,竖着外挂在背包外不容易捆结实,除非象包棕子一样;横过来,如果路线上需要钻树林的话它很容易被树枝挂住,如果不小心再被树枝刮破了那你就惨了。 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厂商设计带给你的束缚——把帐篷的外袋丢掉不用,改用一个大的睡袋套。收的时候也不用很麻烦的去叠它了,直接象收睡袋似的把它塞到睡袋套里,如果还要节省体积的话在外面加上一个睡袋压缩带把体积压到更小。(看起来很野蛮啊?!)这样一来,收好的睡袋由原来的长筒变成一个球,放进背包内也好安排位置了。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而胡乱的塞起来每次折叠的位置是随机,而如果单纯的为了美观只有把它叠的很规矩才能收到原配的帐篷袋中,那么每次折叠的位置是固定的,时间长了这部分很容易首先老化。帐篷解决后,剩下的帐篷杆就好说多了,把它竖直的收在背包中,或是外挂在背包外面都很容易。
帐篷的防风: 我们外出会遇到的天气问题一般就两种:下雨和刮风。稍微好些的帐篷对付下雨都是没问题的;但对付刮风就另当别论了。 很多国外的高档的帐篷也就是在这方面作文章,尤其是高档的登山帐篷为了加强抗风性能又不至于重的让人背不动甚至舍弃了防水的功效——当然这也是因为在高山上不会下雨只有雪。抗风性能最好的帐篷莫过于登山用的高山帐篷。它能抗多大的风?举例,很著名的The North Face经典的Mountain 24(又名:Mount Tent)在风洞中能够承受85mph的气流而不倒塌。
如何实现帐篷的抗风,首先是它的设计外形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通常的帐篷外形分为圆顶式和通道式,两者比较而言,圆顶式的帐篷高大、宽敞,通道式的帐篷比较矮小、狭长。 虽然矮小狭长意味者住起来不舒服可一但刮起大风来,它的受风面积小,而且首尾都有向外延伸的门篷设计,尤其是在与风向平行搭建时抗风就十分优秀了。保证帐篷防风的另一大关键是帐篷的整体强度。支杆的材料通常是玻璃纤维和铝合金,勿庸质疑当然是铝合金的支杆强度更高了,而且支杆的数目越多则帐篷的整体强度越高。还有就是帐篷的地钉(stake)和拉绳等要充分发挥作用,能大大加强帐篷的抗风能力。
在风中搭建帐篷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要尽量利用天然的屏障,如山体的避风处,巨石的后面等。在冰雪地区还可以考虑,先挖一雪坑,然后将帐篷搭在雪坑中,再利用挖出的雪在帐篷的受风面堆砌一放风的雪墙。搭建的过程中避免飘飞的帐篷被吹走,要用大石块或是背包等重物把它压住。如果不幸的是单人在风中搭帐篷,那绝对是种考验。
使用的小节: 搭帐篷时不要过急,毛手毛脚的很可能会把帐篷杆折断——尤其是天冷的时候玻璃钢很脆,最好是携带一20公分左右的金属管备用。为了防止帐篷底部被扎坏,在搭建前要把地面上的树枝草根等清理一下。
在拉固定绳的时候,为避免他人不注意拌倒,可以在上面栓上一红布条提醒别人注意。养成即使没风的时候也打好地钉的习惯,否则起风后空帐篷很容易被风吹跑。在风很大的时候,如果要留下空帐篷,最好将帐篷放倒,在上面压上重物防止帐篷被风吹坏。如果早上时间允许,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将帐篷晒干在收,干的帐篷和湿帐篷在重量上会相差很多。
帐篷的保养: 在每次外出用完后,回到家要把帐篷打开放在通风处晾干,否则时间长了会发霉的。帐篷尽量不要洗,如果脏了可以用湿布擦干净。放置时避免长期爆晒,帐篷的面料可能会加速老化;避免接触化学试剂。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6.什么帐篷使用最方便
1高山帐(恶劣环境,复杂气候下用。
性能指标注重于抗风,防雨,高强度,材质讲究,制做工艺复杂)。 2旅游帐(一般环境的露营活动用。
材质经济,制作工艺简单)。我们通常用的都是旅游帐。
问:单层和双层的区别?防雨方面,双层的更可靠。帐篷的第一要素是防雨。
(高山帐第一要素是抗风性,防雨性要差一点。)大多数的单层帐篷都是属於低端产品,一般比较简单,重量轻。
此种帐篷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使用仅可,透气性差,在里面会闷得慌,且结露严重。而顶级的高山帐篷往往是单层,透气性非常好,以免人体呼出的气体在内壁凝成水滴。
防雨性不是最好,考虑的是因为高海拔环境雪较多,雨较少。见过一顶 MHW 97 款的单层帐,单门,据说能在珠峰C3使用。
我们一般出游最好选择双层的帐篷。外帐用来防水,内帐负责提供居住空间及透气通风那种。
问:多大尺寸的好?一般写著“2人帐”的两个人用足够,三个人用也可,只不过装备可能要放在外面。两人帐是最常使用的帐篷,一人,两人,三人都能睡。
一般写著“1-2人帐”的一个人用足够。两人用也可,只不过装备可能要放在外面。
如果你经常一个人睡,却背三人大帐或者四人大帐,那只能说你是“牲口”。 问:什麽杆的好?最常见的是玻璃纤维杆和铝杆。
玻璃杆基本用於中低档帐蓬,防风基本在5到6级。在超出其承受能力时会断裂,基本是直径越大强度越高重量越大。
相对来讲铝杆比玻璃纤维杆的强度高,韧性好,抗寒能力强,不易断裂变形,重量轻,价格高。最常见的是韩国铝杆,和美国的Easton。
依个人情况选择。 问:帐蓬抗风性如何?帐篷的抗风性是相对的。
和帐篷的整体强度,帐蓬的支撑方法,帐杆的质地直径,地理环境,风向,积雪,使用者的户外经验,帐蓬的尺寸,帐杆的数量,固定绳拉的好坏,帐篷对应的风向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杆越多、帐篷越低,效果越好,高山帐篷高度总是在1M左右。
如果外帐能够有一点裙边的话,会更好些,依靠内外帐的空气,形成隔热层,也有一定保暖的作用。 问:抗雨性如何?帐篷的抗雨性也是相对的。
取决於帐蓬的面料,缝线处压胶(跟压胶机有很大关系),帐篷设计结构,地理环境等。 问:帐蓬是用什麽材料做的?帐底材料:一种类似于“编织袋”底,“PU”涂料,多见于低端产品。
防潮很好的,只是反复折叠处易破损,重量重。一种是 “牛津底”,重量轻但是有一些禁不起“渗压”,也就是睡在较潮湿的地方,底会潮。
外帐材料:基本就是密度较高的尼龙和棉布,有的加入了抗紫外线的技术(延长帐的寿命)。有的有\"PU涂层\" (聚氨酯涂层广泛用於国防,建筑,安全套),好的PU涂层是不会渗水的。
内帐材料:一般是透气尼龙或者是透气棉布。织得疏密有些差别罢了。
问:如何清洗?清水(不宜用洗涤用品)冲洗,避光阴干,彻底干燥后再收起来,平时多晾晾就不会长毛儿。杆里的泥沙们也要清洗。
检查附件是否完好。 建议初级玩者,买一个300-500元左右的双层帐,可以是2m*2m大(可以睡你一家三口)。
如果你希望能常出去,就买一个1.5m*2.0m(可以睡你跟你的包,或者你跟你的情侣)。一步到位基本不可能,不管是从用途还是质量上。
你现在花一堆钱买一堆用不著的,几年后它们是一堆烂货。不需要昂贵的装备,要“根据需要选购装备”。
如果要登高海拔的山,便应该一步到位了,2000-4000元,咬咬牙就能买下,真是差极了的天气时,你才不会后悔。高寒时用的高克重羽绒睡袋最好也是一步到位。
转摘自捷豹户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