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祭文和祝文的格式与方法,谁能帮我讲解一下多谢
祝文上面有了,我就说说祭文吧
祭文乃古今丧葬必须之物,虽言文无定式,然其格是不可不知,种类及一般措辞亦不可不知也,故抄录故父之撰文数例,以备不忘耳。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2. 什么是祝文
“祝文”。
是一些赞美祝贺之辞,在婚礼中由男童朗读,从我所记得试举例,开头是:“维——民国三十六年,岁在丁亥择於某月某日吉时良辰,宜男**年已弱冠,淑女**待字闺中,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遵周公之礼,结百年之好合,……”中间则是尊敬长辈,孝顺公婆,兄妹互爱,恪守妇道之类的语句。最后结尾是:“鸳鸯比翼,鸾凤和鸣,鼓琴鼓瑟,宜室宜家,夫唱妇随,百年偕老,延续宗嗣,五世其昌……也有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昔 伊耆 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
《宋书·礼志四》:“ 昭皇太后 正号久定,登列庙祀,详寻祝文,宜称皇帝讳。”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以人告神,则为祝文,诔辞;其人已死,以文记人,则为墓铭、行状、碑志,其类甚多。”
【zdic.net 汉 典 网】祝文 基本解释: --------------------------------------------------------------------------------1.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词语分开解释: --------------------------------------------------------------------------------祝 : 祝 zhù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
祝寿。祝捷。
祝辞。馨香祷祝。
古代指男巫。在神庙里管香火 文 : 文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
文盲。
3. 现代祭文如何写
祭 父 文 时维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一日,农历丙戌年腊月初三,乃祭奠之期,行奠孝子唐守益,孝女唐守琼、唐守芬、唐守容、唐守谦、唐守岑恭具香烛楮财、时鲜供品。
不腆之仪、置祭于家父唐经科老大人灵前,作揖叩首、低头泣血告慰祭奠之辞: 呜呼!终身难忘冬月廿六日夜,刺骨寒风起,吹散我父与子、女两分离,家父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七。天地感动、长空倾雨。
较场顶竹木低头垂泪,南广河碧水鸣哀悲泣。我们跪拜家父灵前,痛心疾首、泪如断线珍珠涮涮落地,各自哀声悲啼,多少往事从头涌起。
父亲尚未成年,祖父死去。位居兄长,生活靠你、年少失学,在家种地,栽秧打谷是能手。
犁耙铲搭样样行。家庭重担,嫩肩挑起。
解放六年,命运转机,参加工作,服务乡里。 我们作为您的子女,深感荣幸。
因为您退休前,对待工作,敬业勤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勤政为民。人们常说:唐书记,是好人,为人正直,实事求是,办事公平。
对待同志肝胆相照,对待百姓,平易近人。工作几十年,群众有好评:无论在曹营,还是在德胜;无论在县革委,还是在农委。
都一直保持着**员的先进性。 敬爱的父亲啊!您不但是人民的好公仆,还是我们心中的伟人。
您对祖母很孝顺,您对母亲很坦诚,您对我们尽其心,不求我们都成龙成凤,但要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教我们爱文就多读书,爱武就去当兵,再不然就当农民,勤劳能致富,勤劳能生存。
父亲思想观念新,从不重男把女轻。不管是儿还是女,同样对待很公平。
同样关心我们成家立业,同样为我们指点迷津。父亲啊!您是菩萨心肠。
善良品行,不使我们挨饥饿,不使我们受寒冷。就怕我们懒惰,就怕我们生病。
为我们健康成长,确实操了不少心。羊是畜牲,不忘跪乳之恩;鸦是禽类,尚报反哺之情。
我们是人,对您的大恩大德,肯定铭记终身。 父亲啊!您因忽然得急病,奇方妙药也不灵。
天命难违成永别。从今后,要见父亲,除非南柯梦里寻。
跪在灵前泪珠滚,思亲感恩之言难表尽,恭奉清酌敬父亲,盼望父亲来领情。敬爱的父亲啊!儿女们祝愿您一路走好!早登佛国入天庭! 哀哉 尚飨。
4. 丧事祭文范本
某年某月某日,竟成了某某某的忌日,悲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13737由心生,肝肠痛断,神智昏厄。
特赋祭文一篇,致祭某某某灵前。 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某某某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某某某照看。
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
今仙踪渺渺,过往种种,一一难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泪下,感无以为报。 某某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怎能识得半字,而能明礼数,一生操劳,全为家庭。
沧桑历尽遍,饱尝黄连苦,走过风雨春秋,书写坚强二字。某某某之德远近皆闻,和睦亲友,敬重乡邻,口无是非,正直为人,善如西天如来,形似菩萨观音。
每日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抚养子女,身兼美德,持家有方;无欲则刚;默言慎行,处世以宽;育人以正,待人以诚。儿女立业成家,开枝散叶,孙辈众多,再帮及抚育,期间辛苦,不与外人知。
某某某西去矣,魂兮归来!悲呼不应,祭之不食,纸灰飞扬后背寒,寒风袭袭心如刀剜。 树死能有返青日,人亡不能再复还,今日一别,再无相会日,逝者已矣,生者追思,寄语薄纸,乞在天有灵,庇佑子孙,平安康健。
什么是祭文: 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5. 夭寿山陵寝遣官祭祀所用祝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天寿山各陵每逢大祭,都有读祝一项仪程。
各陵的祝文例由 翰林院官撰写。但其行文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
首先要有一段该陵帝后庙号、谥号,以及嗣皇帝对该陵墓主 称谓的详细文字。如万历时神宗遣官冬至祭祀长陵,其祝文起首 就是:“维万历年岁次十一月朔日孝玄孙嗣皇帝(御 名)谨遣昭告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 帝、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曰”。
正文部分要说明祭祀的节序,并表达追念祖先的心情。 清明节的正文是:“时维仲春,雨露既濡,追念深恩,不胜 怵惕,谨用祭告,伏维尚绘。”
霜降节的正文是:“时维季秋,霜露既降,追念深恩,不胜 凄怆,谨用祭告,伏维尚飨。” 中元节的正文是:“气序流迈,时维中元,追念深恩,伏增 哀感,谨用祭告,伏维尚狯。
” 冬至节的正文是:“气序流迈,时维冬至,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谨用祭告,伏维尚飨。” 但正文的文字有时也有变化。
例如,永、昭、定、庆四陵祝 文曾用“伏维鉴歆”作结尾。
6. 给死者写祭文怎么写
原发布者:一笑而过XZY
男自称孝男
女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称不孝男 女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称孝婿 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 2、奠嚼(酒) 3、献馔(zhuan)(肉) 4、献羹(geng)(饭) 5、献帛(钱) 文毕:1、叩首 2、叩首 3、叩首。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
(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祭母舅、舅娘通套文 惟我母舅,品德贤良,支宾接客,考虑周详,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我辈,行动影响,上和下睦,四邻敬仰,对待戚友,温良恭让,爱护外侄,如珠在掌,寒暑关照,无异亲娘,期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