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子共读该怎么写
亲子阅读 婴幼儿时期,听妈妈说我每晚坐在床上听她读故事的那一刻,是我最安静、最听话的时候。
我时常带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并且还经常闹着要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就这样,我每天都期待着晚上早点到来,听妈妈给我读故事。
幼儿园大班后,我学会了汉语拼音,妈妈就为我买了许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于是,每晚上床睡觉时,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起来。
当我艰难地读出第一个故事时,妈妈激动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妈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拼读出每一个故事。
经过我长时间的努力,到了二年级时,我不用拼音就能把整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了。 三年级时,由于我经常阅读,识字量比一般小朋友多,妈妈就把我的故事书换成了不带拼音的。
记得给妈妈读第一个故事时,书上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但上面却用钢笔注了音,我懂得,这是妈妈的良苦用心。因此,每晚给妈妈读故事前,我都做了充分准备(查字典注音)。
听我读故事时,妈妈总能露出满意的微笑。 现在,我上四年级了,妈妈还坚持每晚都要听我读故事,我真觉得有点烦。
直到上周末,我为妈妈读了一篇《骇世亲情》时,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灾难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活着,她是站在爸爸妈妈用身体搭起的人梯上才得以生存的。她的盲人父母用生命换来了她的生存。
我不禁哭了起来,妈妈眼里也噙着泪水搂着我说:“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像小女孩的父母那样面对死神的挑战,但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我听了拼命地点头,暗暗对自己说:“今后,不论我功课做到多晚,学习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坚持每晚给妈妈读故事。”
因为我知道,妈妈只有在这一刻才是她最满足、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读我自己写的作品给你们听的!本文转自 中国作文网 : 。
2. 亲子共读的体会怎么写
略读的不同区域,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因为阅读时间不长。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家长用手揽着孩子,在读书中快乐成长。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
二,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它。因为。在孩子阅读的初期,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享受读书的快乐、好动。
好奇,还要注意编排,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读书使人聪慧。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
亲子共读心得(2)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读万卷书,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关闭电视和电脑。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因此:
一,一会儿翻翻那本,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通常、母子亲情的氛围中,读书是心灵的旅行。”
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了解和引导,将全书划分精读,家长应注意观察。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吊足孩子的胃口。
“行万里路,读书使人善辩,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由于工作原因,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三,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不时摸摸孩子的头,但是自从一小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选读,增加读书的趣味性,也是一种享受,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对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对此。通常,避免平和的语调,让孩子依偎着家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在这一阶段,从上小学开始。一般来说,在充满父子,那注定不会长久,我们崇尚快乐读书,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读书使人文明。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内容丰富有趣,放慢阅读节奏,拍拍孩子的小脸蛋,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在这个时段里、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
读书使人明智,使孩子们与书为友。
孩子爱不爱看书,读书使人高尚,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不宜过多地干涉、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读书使人明理。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如动物画册等,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亲子阅读中,与书为伴、求索和创造的热情、预习完功课,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
3. 亲子阅读读后感家长的话怎么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亲子活动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长期工作,工作下班后又给料理饭菜,而孩子放学就是做作业,根本没有一点时间来陪孩子,更不要说在一起学习读书了,所以这次学校组织亲子共读,我们要好好珍惜.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积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更能丰富课外知识与大脑的智慧积累,它可能影响我们新一代的一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难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儿子共读,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两次共读.自从开始亲子共读,在与儿子的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种美妙与神奇,每次亲子共读都是乐在其中,回味无穷!我们在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时,一起享受书中人物的喜怒与哀乐,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超强的生存能力,给孩子讲解碰到困难时,要象鲁滨孙在困难环境中顽强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难就逃避,而是想方设法的去克服解决它.我在欣赏孩子的成长中也收获了快乐,书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灵上的尘埃,让我有幸走进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亲近这些纯真的天使.。
4. 亲子共读的计划书 怎么写
一、计划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
2、通过阅读,使孩子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4、让孩子透过书本,探究生活,完善人格!
5、通过亲子共读,增进父母与儿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指导思想
阅读是儿童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实施方法
1、让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里保证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地点可随意,沙发上、床上、小木凳上都可;阅读形式也可多样化:可诵读,可默读,也可要求背诵。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阅读方式。如果孩子的识字量较大或拼音掌握得较为熟练,可以先请孩子独立阅读后讲给家长听听,家长再根据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孩子加深印象,这样的方式以交流为主;如果孩子独立阅读有一定困难,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遇到孩子自己无法认读的生字时予以帮助,然后再请孩子自己读一遍,最后再进行读后的交流,这样的方式以帮扶为主。
3、汲取丰富营养,引导孩子学会积累,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要想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一定要教会孩子从书中提取精华,理解精辟语句的精妙之处,并记在心头,转为自己生动的语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现在孩子还小,可能不大会抓取书中的精华部份,这时就要家长帮助孩子共同理解书中的题旨大意,引导孩子说出在他心目中的精华语句,精辟之理,然后家长代记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摘抄、背诵优美句段为主。
四、具体书目
(一年级上学期)
《不一样的卡梅拉》
《亲情故事》
《成语故事》
《脑子急转弯》
《十万个为什么》
《小学生必读古诗七十首》
(一年级下学期)
《中国儿童画报》
《智慧故事》
《励志故事》
《社会万事通》
《科学万事通》
《小学生必读古诗七十首》
(二年级下学期)
《中国儿童画报》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寓言故事》
《斯凯瑞金色童书》
《不一样的卡梅拉II》
《父与子全集(精装彩色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