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阅兵的观后感怎么写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在这喜庆的日子,祖国母亲的儿女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挂着鲜花、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红旗吗?……此时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已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5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如果时间可以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天,这只跨世纪的军队在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们的风貌、变化和成就,让人民对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前程也充满了信心。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
2. 阅后感怎么写.
一、谈读后感的写作 (一)什么是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二)读什么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简·海丽说:“每天给孩子读哪怕只是10分钟的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读什么,问题像是不复杂,却相当难答。
因为,如果话说得过于概括,比如“开卷有益”,什么都可以读,意思自然也不错,可是不能实用;如果转到另一极端,说得过于具体,困难就会更多, 一言以蔽之,说“要读好的”。这像是一句近于滥调的模棱话,却不得不说,因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取法乎下,所得自然只能是下下了。
传说王羲之学书法,起初以卫夫人为师,总是不能满足,及至北上,看到汉魏名家碑版,才卓然成家。其实卫夫人也是“上”手,王羲之不满足,是因为还有“上上”。
学作文是一理,说极端一些,如果你诵读的文章就不通,或者百孔千疮,就算你学像了,也不过是不通或百孔千疮。要好,必须取法乎上,最好是上上。
过去的古文家,如明朝归有光,一生用力于《史记》,这是取法乎上上,所以造诣能够超过一般人。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读好文章是写好了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充足条件。
到此,同学一定要追问,怎么算好呢?这又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有不很相信世人评论的意味。但是不管作者同意不同意,既然给世人看,世人总是要评论的;而评论则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同是陶渊明诗,写《诗品》的钟嵘不大看得起,到唐宋就成为高不可及; 这样说,文章就不能分别高下了吗?自然不是,比如古代的庄、列、史、汉、唐代的李、杜、韩、柳,宋代的欧、曾、三苏,无论就作品说还是就作家说,几乎都承认是大手笔。这样评定,标准是前面曾经谈到的,一方面是内容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长见识,一方面是表达好,确切,简练,生动,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语言美,这里不再详说。
所谓读好的,就是读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都可资取法的作品。 我们作文是用现代语写,读当然主要是现代作品,而 这些,绝大部分还没有写入文学史,怎么 办?办法是: (1)当然是自己能辨别最好。
(2)求助于流行的评论。这常常见于各种形式的文字,杂志报纸上的介绍,书的引言,收入选本(包括课本),甚至出版社的广告,等等; (3)向知者求教。
知者很多,语文老师,以及老一辈的读书人,都是知者,自己不知,可以问他们。 选读物,能够分辨好坏之后,还有确定类别的问题,就是要读或多读哪类作品,少读甚至不读哪类作品。
当然要先读语文课本上的作品以及规定的课外读物。这不够,为学作文而想多读,选读物的时候要考虑以下一些情况。
(1)文体要是常用的,或说容易移用于作文的。举例说,广义的散文(包括以记事为主和以说理为主的)比诗歌、小说好。
诗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时可以故意晦涩,两句之间常常断而不贯,这如果学了来,对作文就弊多利少。
小说对话多,描写多,有些年轻人读小说多而读其他文体少,作文拿起笔就想描画人物、景色,至于记眼前琐事,说理,即使很浅易的也不知如何下笔,这就是未得其助而反受其扰。我的经验,在这方面,有时候也难免要捏捏头皮。
比如读鲁迅作品,不少年轻人会感到,小说比杂文有趣味,容易读,可是就学习作文说,我还是劝你把更多的力量用在杂文方面。 (2)多读本国作品好;读翻译作品,最好选文字格调接近汉语的。
理由很简单,我们作文,语句要是中国味,不是外国味。 (3)不要只图好玩、省力。
这方面,我想举个极端的例。大家都知道,有不少青少年,还有些中年人,热心读书,甚至在车上也手不释卷,而看的却总是小人书。
看小人书当然不是坏事,不过,如果你看的总是这类读物而不及其他,想作文有进益就很难,因为小人书的文字是解说图画,断断续续,而看的人又常常是一目十行,略会其意而等于没有读。想学作文就不得不舍易就难,下苦功,多念些讲道理的作品。
这类作品,初学会感到难读,没兴趣,但它可以使读者增长知识,锻炼思路,学习说理手法,这正是好的作文时时要用到的。还有,常读这类作品,有所得,会产生更深厚的兴趣,这是学而有成的最有力的保证。
(4)刚才说到讲道理作品的难读,这里还要泛泛说说“难”。选定读物,有时候宜于故意找一两种超过自己能力的,用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办法读。
记得小时候看《聊斋志异》,许多词句搞不清楚,总的情节却又像是知其大略,就这样,过些时候再看,疑问就少多了。这是不求甚解的提高,情况是,难几次,难的会化为易,易的自然就更易了。
有不少青年人不了解这种道理,比如也相信鲁迅作品很好,应该努力学习,可是不敢读杂文,说是不懂。这种避难就易的态度是错的,应该反过来,因为难,偏偏要读。
敢碰难,使难化为易,学业(包括作文)才能够大幅度提高。 (5)要灵活处理杂与专的问题。
所谓杂是内容、表达、作家都要求多方面,这样交错着读,可以兼收并蓄。但杂之中也容许专,比如读某一家的某类作品,感到所得多,兴趣。
3. 国庆阅兵作文观后感怎么写(400字的)
6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今天,是2009年10月1日,在这一天,祖国妈妈迎来她60岁的生日。
在这个寓意深刻的日子,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 “起步!走!”上午10时,随着一声响亮的声音,国旗护卫队走了出来,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
护旗手举着国旗,英姿挺拔的走在最前方。到了升国旗的地方,随着国歌的声音,国旗在护旗手的手中冉冉升起,飘在空中,大家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度过了那短暂而漫长的2分07秒。
升旗仪式完毕后,开始阅兵了,胡主席坐在阅兵车上,朝士兵们的方向驶去。士兵们个个都整齐的排列在长安街的两旁,受主席的检阅,人民的检阅。
阅兵完成后,14个徒步方队开始接受阅兵分列式。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特种兵部队。
他们穿着迷彩服,一个个抬头挺胸,大踏步从天安门城楼走过。他们留下的一个个脚印,会让中国人引以为豪! 接下来的是装备车的巡游。
一部部武装车从长安街驶过,例如有:两栖战车、99式坦克、武警装甲车……还有飞机梯队: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200 轰6H战机……它们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是越来越强大了! 然后就到了民众巡游的花车表演了。一排排的花车向天安门方向驶来,分别是:奥运会花车、小康社会花车、科教兴国花车,还有每个省的花车,让人感到了开革解放30年的巨大变化。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劳动模范的花车,这上面所站着的人都是工作勤奋,为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的人物。在此,我向他们致敬! 中午12点半,这场国庆巡游结束了。
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14个徒步方队,因为,他们中间每一个人,都为这次表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都是好样的!阅兵上的武器,也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祖国的变化,是多么的大。从以前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东亚强国。
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4. 谁知道国庆阅兵的观后感怎么写(500字左右)
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
今 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 ,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6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 阵阵。
在这喜庆的日子,祖国母亲的儿女 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 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 们都挂着鲜花、红旗。
一万多名学生持着 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 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 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 红旗吗?……此时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 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 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 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 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 ”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 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 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 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 吐气的脚步声。
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 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 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 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 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 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 ”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 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 武之师走了过来。
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 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 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 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 每一个动作都一致。
行进的时候,这千万 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 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 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 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 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已 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 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
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50年来的 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 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 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 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
如果时间可以 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 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 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天,这只跨世纪的军队在天安门广场向 祖国和人民展示了他们的风貌、变化和成 就,让人民对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前程也充 满了信心。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 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 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 国人民万岁。
5. 阅兵的观后感怎么写
2009年国庆阅兵式观后感》
2009年10月1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是我国为了庆祝国家的生日而举行的军队形象和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国家和人民的汇报,是向世界郑重声明我们的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决心和实力,是对一切敌视我国和企图破坏我国建设的敌人的警告和震慑,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今年的阅兵方队具有优良传统多、历史荣誉多、完成大项任务多的“三多”特点。从受阅部队的构成上看,有红军时期创建的老部队,也有刚组建不久的新兵种。有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英雄团队,也有站在历史潮头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典型部队。有参加过历次阅兵的老牌兵种,也有首次亮相的新兵种。以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向世界展示我军的成长进步和发展步伐。以敢打必赢的姿态宣誓我国军人决心和信心。
从展示的武器装备来看,都是从各部队精心挑选的,全部是自主研制生产的新型列装装备。有的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这次阅兵装备方队中没有一件装备是引进的装备。这将展示了中国军队和武器装备现代化、信息化、自主化建设的成果和取得的巨大进步,展示了我国武器装备建设的自主研制和创新能力。将极大的鼓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将让我国人民放心得在和平、稳定、繁荣的环境下享受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为全球发展进步的历史写上浓重的一笔。
从参阅力量的构成来看,无论是陆、海、空、二炮、武警等军种部队,还是装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特种兵等兵种部队。无论是坦克、火炮、导弹等战斗装备,还是雷达、通信、医疗卫生等后勤保障,都将在这次阅兵中全景展示。参阅的要素将更加齐全,武器装备类型将更加多样,兵种专业更加全面。展示了我军很强立体能力、纵深能力和防御能力具有很强的联合性和对抗性。将向世界宣布我军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在世界舞台上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稳定发展,保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劳动成果。
我们的军队发展之快,武器之强,军心之稳、信心之足、人民之放心让我感慨。我的情结、我的情感、我的感激、我的骄傲和自豪无以言表,倾泻、喷涌而出。我的爱国之心被再一次凝聚、被升华。我为在**领导下的国家而庆幸,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期待。对为我们幸福生活的护卫者、捍卫者充满了感激。感谢党领导下的军队,为我们的安定和平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安定与繁荣,就没有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和平发展。就没有我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不能挺直腰杆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6. 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简阅读后感怎么写
真诚--惟一沟通心与心之间的一坐天桥。在这坐桥上,没有任何杂质,干净而又纯洁。它无须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它只需人与人能够一直拥有它,它就心满意足了。
在真诚的世界中,不带一点恶意和欺骗。真诚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真诚,那么谁愿意去欣赏他,去与他交往呢?None,应此,要想自己不寂寞,而去令他人欣赏,就要真诚待人。“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意思是这样的,只有你真诚对待别人,别人才能真诚对待你。
真诚,能够融化一切冷漠。即使遇上了一个“冷血的人‘,但只要你真诚地靠近他,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总有一天,你的真诚会驱散他的冰冷,打动他的。就这么简单。
做到真诚,只要是发自内心善处的,就行了。不必伪装,不会寂寞;拥有朋友,拥有快乐。
7. 如何写《如何阅读阅本书的读后感
这本书首次在1940年出版,是莫提默~艾德勒的大作,这个作者可能我们不太熟悉,但是提到《大英百科全书》,相信大家都应该听过,本书的作者就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在1972年,这本书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从此由莫提默~艾德勒与查理~范多伦两位作者共同挂名。
这本书风行70年不衰,可见其在阅读上为读者带来的影响与价值。全书从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向作为基本的骨干,将阅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说明、检讨与建议。
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认为应该有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之间是有关联的,较高级阅读层次包含了较低级阅读层次的特性。
通俗来讲,在基础阅读中,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书上面的字,知道一个句子在说什么。比如“猫坐在帽子上”,读者并不真的关心猫是不是坐在帽子上,或是这句话对猫、帽子或整个世界有什么意义。他关心的只是写这句话的人所用的语言。
在检视阅读中,特点是强调时间,譬如你可能会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要求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通常很短——抓住一本书的重点。这个层次要解决的典型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例如在完成检视阅读后,应该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是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很多人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他们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值不值得读的时候,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这其实是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在分析阅读中,特点是在追寻理解。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一本书,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整本书主要就是在谈这个层次的阅读。
有了分析阅读的基础后,阅读的最终目标,主题阅读便能顺利进行了,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很显然,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同时可能也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
在本书中,除了上述层次的阅读外,对于辅助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活力与艺术等,也有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对于阅读概念与价值的重新建立,皆有十分敏锐的观察。
有许多人阅读完书籍之后,便迅速的遗忘书籍中所提的相关内涵了,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得要领的。本书创造性的列出阅读者在各种层次的阅读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不但帮助读者在以后的阅读过程更清晰的理解和领会书中要旨,单单是在阅读本书时,这些字体加黑加粗的规则也使阅读过程轻松不少。
比如在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中,作者认为关于一本书,读者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1、整体而言,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3、这书说的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份有道理?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从这四个问题里,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时自我的要求实在是太重要了,否则你可能读过很多书,却不知所以然。所以作者强调“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忘的原则。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其实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有相当的多,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许多宝贵概念更是能让我们一生受益。笔者在读完这本书后,对于以往只是阅读而不去探究“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因而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感到汗颜。就像中文版本翻译者在序言里说:自己四十四岁才读这本书深感懊恼,如果在他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他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这恰恰也是我想要表达的,任何一个读书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不能很早,那也不要太晚。
8. 亲子阅读读后感家长的话怎么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亲子活动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长期工作,工作下班后又给料理饭菜,而孩子放学就是做作业,根本没有一点时间来陪孩子,更不要说在一起学习读书了,所以这次学校组织亲子共读,我们要好好珍惜.读书,是人生的一大积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顽强拼搏的意志,更能丰富课外知识与大脑的智慧积累,它可能影响我们新一代的一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难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儿子共读,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两次共读.自从开始亲子共读,在与儿子的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种美妙与神奇,每次亲子共读都是乐在其中,回味无穷!我们在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时,一起享受书中人物的喜怒与哀乐,一起感受到主人公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超强的生存能力,给孩子讲解碰到困难时,要象鲁滨孙在困难环境中顽强不息的精神,不可以遇到困难就逃避,而是想方设法的去克服解决它.我在欣赏孩子的成长中也收获了快乐,书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灵上的尘埃,让我有幸走进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亲近这些纯真的天使.。
9. 读书笔记怎么写
如果你要的话,把邮箱给我,我给你一点材料
==============================================
学生读书笔记指导示例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呢?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最浅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做读书笔记当是一种传统而又高效的读书方法,只有多记勤写,才能加深对所阅书籍的印象,即所谓“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就在此。
格式要求:
1、读书笔记统一用活页纸来做,并在读书笔记的上方注明读书时间,纸张的右边留出四分之一的空间作为自己日后回读写感想。
2、倘若你要做读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笔记,可按以下的格式
读书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书名__________文章题目(书的章节或页数)__________作者:_______
1、好词(可以是成语、形容词或生字词,若无则取消该项):
形 音 义
2、作品的内容概要
3、佳句
(1)┉┉
点评:┉
(2)┉
4、精彩语段
(1)┉┉
点评:┉
(2)┉
5、其他(可以是对整部作品的读后感)
3、倘若你的笔记是读了好几篇文章之后的所得,可采用这样的格式
读书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1、好词(可以是成语、形容词或生字词,若无则取消该项):
形 音 义
2、佳句
(1)┉┉
——《 书名》(作者)
点评:┉
(2)┉
3、精彩语段
(1)┉┉
——《 书名》(作者)
点评:┉
(2)┉
4、其他(可以是读完这几篇文章后的感想,亦可为近来的读书感想)
注:(1)以上两种格式中“原句”和“点评”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便于区分。
(2)鼓励同学们将“好词”“佳句”等条目依个人表达的需求大胆创造,如“好词集中营”、“妙语集锦”、“好句佳段任我评”、“句宝盆”、“佳句共赏析”、“我之心语”、“心灵的感悟”等等。
4、在你的读书笔记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点评”了,他是你阅读的感思,也是你飞扬的文字。这部分内容可以有这些方法:
(1)质疑法:对作者观点的质疑,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质疑,对文句哲思的质疑,可以只疑不答,最好是有疑有答,哪怕回答不是很成熟亦可。
(2)比较法: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让学生用心去体味语言的精妙,其中一个途径是通过比较阅读。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等等。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由学生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
(3)联想法:由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此时即可一并诉诸笔端。
(4)批判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生应该批判性的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要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5)旁征博引法:同学们尽可以将自己平时阅读所积累的美词佳句、他人的情感体验,在读书笔记中尽情挥洒。
5、写一篇“读书笔记前言”、一篇“读书笔记后语”。
6、将这些笔记整理好,有可能的话请家长成为你的读书笔记的读者,也为此说上几句,即“家长寄语”。
7、把你的“读书笔记前言”、读书笔记、“家长寄语”(可有可无)、“寒假读书笔记后语”装订成册,最后再设计个封面,这就是你的“小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