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孩子的特征和兴趣爱好应该怎么写
一、导入
同学们,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说过,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由此可见爱好和兴趣对我们获得知识,取得成就有多大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爱读书,有的人爱下棋,有的人喜欢玩电脑游戏,有的人喜欢动物。你喜爱什么?
二、话题引导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文艺方面的:爱唱歌、跳舞、绘画、弹琴、吹笛子;体育方面的:爱打球、下棋、长跑;科技方面的:爱做小实验、装收音机、操作电脑;学习方面的:爱写作、数学、看课外书籍、学外语;还有爱养小动物、爱种花、爱装饰小假山、爱玩蛐蛐,等等。写“我”的兴趣爱好,应该写是自己最突出的,爱得最深的。
兴趣爱好也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如果空洞地写“我最爱踢球了”、“我太喜欢踢球了”、“我做梦都想踢球”,相反没有具体的事例,则很难写好自己的兴趣爱好。
写作本文时,同学们可以概括地列举一连串事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也可以用比较具体的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还有,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概括列举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出自己的一种爱好。
三、出示训练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说过,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由此可见爱好和兴趣对我们获得知识,取得成就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请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四、文题引导与讨论
1.想想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
2.引导学生进行选择。
每个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兴趣爱好。但是在行文时,要注意选材。要精选能体现自己性格特征的、立意较好的兴趣爱好进行描写。
3.学会给自己选择的材料立意。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不同的爱好,对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章中我们要突出描写兴趣爱好对自己正面的影响,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
2. 幼儿园怎样写孩子的爱好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如: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如: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的说了一件事:那天在轮船上,晚餐后,同学们都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那个老师的孩子就独自到船舱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带队的老师感慨道:那就是习惯。
在我的儿子身上我也是非常有感触的,我儿子在学围棋,自从第一天学围棋开始,我就坚持每天7点以后和他一起做围棋习题,下下围棋,到现在大概有九个多月了,偶尔有几次回到家晚了,直接让他洗澡睡觉,没有下围棋,我也没有告诉他今天不下围棋了,但是我儿子会主动地提醒我“妈妈,今天没有下围棋,你忘了”。就是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到了这个时间,他就会做这件事。
二、怎样科学的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呢? 孙云晓教授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
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 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
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有的家长反映我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读书(看书)不感兴趣、观察事物粗心、记忆力差等情况,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
针对家长提出的孩子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的困惑,下面从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力的训练,读书习惯的培养,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记忆力的训练五个方面向家长介绍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
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
有位学者曾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
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
3. 怎样写孩子兴趣爱好取得成绩方面的作文
人的爱好多种多样,有新奇绝妙的,有平淡无奇的,我的爱好虽不新奇,却广泛的连父母也时常感叹。而在这众多的爱好中。我还是对读书情有独钟。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小时侯,爸爸给我买的书籍不计其数,我一有空闲时间就沉醉于那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想象中。
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带我徜徉知识的海洋笭罚蒂核郦姑垫太叮咖,教给我用之不竭的知识。
有一次,我正在 津津有味地读着《格林童话》,正当我读地看得入神时,妈妈大喊一声:“开饭了!”我口口声声地回答:“来了,来了,请等一下。”但我还无法回过神来,仍然梦一般地沉浸在这本奇妙的书的境界里,还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没挪一寸地方。妈妈又喊了一声,可这回我却爱理不理的。 妈妈推开门,怒气冲冲地走进来,眼神简直可以杀死几只蚊子,我“哇噻”大叫,吓了妈妈一大跳。我激动地说:“白雪公主终于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妈妈打断了我的话,冲我大吼,像一只发怒的豹子,红着眼睛,呲牙咧嘴,说:“够了 , 马上给我洗手吃饭,否则你准备跟你的书宝贝说再见吧。”我吓呆了,正想要同她反驳,但是,经验告诉我——小孩在大人面前总是错的,特别是在大人们认为有理的时候。我一声不吭地洗手吃饭:我可不想她把我的书从楼上扔下去。
书,就像一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我们的童年,点亮了我们 的人生,让我们 在人生道路上小心行走,并且从哪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读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给人带来快乐和知识,多读书能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固的基础。
4. 老师要求家长写一封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的信,怎么写
要求你写就照实写呗。
不过,你心理上可要正确哦,老师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对着全班几十个学生,他不可能每个学生都照顾周到的。所以,别对老师指望太高。
而从道理上讲,你也不太应该要求老师会教你的孩子多少道德品行。中国式的教育,从合理的角度上讲,得分两个“大染缸”:一个是家庭,主要负责孩子的道德品行方面的教育;二是学校,主要负责孩子的职业技艺。
以此角度来说,相信大概你也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重家庭了吧?在我们眼中,社会就是由无数家庭组成的,家庭教育好不好,可是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