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关于写《钝感》的作文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困苦和挫折,几乎没有人欢迎它们;但它们确实那么地爱“缠人”。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能是学会怎样勇敢面对它们,怎样使自己有钝感,能承受。
小说《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在少年时是个娇气的小姑娘,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几乎没有她的不到的东西。但那场灾难般的南北战争却如同洪水般把她原有的生活搞得支离破碎。粮食、棉花被抢走;货币贬值;亲人一个接一个得离她而去。面对这些,斯佳丽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开始自己下地干活,自己经营工厂,一个大家庭就靠她那双柔弱稚嫩的手支撑。她从不感到害怕,她认为“明天会比今天好”。面对这重大磨难的斯佳丽,就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度过了美国南部史上最困难的时期。
像斯佳丽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历史上的越王勾践。面对自家江山落入他人之手的磨难,他没有低头。而是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十年如一日,最后终于东山再起。
对于这些战争带来的磨难,或者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我们平时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则小得多。而那些因一次成绩不理想,或是被朋友不理解就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同学,更是让人怀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差。更有甚者,一遇到挫折磨难,就想自残轻生。比起斯佳丽和勾践,这些人的生命则显得轻如鸿毛了。
困难挫折摆在人生的路口,谁都躲不过。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难压垮,不要被挫折磨掉了信心。面对困境,不要患得患失,而是要勇于面对,计划好自己日后要怎样振作起来,使信心恢复而且致力于改变艰苦的现状。斯佳丽说:“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把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困苦和挫折,都看做磨砺自己锋芒的磨刀石,看做磨练雄鹰翅膀的暴风雨。我相信,有了这样的钝感,有了这样的承受力,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又快又稳!
钝感与其说是迟钝,倒不如说是一种认真,有钝感的人不会轻易地回应别人,不会轻率地做出决定,而是认真地用内心良知做出判断后才给出答案。
钝感与其说是缺心眼,倒不如说是一种纯朴,钝感之人不懂处心积虑地谋取利益,不懂生活中的尔虞我诈,而是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对待每一个人,把透明的自己展现给生活。
钝感与其说是一根筋,倒不如说是一种简单。卢梭曾说过:“让我们的生活简单、简单、再简单些吧,就像一、二、三……而不是成千上万。”钝感的人不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作茧自缚,而是以最简单的方式直奔生活的主题,专注地做好最重要的事。
钝感的确与圆滑世故、花言巧语、阿谀谄媚这些充满当今社会的词语没有交集,但如吹过结冰河面的一缕春风,它让坚冰出现裂痕;如一团柔软洁白的棉花,再重的钢球落到上面也无法弹起;如射入黑暗的一米阳光,使一切虚伪狡诈都在它的光芒下显得苍白无力。
有人说林则徐是钝感之人,放着自己的大好前途不走偏偏与洋人对抗,但当他把万吨腐蚀中华民族灵魂的鸦片销毁的那一刻,历史记住了他,中华民族记住了他,他的钝感让他名垂千古,名传四方。有人说孔繁森是钝感之人,三进西藏,风餐露宿图名还是图利,但当他深情地握着藏族老妈妈的手时,藏族同胞为之感动,中华民族为之感动,他的钝感留给后人的是一片忠心的奉献,一种衷心的感激,一次深深的启迪。生活中也有许多“迟钝、缺心眼和一根筋”的人,他们不用溢美之词讨你欢心,而是以最直接坦白的方式指出你的缺点;他们在你陷入困境时不会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冷眼旁观”等你苦苦挣扎仍无计脱身时才帮你走出困境;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去做一件你认为微不足道却对你成长有重大意义的事,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
钝感或许是最原始的简单,亦或经历了人生风雨后的真正成熟,钝感不与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相悖,它产生的力量恰是一种助推力,推动人们走出心灵的隔膜,走近彼此;推动人们用简单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疼的数字怎么写
将疼痛程度分为0~10级,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级、l~3级、4~6级、7~9级、l0级分别对应于主诉疼痛分级法的无痛、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疼痛(图)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O~l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病人解释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l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最后了解病人此时疼痛在标尺的哪个位置。
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3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中度疼痛4~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到烈疼痛l0级(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