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愿景怎么写
企业愿景一般内容为:愿景、理念、准则。
1、愿景:和谐共生,发展创新。
2、理念:追求卓越,成就未来。
3、准则:诚实守信,敬业奉献。
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展示,对愿景概念的理解是不到位的,所以他的愿景并没有反应企业的发展目标。所以企业在总结、提炼、确定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首先对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概念要有清晰的了解,包括理念和服务宗旨等概念也要有准确的理解。
扩展资料
写作注意事项:
1、企业使命,往往是一个企业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确定性、必须坚守的核心理念。比如智知集商学院的企业使命:通过教育培训为中小企业、同仁、合作伙伴赋能,一起过上好日子,以创造社会价值,确定这样的使命。
2、价值观塑造行为,在一个企业里面,通过核心价值观对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价值方向的引导,就表现为员工对外对内所采取的行为准则和尺度,也反映了员工最终个人修养所要求的高度。
3、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企业宗旨都属于企业理念的范畴。服务宗旨或者经营宗旨也是使命中的一个子选项,是针对客户服务而言的。之所以有的企业单独列出,就是因为强调经营的本质在于创造顾客价值。
2. 公司愿景怎么写
愿景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憧憬、描述,使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出过程依企业性质不同存在差异。
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愿景可以经过多层面的集体讨论,自下而上,按照民主集中原则最后有企业最高领导者拍板确定。原则上这个远景还要请上级国资管理部门确认,现实中,这一步一般省略,以上级领导亲临参加企业文化活动的形式表示确认。
2、民营企业的愿景一般仅限于中高层以上领导讨论,最后由股东合议,董事长决策,基层员工不需要参与。 3、集团化的企业,愿景是集团公司提出,下属企业不应该再另提愿景,二级公司可以根据集团愿景,提出自己的任务目标(内部愿景)。
4、三百人规模以下中小企业,无论民企还是集体,愿景提出都建议采取老板定方向,群众提目标,最后由高管集体讨论、董事长拍板的方式确立。
3. 怎么写企业愿景
愿景的定义 [编辑本段] 企业愿景也不断地激励着企业奋勇向前,拼搏向上。
何谓企业愿景?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这也是思考我们企业文化的三个原点,这三个问题集中起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愿景,即企业愿景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我们要到哪里去? 2、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3、目标是什么?世界优秀企业的愿景 [编辑本段] Yintl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优秀企业成长的背后,总有一股经久不衰的推动力——企业愿景激励着这些企业不断向前。
苹果公司——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腾讯——称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索尼公司——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毕博公司——为顾客创造真实持久的价值,为员工创造发展的机会、为我们的投资者创造长期的价值,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最受尊敬的商业咨询和系统集成公司 AT&T公司——建立全球电话服务网 华为公司——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迪斯尼公司——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戴尔计算机公司——在市场份额、股东回报和客户满意度三个方面成为世界领先的基于开放标准的计算机公司 鹰腾咨询——具有专业品质和职业精神的全球化专业智囊机构 联想公司——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1、企业哲学框架中的愿景 [编辑本段] 经盛管理咨询的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以企业哲学为根本核心,其包涵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以及哲学之道四大命题。我们认为,愿景就是解决企业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基本问题。
举两个例子。比如中国联想集团“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又比如美国贝尔维尤医院(Bellevue Hospital)“贝尔维尤医院是为实现社区居民最高终生健康水平而提供必要资源的领先者”。
在美国的战略理论界,多非常明确地将愿景与使命区分为目标陈述与任务陈述,但也有的将两者统称为目标陈述,有的将两者统称为使命陈述。中国的企业以及管理学界在此方面的陈述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将愿景当作使命,有的将使命当作愿景,有的用经营宗旨的叫法,有的叫做经营目标,甚至很多企业直接用价值观或者经营理念来概括。
这充分说明目前中国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反映中国企业居多尚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于企业存在理由、意义或者价值等企业哲学高度上的思考。这里我们要指出,无论中外,均缺乏一个真正明确地从哲学意义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说法。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中的共同愿景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但过于感性及模糊化;马克·利普顿的愿景领导理论虽然清晰地将愿景与使命进行区别,但其却认为有效愿景应当包括存在的理由、战略、价值观三大内核原则,把愿景与价值观、战略统括在一起。让我们暂时抛开功利的经济学而以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企业,我们将发现人的存在哲学 与企业的存在哲学是如此之统一协同。
人生哲学无非围绕人存在的价值、存在的目标以及如何活着更有意义;企业同样如此,高瞻远瞩的企业无不需要时常审视自身存在是为了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如何存在。愿景就是告诉人们“企业是什么”,告诉人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
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愿景,员工、社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才能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一个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愿景是战略与文化的交集 [编辑本段] 愿景是战略与文化的交集,既是战略的指引,也是文化的导航。企业战略就是关于企业作为整体该如何运行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对处于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企业的当前及未来将如何行动的一种总体表述。
企业战略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企业为什么能够从外部得到回报并生存下去。也就是说,企业存在理由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做战略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企业的业务是什么?企业的业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这事实上是在回答企业核心业务、新兴业务、种子业务三层面业务的问题。
因此,企业战略最重要的是方向。这个方向长远的看是愿景,短期的看是战略目标。
愿景是战略与文化的交叉,并且首先体现于战略,愿景制定之后,战略将围绕愿景制定阶段战略指标体系、年度经营计划以及相辅相成的关键业绩考核系统。因此战略的思维应当是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个简单化过程就是愿景的澄清、梳理、提炼的过程。
关于战略与文化孰先孰后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我们认为,不应当将战略与文化一刀切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协同系统,战略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走对方向走正确的路以及如何走的问题,文化则是要解决为找对方向以及如何实现上下同欲的哲学之道和精神激励,要统一来看,要统一来做,包括与人力资源的统一协同。文化和战略最重要的就是方向,没有方向的任何激励都将最终归于无效。
不能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