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载”字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怎么写
载重、装载、满载而归。在这一组中读zài。
记载、连载、载体。在这组中读zǎi。
基本释义:
zǎi
形声字。,“”会声,会意从“车”,“”指像军阵一般整齐划一的田地。“”与“车”联合起来表示“辎重车辆像军阵那样整齐划一地停放在场地上”。本义: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停车场。转义:
在停车场进行载重作业。把待运输的物品或人员装入车舆。
1,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2,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3,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zài
一,形声。本义:乘坐
1,载,乘也。――《说文》
2,载鬼一车。――《易·暌》
3,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县蛮》
4,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
5,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6,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二,用交通工具装运
1,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
2,多载资粮。――《资治通鉴》
,3,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三戒》
例:载客;载货;过载;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
三,承载;负担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例如:载地;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四,担任,担负
1,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例:载负(担负,承受)
五,施行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相关组词:
载波 zài bō:当没有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由发射机产生的无线电波。
载荷 zài hè:设备或构件承担的工作量或重量。
载货zài huò:装载的货物。
载客量zài kè liàng:公共汽车满载乘客的数量。
载频 zài pín:未调制的无线电、雷达、载波通信或其他发射机产生的频率,或者对称信号调制的发射波的平均频率。
载途zàitú
(1)∶载运行驶的路途距离。例:载途过长。
(2)∶布满路面。例:收获季节,郊区马路上粮食载途。
载运 zài yùn:用船只、飞机或用机动车辆运载。例:载运量。
载重 zài zhòng:交通工具负担重量。例:载重汽车。
载重量 zài zhòng liàng:包括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船舶装载总重量。
载籍zǎijí:书籍,常用以形容人学识广博.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
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
千载难逢 qiān zǎi nán féng:一年的时间。
2. 下载的“载”字怎么读
载读第三声:zǎi 〈动〉 (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
——《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2) 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3) 描绘 [describe]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
——《鶡冠子》 在现代汉语中,读此音,如做动词,表示“记载”之意。 另:有读第四声的,而且这个字的本义就是与车载有关:“解释:— 汉 典 Zdic.net --椉也。
从车。
3. “载着”用拼音怎么念
载着[zài zhe]
载为动词时读zài,表示承载可作为谓语
着为助词时读zhe,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载:有两个读音
1、读作zài时,作动词,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如下载。
2、读作zǎi时,有记录或年的意思。如:刊载(记录)、一年半载(年)。
着:有四个读音
1、zháo 作名词时的读法,比如穿着。
2、zhāo 读这个读音时有动词、名词,形容词的用法,比如这么着。
3、zhe 一般是助词和动词的读法,如说着话。
4、zhuó 一般是作名词是的读法,比如穿着。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
4. “载”的读音
有关“下载”中“载”字的读音的的确确是第四声zai,而非第三声zai。根据商务《现代汉语词典》“下载”(xia zai)的定义为“从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上获取信息并装入到某台计算机或其他装置上”。显然,“载”在此是“装入到”或设置而非记录之意。
据个人所知,“载”字读成第三声zai时所缀成的词汇一般有如下两类:
一、含意为“年”:如一年半载、千载难逢等。
二、定义为“记录”或“把事情写下来”;如刊载、记载;转载等。
当“载”字读成zai(第四声)时,其所缀成的词语可归纳为如下三类:
一、意思为“乘坐”或“用运输工具搭乘:如载客、满载而归、载誉而归等。
二、意思为“充满”:如怨声载道,风雪载途等。
三、意思为“又、且”: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等。
从“下载”的读音看语音的规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牟晓明
近年来总觉得电台、电视台对普通话语音规范执行的不是很好,这对普通话的普及十分不利。如“下载”这个词,规范读音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权威字典的标注应为“xiàzài”。随着电脑的普及,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一开口就是从网上“xiàzǎi”,就连播音员、主持人也读“xiàzǎi”,如央视的晚间新闻在播送“网络侵权BT下载”时就读成“xiàzǎi”。可以说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对“xià–zǎi”这个错误的读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目前的趋势来看,要推广“下载”的正确读音已非常困难,已经习非成是了。
经常而不是偶尔读错的音还有“载人航天飞行”中的“载”(记者、主持人多说成“zǎi”)“处理”(读成“chùlǐ”)“处女”(读成“chùnǚ”)“多么”(读成“duóme”)“多少”(读成“duóshǎo”)“照片”(读成“zhàopiān”)“影片”(读成“yǐngpiān”)“悄然”(读成“qiāo–rán”)等等。
这些现象给人一种感觉,好像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发音很随意,因为这些错误的读音许多是在同一个播音员或主持人嘴里反复发出的,而这些错误的读音又严重影响了普通话规范语音的推广普及。这是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普及普通话工作起重要作用的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加强监督,他们发生的语音错误足以影响各级各类普通话的教学、培训效果,作为一位普通话语音教学工作者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各级各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本级本地的电台、电视台的语音规范化工作进行监督,切实履行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得到贯彻落实。各级各地电台、电视台内部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力争同样的语音错误不在播音员、主持人嘴里发出第二次。
其次,加强调查研究,对一批经常读错的字音重新制订规范,对于一些老百姓甚至电台、电视台经常读错的音,且读错不影响交际的,可以采取承认错误的做法,使其成为规范读音,以减少人们读错音的机会,便于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如“一会儿”“呆会儿”中的“会”,现在几乎没有人去读“huì”,基本上读成“huǐ”,不如就以“huǐ”为规范读音;再如上文提到的“下载”的读音,也只好以“xiàzǎi”为规范读音了。
第三,加强已有语音规范的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为正确运用做好前提工作。规范早已有之,错误照样流行,问题还在于没有人去宣传它,引导人们正确运用。“下载”的规范读音得不到推广,有声传媒没有很好的宣传,其错误的读音又误导了人民群众运用错误,造成了难以纠正的后果。当我们去纠正错误的时候,许多人认为纠正错了,或者是“约定俗成”不要纠正了。这是我们应该接受的深刻教训,因为已经有正确的“约定”了,却没有正确的“俗成”,这对于普及普通话工作不能不说是件很可悲的事。
5. 载的读音是什么
载
拼音: zài ,zǎi , 笔划: 10
部首: 车 五笔: falk
基本解释:载
(载)
zài
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充满:怨声载道。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姓。
笔画数:10;
部首:车;
载
载
zǎi
【名】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age〗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
载
载
zǎi
【动】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描绘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