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江红作文
读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问题:岳飞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满江红》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百度,打上问题。点开一个网页,在上面我找到了答案: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这首词的意思是: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读了《满江红》这首词后,我感受到了岳飞要报效祖国。
岳飞壮志满怀,想要打胜仗为祖国立功。他为了打胜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舍己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人在小时候千万不能浪费时光,要发奋读书,不然到了长出白发的时候,就要后悔了。在这首词中,我最喜欢的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因为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好好读书,不能浪费美好的时光。
我佩服岳飞,因为他又雄心壮志;因为他精忠报国;因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
2. 满江红怎么写的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3. 岳飞的“满江红”怎么写 我不了解
解释:
我愤怒得头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眺,天高空阔.我禁不住热血沸腾,仰天长啸,壮怀激烈.30年来的功名如尘土,转战8000余里,经过多少风云和淡月,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人生啊,太也短暂,光阴啊,太也紧迫!有志的男儿,切莫轻易地虚度年华,随便消磨时光,等两鬓苍苍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洗雪.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长车,指挥千军万马横扫残胡,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饥饿时要吃敌人之肉,谈笑时若是口渴,也要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山河,再带着捷报去朝拜京城的宫阙,向皇帝奏报光复中原的喜悦.
4. 满江红怎么写
没错,有不少所谓的文人考证说,《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在此,我想他们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虽然岳飞没有留下诸如陆游那么多的诗词。可是,这首千百年读之,仍凛凛有豪气的词的确是岳飞所作。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加于考证。可以从其他的文章和正史,抑或野史都可以看到。在此,我想向你推荐《壮怀激励》这本书看一下,上面就从不同的角度和历史记载对其全面的加于评述。
有些打着文人旗号的,不懂历史,就不能妄谈历史,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侮辱,更是对这位抗金名将的侮辱!
5. 岳飞的满江红怎么写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译】 倚在栏杆旁,我不由得怒发冲冠,一场潇潇秋雨刚刚停歇。 举目远望,仰天长啸,万千思绪,奔涌激烈。
为祖国奋斗,三十年的功名,自当视若尘土; 与敌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惧披星戴月。 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少年时光,等到头发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国耻啊,还没洗雪;臣子的复仇之恨啊,何时能灭? 驾起远征的战车吧,直把那贺兰山踏裂!壮志凌云,饿了就饱餐敌人肉; 谈笑风声,渴了就痛饮敌人血。
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 向祖国献捷! 【注释】 ⑴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
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⑵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⑶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⑷尘与土:谓功名犹如尘土,指报国壮志未能实现而言。
⑸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
云和月: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⑹等闲:轻易,随便。
⑺靖康:宁钦宗赵桓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次年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北去,北宋灭亡。
“靖康耻”指此而言。⑻雪:洗雪。
⑼灭:平息,了结。 ⑽长车:战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西,当时为西夏统治区。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
缺:指险隘的关口。 ⑾从头:重新。
收拾:整顿。⑿天阙:宫门。
朝天阙:指回京献捷。 【赏析一】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
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
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
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
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
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6. 满江红·写怀意思
满江红是词牌,写满江红的人很多,你指哪首? 先给你看俩 岳飞《满江红》赏析 [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b] ——————————— [b]【注释】[/b]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b]【译文】[/b]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b]【赏析】[/b]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b]【作者简介】[/b]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
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
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 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赏析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东海的雄伟气势。
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黄鹤楼在武昌黄鹄山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
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蒲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黄鹤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
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李白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杜甫《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
苏轼在此不仅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匍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追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
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黄鹤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
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乘《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
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三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
7. 是《满江红·怒发冲冠》,还是《满江红》
《满江红》是词牌名吧,《怒发冲冠》才是真正的名字.讲的通俗一点就是:《满江红》只是一种格式、韵律.,《怒发冲冠》只是岳飞只是在《满江红》这种限定的格式下,填上了内容而已.谁都可以写《满江红·****》,只是要满足《满江红》的格式而已比如苏轼也写过一首《满江红》,你可以和岳飞的《满江红》对比下.满江红苏 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8. 《满江红》简介
(1)岳飞《满江红》简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注释:①凭:倚靠.②潇潇:急骤的雨声.③等闲:轻易,随便.④靖康耻: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耻.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满江红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2)满江红的简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是宋、元时候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今的人们一提到唐诗宋词,往往将其归入文学类上去,其实,词是唱的,它的概念一如现今的歌词,只不过宋、元词总要有一个固定的曲调,这便是“词牌”,一种词牌有一个曲调,如《满江红》是词牌名,也是曲调名,不管是谁写的《满江红》都可以安在一个曲调上.而写词的人也必须依这种曲调的格式、句式填词,方可入调,因此人们把写词叫做填词.可惜的是那时的种种词牌曲调到现在为止大多已失传了,仅有极个别的词牌曲调还可寻到踪迹,《满江红》就是现存的一个.二十年代中(即“五四”运动后),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的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而得以广泛流传.岳飞是南宋初期抗击外族侵犯的名将,后遭投降派、内*秦桧的诬陷而被杀害.这首传说是岳飞所做的《满江红》,其气壮山河,充分抒发了他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志向和决心.这首歌曲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激昂而壮烈.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山河破裂、军阀混战,许多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环境、气氛、心境相一致,于是这首《满江红》则成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爱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