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优点怎么写
您可以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写出孩子的优缺点,比如爱学习、很孝顺等。.
缺点可以写孩子有些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做事散漫等。.
然后写您以后该如何去发扬孩子的优点,改正孩子的缺点,同时希望老师帮忙监督。
如果是写给老师的话可以在上面写上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未来老师工作的期望之类的话。
最好写的详细一点,老师很可能会根据您写的问题更1全面的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去纠正这些问题,这样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2. 孩子的优点怎么写幼儿园
孩子的优点可以写对孩子的认识以及喜爱,正确写出孩子的优点。
看了华衣的跟着华衣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之读懂孩子的一文之后,最后一段话让我非常关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呢。看到果妈发现孩子的十大优点的文章,我也动心了。
因此我认真思考总结了宝贝的十点优点,其实宝贝还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呢! 1、是个乐于分享的孩子,不与同伴争执吵闹,皓儿跟同伴玩耍时,也懂得分享。不会与同伴抢玩具吵架等。
与邻居家的孩子关系都很好,所以每个邻居家的孩子都爱跟皓儿一起玩。 2、孝顺,宝贝很懂得孝顺老人,每餐都会夹菜给奶奶和及其他人吃,懂得礼让。
3、是个勇敢的孩子,打针或是摔伤了,很少哭泣。即使摔伤摔得很痛,都不会哭。
会跟妈妈说,很痛,但是我是男孩子,我要勇敢一点,很痛也要坚持住。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心理素质。
4、是个爱笑、乐观的孩子,有孩子的地方,就有他的笑声。宝贝从小不爱哭。
就算情绪不好,也很容易转晴。一般几分钟就可以看到他的笑声。
5、勇于承认错误,孩子不免有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错误,并不是主观意识地要去犯错误。而是孩子不懂,有时候孩子只是兴奋,不懂,而会违背大人的意愿。
常常在家长的引导下,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适时道歉。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人,必定将成为一个敢于担当,富有责任心的人。
3. 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的评语
如何写好幼儿评语呢?我觉得—— 第一,要个性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人乎?所以我们写孩子的评语也要因人而异,要符合人的性格特征,做到一人一评。切忌事先用模子套,程式化,格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要个性化到什么程度呢?你把评语写好后让别人读,你一口猜中写的是那个孩子,这样的评语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第二,要具体化。不能用笼统的语言,概括性的语言。
孩子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提出什么样的奋斗方向,一定要有的放矢,一目了然,这样的评语才实在,才具有可操作性。切不能让人产生模棱两可,不知所云,不知所措的感觉。
第三,要人性化。要对孩子体现出人文关怀。
首先,语气要亲和。写评语就要像孩子站在自己的对面,说话要亲切委婉,切忌训责,请看下面一则评语: 宝贝:从第一天上学开始你一声都没哭,你真的很坚强,而且很聪明,老师教的你一学就会,学会了很多儿歌、歌曲,还会用很标准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伴交流。
哇!你真的了不起。老师想和你说句悄悄话,如果你以后能和小伙伴友好相处、遵守游戏规则,你一定是最棒的。
加油哦! 这则评语开篇就是一句“宝贝”,使人倍感亲切。中间一个“哇!”字,惊叹中充满稚气,一下子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还有“老师想和你说句悄悄话”,不仅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而且充满了童趣和神秘感。最后三个字“加油哦!”,更把孩子心里说的热哄哄的,使孩子力量倍增。
其次,主题要肯定。评语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赞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你不妨多用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高兴!”“老师对你很欣赏!”“你是老师心中的小精灵!”“老师喜欢你!”“老师忍不住想抱抱你、亲亲你!”……诸如此类的语言不要吝啬,你的赞扬无疑会激发孩子无穷的动力。 再次,基调要鼓励。
写评语免不了指出孩子的所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不能太刺激、太露骨,让孩子接受不了,就说下面这条评语吧: 还记得你刚入园的情形吗,你的身手好敏捷,你的速度好迅速,老师那时满操场追着你跑,一会赶到窗边制止你的爬窗游戏,一会扑到桌边把你从桌上抱下来,一会冲出教室把你追回来,你大大的提高了老师运动的机会。现在的浩浩不再让老师天天运动了…… 看!即使否定的东西,我也用肯定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反话正说,孩子在心理上就容易与老师接近。
而要孩子改正缺点我们则多用协商、肯定、鼓励的口吻,如“好吗?”“老师和你说句悄悄话!”“试试看,你一定能行的!”“老师为你加油!”“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老师一定会支持你的!”“宝贝,再加把劲儿哟!”……再比如我们班一个小朋友胆子小,回答问题不响亮,我在评语中不明说,而是在最后提醒时说:“老师好喜欢你大声唱歌,大声回答问题哟!以后声音大一点,好吗?”如此以鼓励替代批评,孩子心理上就容易接受多了。 其实写好一条评语并不难,关键要靠我们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心中要始终装着孩子,这是一种对孩子有没有爱心、有没有责任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