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帖组词,用帖字怎么组词
请帖
书面要求出席或参加的卡片
字帖
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
熨帖
1.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 2.心中没有波澜,平静 3.〈方〉事情办得完全妥当
帖子
邀请客人时送去的通知
伏帖
见“ 伏贴 ”。
宁帖
安宁平静
临帖
照着字帖练习写字(多指毛笔字)
黑帖
不具名的招帖。内容一般是诬蔑不实之辞。
画帖
用来临摹作画的范本
名帖
1.写着自己姓名的纸片 2.〈方〉名声
换帖
旧时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着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子 换帖弟兄
庚帖
旧时订婚,男女双方互换的八字帖。帖上写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禀帖
旧时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员向上司报告、请示的帖子
法帖
1.名家书法的范本。 2.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碑帖
石碑的拓本
服帖
见“ 服贴 ”。
安帖
1.安定、平静。2.妥贴。 3.踏实。
喜帖
要举行婚礼之前发出的请帖
2. 帖字查字典
查《打字、识字两用手册·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及第6版页码》,知【帖】字为1107号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为lt 。详见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第1295、1296和1298页的不同读音和解释。
第1295页【帖】tiē ❶ 服从;顺从。❷ 妥当;稳当。❸ 姓。
第1296页【帖】tiě ❶ 邀请客人的通知。❷ 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❸ 写着字的小纸片。❹ 帖子。❺ [量] 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第1298页【帖】tiè [名] 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
3. 字怎么写好看
简单回答:心态决定一切! 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话,就得认真! 所以你只要认真+勤奋+练,就ok了! 老实说,我的字也不好看! 但是我不管它了,只要写的字能看的懂就行了1 毕竟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王羲之!啰嗦回答:一、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
显示全部 简单回答:心态决定一切!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话,就得认真!所以你只要认真+勤奋+练,就ok了!老实说,我的字也不好看!但是我不管它了,只要写的字能看的懂就行了1 毕竟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王羲之!啰嗦回答:一、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至于“想一笔,写一笔”,从而提高书写的速度。汉字的书写规律较适用于小学生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笔画的书写规律。
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8种。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
在笔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状,领悟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要领,从而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笔画的书写规律包括运笔的规律及变化的规律: ⑴运笔的规律。
楷书的笔画形状各异,但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三个基本步骤,即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书写任何笔画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步骤,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显示剩下63行 简单回答:心态决定一切!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话,就得认真!所以你只要认真+勤奋+练,就ok了!老实说,我的字也不好看!但是我不管它了,只要写的字能看的懂就行了1 毕竟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王羲之!啰嗦回答:一、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只有熟练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至于“想一笔,写一笔”,从而提高书写的速度。汉字的书写规律较适用于小学生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笔画的书写规律。
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8种。每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
在笔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笔画的形状,领悟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要领,从而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规范写法。笔画的书写规律包括运笔的规律及变化的规律: ⑴运笔的规律。
楷书的笔画形状各异,但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三个基本步骤,即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书写任何笔画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步骤,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⑵变化的规律。
汉字笔画富于变化,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在“月”字中写成竖撇,而在“千”字中就要写成短撇。这些笔画在不同汉字中又有一定的变化,如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反、禾、后”等字;而在字的左上部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失、朱”等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揣摩笔画的变化规律。 2、结构的处理规律。
汉字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以下是三条正楷字结构的处理规律: ⑴横平竖直。
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写得稳。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直。
这里所讲的“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右高的斜势。竖直有两种基本要求:只有单一的竖画,要求正且直;有对称的两竖画,是短竖的,可以呈上开下合之势,是长竖的,可以基本并行。
⑵间距匀称。在汉字中,有许多笔画是连续平等排列的,一画与一画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忽紧忽松,如“曹”字,有七个横画,横画间隔的空隙就要均匀。
⑶主次有别。这一规律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突出主笔。
一个字中往往有一笔是主要的。一般来讲,主笔所处的部位往往是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垂中线。
突出了这一笔,字就显得平稳,富有神采。如“鱼”字,最后一横是主笔,书写时就要写得长一点。
二是突出主体。一个字由两个或几个部分并合的,其中有一部分处于主导部位,其它部分则要收缩、容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稳定字形。
如“眼”字,“艮”是全字的主体,而“目”旁就要写得紧缩。 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正确执笔。
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和书写的速度。以往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写字姿势的理解只停留在“三个一”上,即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对最为关键的执笔书型,常常是不提及的。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相对握住笔管的左右两侧,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大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处,与纸面成50度角,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 2、想好再写。
许多小学生写字时习惯边看边写,即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部。
4. 怎么写快字,怎么写好潦草自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你有没有兴趣 第二.你有没有耐心 第三.你悟性高不高 第四.你能不能坚持 上面四项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项必须有.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项,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具体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 1.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字体不错,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字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 2.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怎样摆放?体会它的运笔方向,在脑子里写) 说到读帖再说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牌匾什么的,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
“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 4.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 5.这个时期你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就可以扔开字帖了.呵呵.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矫正你写的字.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 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5. 帖字有几个音,急
帖 tiè 1、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
字~。画~。
帖 tiě 1、便条:字~儿。 2、邀请客人的纸片:~子。
请~。 3、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
换~。 4、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中药。
帖 tiē 1、妥适:妥~。安~。
2、顺从,驯服:服~。俯首~耳。
3、姓。[2] 详细字义 帖 tiè 〈名〉 1、(形声。
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2、写在帛上的书签 [label] 帖,帛书署也。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
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 3、名册,名簿 [book]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杜甫《新安吏》 4、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 [tablet]。 5、如: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6、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 [copy]。
7、如:碑帖;字帖;画帖 8、对联;联语 [antithetical couplet] 金子友来乞楹帖。——《瓯北诗话》 9、又如:春帖(春联) 10、另见 tiē;tiě 帖 tiě 〈名〉 1、官府文书,公文 [document]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杜甫《新安吏》 2、又如:帖发(行文发送);帖写(清时衙门中的抄写小吏);帖头(差役) 3、证券;单据;凭证 [security] 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宋史》 4、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 [invitation]。
5、如:名帖;拜帖;盟帖;庚帖;请帖;下帖子;回帖;谢帖 6、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notice]。 7、如:招帖 8、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 [examinations] 题赋曰帖,故唐制帖试士曰试贴。
——《通俗文》 9、又如:帖恬(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帖经(帖文。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帖试(帖括。
以帖经试士) 10、箭靶 [target] 箭头破帖浑无敌。——唐· 贾岛《上邠宁邢司徒》 11、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 [box] 启帖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唐· 孟郊《古意》 12、标签 以纸帖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每韵为一帖。
〈量〉 1、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2、如:一帖药 帖 ti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