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修辞手法怎样写
语文修辞手法列举如下: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比喻1、定义又叫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6、常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 拟人修辞手法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夸张的用法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
2. 排比的修辞手法怎么写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3. 如何用一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描绘你家乡
1.阳春三月,庭院在明媚的阳光下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葡萄树展开了淡绿色的枝叶,爬上东墙边的木架,成了一座漂亮的小绿棚.风儿一吹那一片片手掌似的绿叶摇摆着,好像在向我招手.那花儿艳丽的柳叶桃,花枝招展,散发出阵阵清香.含苞欲放的月季精神抖擞,活泼可爱. 有一个公园,虽无名声,但风景迷人.其中有一处地方,更是迷人. 一圈篱笆,上面爬满了许许多多的牵牛花.它们争先恐后地爬到顶上,高傲地立在篱笆顶,左顾右盼.牵牛花花瓣外面是紫色的,宛如传说中紫衣仙女手中地彩练.内部为白,就好似一块洁白无暇地“和氏壁”.里面是几株高大挺拔地榕树.棕色而笔者的树干托住树冠.翠绿的树冠在树干的托住下,成为了一把绿色大伞,给了游人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乘凉之地. 最迷人的就是中央那一片池塘了.微波粼粼的池塘中,“站立”着几朵荷花.荷花花瓣外部就好似一块无暇的粉红色的玉.花瓣内部就好像是用洁白的雪花做成的.整朵荷花就宛如童话中的荷花仙子.若让这朵荷花转动起来,美丽和迷人可想而知.几张碧绿的荷叶探出头来,成为了一把自然的“绿伞”.荷花、荷叶在一起,那就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这一处景物真可以成为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画”. 2.花园的前面是一片湖,湖水清澈明净.里面有鱼儿畅游,偶尔还会跳出水面,像在跟游人嬉戏.要是有游人乘坐汽艇观光,就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后面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湖岸有长长的大桥,可以在上面闲庭信步,与游伴漫步谈心,惬意极了! 走过桥,拾级而上,就到了半山腰的凉亭,凉亭里面有个圆形的石桌和四个小石凳,游人可以在上面休息,下棋打牌……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不时传来鸟儿婉转的歌唱,动听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