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计算机系统的概述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 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 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 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 CPU 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⑷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原始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叫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把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数字、文字、图像等转换为数字形式的“编码”,即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用1和0表示的二进制代码(实际上是电信号),并把它们“输入”(INPUT)到计算机内存储起来。键盘是必备的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还有鼠标器、图形输入板、视频摄像机等。
⑸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从计算机输出各类数据的设备叫做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加工处理的结果(仍然是数字形式的编码)变换为人或其它设备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如文字、数字、图形、声音、电压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通常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2. 软件系统概述怎么写
WindowsXP操作系统提速攻略 一、停止跟随系统启动的多余程序 1、点“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 点“确定” 2、“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点“启动” 3、点“全部禁用”点“应用(A)”点“确定” 注:所有启动项都可以停掉,当你需要的时候在“开始”“程序”或者“控制面板”还可以启动的。
4、点“重新启动(R)” 二、禁止多余的WindowsXP服务 点“开始”“运行”输入: c点“确定”。 逐个检查WindowsXP服务项。
选择服务项目,右键点“属性”。 启动类型分为“自动”、“手动”、“已禁用”,可以分别对系统默认服务项目进行必要的更改。
1、Alerter:通知有关系统管理级警报。可以选“已禁用”。
2、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Service: 为 Internet 连接共享和 Windows 防火墙提供第三方协议插件的支持。可以选“已禁用”。
3、Automatic Updates:允许下载并安装 Windows 更新。D版选“已禁用”。
4、ClipBook:启用“剪贴簿查看器”储存信息并与远程计算机共享。选“已禁用” 5、Error Reporting Service:服务和应用程序在非标准环境下运行时允许错误报告。
选“已禁用” 6、Fast User Switching Compatibility:为在多用户下需要协助的应用程序提供管理。选“已禁用” 7、Human Interface Device Access:启用对智能界面设备 (HID)的通用输入访问,它激活并保存键盘、远程控制和其它多媒体设备上的预先定义的热按钮。
选“已禁用” 8、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用 Image Mastering Applications Programming Interface (IMAPI) 管理 CD 录制。没有安装刻录机的用户选“已禁用” 9、Indexing Service:本地和远程计算机上文件的索引内容和属性;通过灵活查询语言提供文件快速访问。
选“已禁用” 10、Messenger:传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 NET SEND 和 Alerter 服务消息。选“已禁用” 11、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使授权用户能够通过使用 NetMeeting 跨企业 intranet 远程访问此计算机。
选“已禁用” 12、Network DDE:为在同一台计算机或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提供动态数据交换 (DDE) 的网络传输和安全。可选“已禁用” 13、Network DDE DSDM:管理动态数据交换 (DDE) 网络共享。
可选“已禁用” 14、Performance Logs and Alerts:收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基于预先配置的日程参数的性能数据,然后将此数据写入日志或触发警报。 选“已禁用” 15、Print Spooler: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迟后打印。
没安装打印机的用户可选“已禁用” 16、Remote Registry:使远程用户能修改此计算机上的注册表设置。坚决选“已禁用” 17、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环境中为企业提供路由服务。
不上局域网者可选“已禁用” 18、Smart Card:管理此计算机对智能卡的取读访问。不使用智能卡者可选“已禁用” 19、SSDP Discovery Service:启动您家庭网络上的 UPnP 设备的发现。
选“已禁用” 20、System Restore Service:执行系统还原功能。 要停止服务,请从“我的电脑”的属性中的系统还原选项卡关闭系统还原。
21、TCP/IP NetBIOS Helper:允许对“TCP/IP 上 NetBIOS (NetBT)”服务以及 NetBIOS 名称解析的支持。可选“已禁用” 22、Telnet: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此计算机并运行程序,并支持多种 TCP/IP Telnet 客户,包括基于 UNIX 和 Windows 的计算机。
选“已禁用” 23、Terminal Services:允许多位用户连接并控制一台机器,并且在远程计算机上显示桌面和应用程序。选“已禁用” 24、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管理连接到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UPS)。
不使用不间断电源的用户选“已禁用” 25、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evice Host:为主持通用即插即用设备提供支持。不安装即插即用设备时可以选“已禁用” 26、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 (WIA):为扫描仪和照相机提供图像捕获。
不使用设备者可以选“已禁用” 三、清除垃圾文件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产生大量的垃圾文件,应该进行必要的清理,雅虎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1、登陆: 2、安装雅虎助手。
3、在雅虎助手主页选“IE修复”项下“高级修复”在“危险”和“未知”项前的方框打勾,点“立即修复” 4、在雅虎助手主页选“清理痕迹”项下“Cookies清理”,把查出的危险项“立即清除” 四、对系统进行优化 1、在雅虎助手主页选“网络参数优化”,根据你的上网设备选择相应设置(宽带选择“ADSL”)点“立即设置”。 2、“清理垃圾文件”点“立即删除” 五取消计算机默认的保留20%带宽 1、点“开始”“运行” c 2、在“本地计算机策略”窗口展开: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网络\QoS数据包计划程序 3、在右侧“设置”窗口右键“限制可保留带宽”点“属性” 4、在“限制可保留带宽属性”窗口设置选项下点“已启用” 5、在“带宽限制%”栏选择要保留的带宽百分比,如果不保留就选0%,也可以选择很小的数值如1%等。
6、如果禁用或者不配置此设置,系统均默认20% 7、重新启动电脑。 六、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1、点“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
3. 项目概述 怎么写
这里有一些工程项目的例子,仅供参考:
1.1 项目概述
龙岗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是龙岗区委、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建筑。自建成以来使用已有5年左右。
大楼各种用电设备齐全,不过存在一些选型过大,能源使用不经济的设备和系统,同时缺少核心的控制设备管理,虽然采用中央空调,然而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却极为简单,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采用任何自动化控制设备,只是单纯采用人工方式管理、控制,这必将给系统的运行带来极大的能源浪费。该系统已不符合现代化大楼的节能要求,急需一套量身订做的综合节能治理方案或体系。
其实就是简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特点,针对性的方案内容,采取的措施,必要性和依据等等。。。把问题说清楚就行
4. 简要描述系统概要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架构
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而详细设计可能大部分公司没有做,有做的也大部分是和编码同步进行,或者在编码之后。
因此,对大部分的公司来说,概要设计文档是唯一的设计文档,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 概要设计写什么?概要设计怎么做?如何判断设计的模块是完整的?为什么说设计阶段过于重视业务流程是个误区?以需求分析文档还是以概要设计文档来评估开发工作量、指导开发计划准确?结构化好还是面向对象好?以上问题的答案请在文章中找。
二、概要设计的目的 将软件系统需求转换为未来系统的设计;逐步开发强壮的系统构架;使设计适合于实施环境,为提高性能而进行设计;结构应该被分解为模块和库。三、概要设计的任务 制定规范:代码体系、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这是项目小组今后共同作战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的接口规则、方式方法,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平台,使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功能(加工)->模块:每个功能用那些模块实现,保证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模块来实现;模块层次结构:某个角度的软件框架视图;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的总体描述;模块间的接口:传递的信息及其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满足功能和性能的算法 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详细的数据结构:表、索引、文件;算法相关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上述操作的程序模块说明(在前台?在后台?用视图?用过程?······) 接口控制表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 其他性能设计。
四、概要设计写什么 结构化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因篇幅有限和过时嫌疑,在此不作过多解释) 任务:目标、环境、需求、局限;总体设计:处理流程、总体结构与模块、功能与模块的关系;接口设计:总体说明外部用户、软、硬件接口;内部模块间接口(注:接口≈系统界面) 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与程序结构的关系;模块设计:每个模块“做什么”、简要说明“怎么做”(输入、输出、处理逻辑、与其它模块的接口,与其它系统或硬件的接口),处在什么逻辑位置、物理位置;运行设计:运行模块组合、控制、时间;出错设计:出错信息、处错处理;其他设计:保密、维护;OO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1 概述 系统简述、软件设计目标、参考资料、修订版本记录 这部分论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地说明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而哪些时不准备实现的。同时,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性能、可用性等,亦需提及。
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看看其中明确了的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的需求。这部分必须说清楚设计的全貌如何,务必使读者看后知道将实现的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在随后的文档部分,将解释设计是怎么来实现这些的。2 术语表 对本文档中所使用的各种术语进行说明。
如果一些术语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说明过了,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3 用例 此处要求系统用用例图表述(UML),对每个用例(正常处理的情况)要有中文叙述。
4 设计概述4.1 简述 这部分要求突出整个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设计还是结构化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客户/服务器结构)以及使用到的相应技术和工具(例如OMT、Rose)4.2 系统结构设计 这部分要求提供高层系统结构(顶层系统结构、各子系统结构)的描述,使用方框图来显示主要的组件及组件间的交互。最好是把逻辑结构同物理结构分离,对前者进行描述。
别忘了说明图中用到的俗语和符号。4.3 系统界面 各种提供给用户的界面以及外部系统在此处要予以说明。
如果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对用户界面有了叙述,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如果系统提供了对其它系统的接口,比如说从其它软件系统导入/导出数据,必须在此说明。
4.4 约束和假定 描述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约束,这些是由客户强制要求并在需求说明书写明的。说明系统是如何来适应这些约束的。
另外如果本系统跟其它外部系统交互或者依赖其它外部系统提供一些功能辅助,那么系统可能还受到其它的约束。这种情况下,要求清楚地描述与本系统有交互的软件类型以及这样导致的约束。
实现的语言和平台也会对系统有约束,同样在此予以说明。对于因选择具体的设计实现而导致对系统的约束,简要地描述你的想法思路,经过怎么样的权衡,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设计等等。
5 对象模型 提供整个系统的对象模型,如果模型过大,按照可行的标准把它划分成小块,例如可以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对象模型分开成两个图表述。在其中应该包含所有的系统对象。
这些对象都是从理解需求后得到的。要明确哪些应该、哪些不应该被放进图中。
所有对象之间的关联必须被确定并且必须指明联系的基数。聚合和继承关系必须清楚地确定下来。
每个图必须附有简单的说明。6 对象描述 在这个部分叙述每个对象的细节,它的属性、它的方法。
在这之前必须从逻辑上对对象进行组织。你可能需要用结构图把对象按子系统划分好。
5. 如何写系统需求分析
原发布者:宝石姑娘SXT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开发一个网上体育社区系统,首先需要确定社区要实现的功能是什么,也就是用户想要社区所能做的工作。用户使用社区是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的:用户注册登录进入社区,浏览某个社区版块,通过发帖功能发布新的话题,通过回帖功能回复已有的话题,通过搜索查找已有的话题;管理员要管理社区,系统需要具有的功能有创建、编辑、删除社区的版块,管理注册的用户,管理帖子,设置社区基本参数。这样的功能就决定了社区所应具有的功能。1.用户注册进入社区主页面后,对于第一次登录的用户来说,首先需要注册,单击“立即注册”按钮即可进入注册界面,注册完成后返回登录界面。2.用户登录只有登录的用户才能进行取得权限,退出应释放权限。3.分类浏览体育项目用户可以根据各项运动的类型对社区版块进行详细的浏览。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4.用户发帖已登录到社区主页面的用户可以查看用户的基本信息、更改密码、帖子查询、进入某个社区版块进行发帖。5.用户回帖已登录用户可以跟在其他人帖子后回复。6.管理员功能管理员成功登录到操作界面后可查看用户的信息、可增添或者删除社区版块、可注销已注册的用户、可查询和删除用户的帖子,可以对帖子置顶或指定精华帖。7.查找功能成功登录的用户和管理员能够根据帖子主题或者用户查找相关帖子。体育社区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1.注册登录功能模块:用户注册、登录以及修改个人注册信息;2.浏
6. 做系统的文档怎么写
详细设计文档规范
1.0概述
这部分提供对整个设计文档的概述。描述了所有数据,结构,接口和软件构件级别的设计。
1.1 目标和对象
描述软件对象的所有目标。
1.2 陈述范围
软件描述。主要输入,过程功能,输出的描述,不考虑详细细节。
1.3 软件内容
软件被置于商业或者产品线中,讨论相关的战略问题。目的是让读者能够对“宏图”有所了解。
1.4 主要系统参数
任何商务软件或者产品线都包含软件规定、设计、实现和测试的说明和规范。
2.0 数据设计
描述所有数据结构包括内部变量,全局变量和临时数据结构。
2.1 内部软件数据结构
描述软件内部的构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结构。
2.2 全局数据结构
描述主要部分的数据结构。
2.3 临时数据结构
为临时应用而生成的文件的描述。
2.4 数据库描述
作为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描述数据库结构。
3.0 结构化和构件级别设计
描述程序结构。
3.1 程序结构
详细描述应用程序所选定的程序结构。
3.1.1 结构图
图形化描述结构。
3.1.2 选择性
讨论其它可供考虑的结构。选定3.1.1中结构类型的原因。
3.2 构件描述
详细描述结构中的每个软件构件。
3.2.1 构件过程叙述(PSPEC)
描述构件的过程。
3.2.2 构件接口描述
详细描述构件的输入和输出。
3.2.3 构件执行细节
每个构件的详细演算描述。
3.2.3.1 接口描述
3.2.3.2 演算模型(e.g., PDL)
3.2.3.3 规范/限制
]3.2.3.4 本地数据结构
3.2.3.5 在3.2.3.6设计中包含的执行结果
3.3 软件接口描述
软件对外界的接口描述
3.3.1机器对外接口
与其他机器或者设备的接口描述。
3.3.2系统对外接口
对其它系统、产品和网络的接口描述。
3.3.3与人的接口
概述软件与任何人的界面。
4.0 用户界面设计
描述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
4.1 描述用户界面
详细描述用户界面,包括屏幕显示图标、图片或者类型。
4.1.1 屏幕图片
从用户角度描述界面。
4.1.2 对象和操作
所有屏幕对象和操作的定义。
4.2 界面设计规范
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的规范和标准。
4.3 可见构件
实现的GUI可见构件说明。
4.4 UIDS描述
用户界面开发系统描述。
5.0约束、限制和系统参数
会影响软件的规格说明、设计和实现的特殊事件。
6.0测试标准
测试策略和预备测试用例描述。
6.1 测试的类别
规定实施测试的类别,包括尽量详细的描述。这里是针对黑盒测试现象的描述。
6.2期待软件反馈
测试期待的结果描述。
6.3执行界线
特殊执行需要的说明。
6.4 重要构件确认
决定性构件或者需要特殊注意的构件的测试确认。
7.0附录
设计说明的补充信息。
7.1系统可跟踪矩阵
一个定期回归系统规格跟踪软件需求的矩阵。
7.2 产品战略
如果规格说明书是为一个产品设计的,描述相关的产品战略。
7.3 使用分析算法
描述所有分析活动所使用到的分析算法。
7.4 补充信息 (如果有需要特别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