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公司实力
虽然我不是在公司里面工作,但我想:写公司实力无非就是让外界了解你,宣传自己,使得自己被更多的人认可,接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创造良好的口碑,社会效应。
公司实力大概包涵:公司的员工都是什么样的学历,公司曾经创造了哪些成绩,在社会上的反响如何,曾获得哪些荣誉,一切社会知名人士对本公司的评价,公司的制度,文化,管理等方面是怎样的?大概这些吧,把它们好好地组织下,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这个公司,管理正规,严格,有公司文化,员工工作认真,负责,效益,社会反响都很好。
2. 公司简介怎么写
写公司简介需要包括下面内容:
1、企业历史:有些企业的历史本身就是创业励志的典范,或有吸引人的故事可讲。
2、企业特色:可以说文化、说技术、说社会责任等。
3、企业主营:指主要产品和服务,可突出研发水平、获得专利等方面。也可以举一些合作案例,比如与哪些大品牌客户合作,以证明自身实力、提升品牌价值。
4、企业成就:包括发展历程、主要成绩、所获荣誉、业内地位、公益慈善事业等,尽量体现第一和独家,突出主要亮点。
5、企业新闻:主要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重大合作,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新闻等(有些企业负责人本身就是最大亮点)。可以在简介中挑几个主要的说明一下,如果想详细说,可单独整理企业大事记,或者在网站、微信等平台长期发布企业新闻。
6、企业团队: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和结构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企业高管及核心团队的简介、企业人员的学历构成及专业背景、企业员工规模等,重要的管理、技术人员或掌握核心技能、获得重要荣誉的基层人员都可以单独介绍。
7、数据佐证:各类真实的数据最有说服力,既可以单独成段、集中说明,也可穿插到各部分内容中分别介绍。比如资产规模、总收入、利润、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专利数量、科研投入占比、行业排名等等。
8、发展愿景:在简介的最后,一定要说明企业长远、宏大的发展愿景,体现打造百年企业和领先品牌的追求与梦想。
扩展资料:
企业(公司)简介的特性:
1、简捷性。所谓简捷性,就是企业(公司)简介具有简单直接的介绍功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受众通过这种最简易的方式对企业(公司)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清楚企业(公司)的整体情况,从而对企业(公司)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2、完整性。企业(公司)简介虽然是一个简易的企业(公司)说明书,但它浓缩了企业诸多方面信息内容,所以企业(公司)简介必须把公司概况、企业文化、经营项目、优势产品、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等主要事项全面具体地介绍到位,力求给受众一个完整的印象。
3、时效性。由于企业(公司)简介具有介绍企业(公司)、推销企业的功能,所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了解一个全新的企业现状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简介就要注意及时反映企业的人事变动、规模变化、技术创新、产品出新、理念更新等重大问题,以提高受众对企业的关注度。
3.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今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10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