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书写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1、首次病程记录:急危重病例及时完成;平诊病客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需标明具体的日期和时间(如:2002—11—6,14:30)。2、首次病程记录包括:(1)姓名、性别、年龄;(2)病例特点: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应经过综合分析、加工整理后书写;切忌从入院记录上刻板地重复)。
(3)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应分条归纳,简明扼要地提出拟诊理由)。(4)讨论(鉴别诊断)要求:医师要对诊断依据进行全面解释,要提出自己独立见解,还可以引经据典。
(5)初步的诊疗计划(检查项目、治疗护理措施等)。如诊断非常明确,可列出治疗计划。
危重抢救病例应详细记录抢救情况,用药剂量、方法和执行时间以及向家属或单位交代的情况并提出观察病情变化的注意事项。(二)日常病程记录书写要求1、病危病例随时记录,并注明具体记录时间(几时几分),每天最少1次;一级护理的病例最长2天记录1次;二级护理的病客最长3天记录1次;三级护理的病客最长5天记录1次。
入院前3天均要有病程记录,手术后病例应连续记录3天,以后视病情按上述要求记录。对于非危重病例其病情有特殊变化或者需要即时记录的事项均应随时记录,并注明几时几分。
2、内容:(1)病人当前的主诉,病情变化、情绪、饮食、睡眠、大小便等。(2)体检的重要发现或变化(不允许写“体检同前”)。
(3)辅助检查的结果及其判断。(4)诊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5)最后分析病人病情变化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意见。(6)特殊变化的判断、处理及后果,应立即记入。
通过上述内容的记录,应能反映出:(1)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情况;(2)实验室、特殊检查的结果及判断;(3)诊疗操作经过、所见、病人状态及不良反应等;(4)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疗效和反应;(5)住院期间诊疗方案的修改、补充及其依据;(6)家属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希望和意见;以及行政领导人所交代的重要事项。3、病程记录书写注意点:(1)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有分析,有判断 (3)病情有预见,诊疗有计划 (4)切忌流水帐。
4、病程记录始终要贯穿两条主线,一条是真实、科学地反映病客的病情现状及其变化转归;另一条是准确地反映医师拟定及修改诊治方案的思维活动和科学依据,再现所有医务人员为救治病客所做的一切努力。(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1、新入院的急危重病客入院24小时之内,必须有主治医师查房,48小时必须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查房;一般病人入院48小时之内必须有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3天之内必须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查房记录。
2、入院后急危重病客随时记录上级医师的查房;一级护理的病例3天有1次高年主治医师或副高以上医师查房记录;其它护理级别的病例5—7天有1次副高以上查房记录。3、下级医师应及时、准确地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指示,内容包括对病情分析、诊断的修正、补充意见及进一步采取诊疗措施的计划及其理由。
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或家属、单位意见及要求时,应写明上述人员的全名,并要上述人员签字。在横行适中位置标明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红色印章),下级医师书写完毕后及时交查房的上级医师审阅,查房的上级医师应在下级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24小时之内完成修改和审签。
4、如为副主任医师人员管理患者并记录病程,书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将本人的查房记录按要求的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格式书写即可。如:今日某某副主任(主任)医师查房……。
记录完毕后,仍签自己的名字。格式如下:2002—12—10 8:30 副主任医师查房 某某某副主任医师查房,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的分析,诊疗计划。
签名:XXX/XXX5、上级医师是指病区的医疗小组组长(要求具备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应承担审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各种记录的责任。下级医师书写的各种记录经上级医师审阅合格,原文未修改的,上级医师应在下级医师的签名上用蓝黑墨水签署自己的全名以示负责。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书写要求 对入院3天内未确诊,组织全科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对全科讨论后仍未确诊或涉及多科讨论,由所在科主任或和医务部主任主持。内容要有参加人员及其职称,讨论意见和病情分析,并在横行适中位置标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蓝黑墨水)。
格式如下:2002—10—26 10:30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及职称:讨论意见:签名:XXX/ XXX。
2. 怎样写好病程记录
怎样写好病程记录 病历是什么?《病历管理规定》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当涉及司法鉴定、保险理赔、医疗纠纷等时,病历又是“法律文书”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住院病 历、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等。第十九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 员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等。
什么是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反映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演变和诊治经过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记录 病程记录的记录内容 :患者病情演变情况分析其原因,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变化,新症状 的出现与体征的改变,并发症的发生,处理措施及效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与实施措施;医嘱更改及理由;使用二线/ 三联抗菌药品的指征/ 理由/ 依 据;使用细胞毒化、静脉内高营养的指征;专科特殊用药的指征;记录会诊目的,会诊医师 意见及执行情况;有创诊疗操作(如各类穿刺)当天应有病程记录(操作过程、结果) ;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应记录输血指征;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诊疗方面的重要事项及反馈意 见等,如诊疗(手术)方案变更、药物可产生的不良不应等。查房记录 应对病历记录内容进行补充及完善(如: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 ,应包 括:(1) 患者病情演变情况;(2) 分析其原因;(3) 对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及效果的评价;(4) 对重要医嘱更改及理由。
抢救记录 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完成,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首次病程记录必须有:(1 )病例概述:病例概述和病例特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项目,主诉,简要的现病史,与本次疾病相关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主要记录阳 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体查内容应较全面同时注重突出专科病历的有关特点) ,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
(2 )病例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等,疑难病例诊断不清的,可以做出诊断分析;(3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应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鉴别诊断:应包括需与初诊疾病相鉴别的疾病名称、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 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以及相关鉴别要点等。(4 )诊疗计划 :诊疗计划:包括具体检查项目、拟实施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拟完成时间等 如:2008-01-01 11:05:15 首次病程记录 ID 号:17345678 姓名:尤礼貌 性别:女 年龄:45 岁 入院日期:2008 年01 月01 日 患者以“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 年,发热、黄染伴上腹痛加重3 天”急诊入院。
患者于2005 年2 月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伴右侧肩背部疼痛,持续时间约1-2 小时,无明显发热 及黄疽,夜间疼痛多见,与进油腻食物有关。每1-2 个月发作1 次,能自行缓解。
当时外院 腹部超声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 ,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有效。2007 年12 月28 日突发右上腹胀痛,伴右肩部疼痛,皮肤及巩膜逐渐黄染,体温39C °,伴恶心及呕吐,呕 吐物系胃内容物,小便呈浓茶色,伴陶土样大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慢性胆囊炎,胆 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 ,给予抗菌输液及解痉止痛药物后,腹部疼痛轻度缓解。我院 MRCP 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 。
血常规检查提示 WBC 计数升高。急诊以“梗阻性黄疽,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收住。
入院查体:体温38C °,脉搏90 次/ 分,呼吸28 次/ 分,血压120/76mmHg 。急性病面 容,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或 湿哆音,各心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Murphy 征阳性。无移动性 浊音。
肝浊音界正常,肝区轻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病例特点: 1 、患者系中年女性。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 年,伴右侧肩背部疼痛,厌油腻 食物,腹部症状夜间多发,腹痛1-7 小时后能自行缓解。
腹部超声检查曾发现"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 。2 、近3 天黄疽、发热及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及陶土样大 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 。静脉输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解痉止痛药后有所缓解。
3 、查体发现:体温38C °,脉搏90 次/ 分。全身皮肤中度 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 征阳性。
肝区轻 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4 、我院 MRCP 。
3. 病程记录中的会诊记录怎么写
你要写两份
1,专用的一份会诊记录
2,病程记录中一般带过下主要写会诊结果,然后修改治疗方案及修改医嘱
PS。上级医生查看的话,你要在病程记录中重点突出你的上级医生的发言。
3,会诊记录模板百度很多
4, 当天的病程记录你要写至少三次
1) 8:00 XX主任 副主任 主治医生查房
。。。。。。。。请X科。。。会诊
2) 会诊记录
3)日常病程记录 (会诊后就写为什么会诊及结果)
4)日常病程记录 改过医嘱执行后 患者情况 一般晚上写
4. 转院的病程记录怎么写、
病程记录书写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应摘要记述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婚姻状况、入院时间及主诉)。
2.结合病情、查体重要发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新入院的病人提出初步诊断,拟诊及鉴别诊断,诊疗方针。如为疑难病症,要求在三天内根据所有材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3.对危重病人来不及写病历时,应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包括简要病史,查体及实验室阳性结果,以及入院后病情变化,做了那些处理及其效果。扼要提出临床观察的具体内容,估计病情可能发生变化。
(二)病情记录书写要求: 1.病情危重多变者,应随时记录;重病人至少每天记录一次,危重患者主治医师最少应写病程记录一次。慢性病或病情较稳定者可视需要简要记载,但不能少于每周1次。
2.病程记录,由住院医师或实习医师按时间的先后次序记录,住院医师对实习医师所写的记录,必须随时检查其准确性,并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每次记录均需签名。 3.病程记录包括下列内容: (1)患者当前自觉症状,病情变化,体检及化验的重要发现,诊治工作进行情况及对病情的分析。
(2)中医辩证施治情况,如证型改变、方药变换,中医的观察分析等。 (3)新诊断或原诊断修改的根据,病情特殊变化的判断,处理及后果。
(4)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及其他上级医师查房巡诊或会诊时意见,应详细如实的加以记录。 (5)行政领导的重要指示,患者家属或单位负责人所提供的重要事项。
(6)一切手术诊疗记录,应有术前小结(讨论)手术记录(包括手术步骤、手术的主要所见、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记录。 (7)每一阶段检查或治疗后的小结,交接班记录。
(8)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时,应总结入院后的病情演变,诊疗工作的经验教训,记录出院时情况,最后诊断及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