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立论依据怎么写
立论依据要充分。研究方案要详尽
立论依据简言之就是为什么要研究,需要研究什么。项目评审专家依此作为衡量申报者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相关知识水平和选题的科学依据。因此,申报者在撰写立论依据时,需要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以及对此的思考进行综合和分析.证明该项目确有研究的必要。立论依据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应列出与立论相关的参考文献,文献应当涵盖研究领域发展的各重要阶段的成果及发展方向。这些参考文献是立论的主要科学依据。
申报书要详细阐述项目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目标。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技术难点、实验手段以及待论证的观点作出逻辑的梳理和清晰的交待。使评审专家一目了然地了解项目在哪些方面有突破,从而不仅仅是从该项研究的重要性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该项研究所能达到的学术水平上去理解、认同课题的价值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2.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依据要怎么写
选题依据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人体各种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化学物质,,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 研究的意义 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节水自觉性.以及提倡人们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讲出人们对水浪费,污染的不正确性 2、提出如何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几项建议 3、总结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节约紧迫性 4、青少年应如何保护水资源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1、如何了解水的重要性; 2、怎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3、现在人对水的关心程度度 研究的进程安排 1、2006年4月28日课题确定 2.2006年4月29日—5月2日确定调查确定对象,开始收集资料 3. 2006年5月3日—2006年5月3日到实地进行调查 4. 2006年5月3日—2006年5月4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5.2006年5月5日定题、定稿 调查问卷 1. 您和您的家人洗脸\洗手\刷牙时是不是随时关闭水龙头? A. 是 B. 否 2. 您和您的家人洗碗\筷时是不是不间断地冲洗? A. 是 B. 否 C. 情况特殊下时使用 D. 不使用 3. 您和您的家人是不是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A. 是 B. 否 4. 你家是否采用”一水多用”? A. 是 B. 否 5.请问您家里安装了以下哪几种设备?(可多选) A. 安装了节水龙头 B. 安装了节水马桶 C. 安装了”IC卡水表” D. 以上都没有安装 E. 不清楚 F. 其他(请注明: 6. 如果您知道节水方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不会考虑使用这些方式哪? A. 会 B. 不会 C. 不知道 7.当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你会不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 A. 会 B. 不会 C. 不知道 答案 1 2 3 4 5 6 7 A 13.5% 17.3% 23.4% 19.8% 59.8% 77.2% 88.4% B 86.5% 82.7% 76.6% 70.2% 67.0% 06.7% 03.2% C 43.7% 16.1% 08.4% D 13.2% E 09.5% 调查发现 有些中学生及家人的节水习惯还是表现良好的。
有56.4%的被访者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要知道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改观。
所以我们大力提倡中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一、人们对水浪费、污染的不正确性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离不开水。 水推动了人类的经济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各大河流、海洋的沿岸发展起来的…… 一提到水这往往是对人类再也熟悉不过的一种物质,但是人类正因为对于它太过于熟悉,以致于造成水资源浪费,污染。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但往往我们都不曾了解它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直观的原因。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非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 在日常生活及工业,农业中的需水量 在日常生活中烧饭,洗碗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都需要很庞大的用水量。这些数据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
地球是水之行星。地球表面约70% 为水覆盖。
地球上全部生物体主要由水组成,如: — 一棵树含有约60% 水(重量); — 多数蘑菇含有约80至90% 水; — 而多数动物含有约50至65% 水。 · 如没有水,没有生命能存在。
二、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建议 1. 考虑利用海水作为城市居民区生活杂用水和冲厕用水,兼作城市消防系统用水。 2. 各地农业区发展并推广应用了新的灌溉技术,大大降低了用水量并提高了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3. 工厂都必须有污水处理器,污水不可以直接排到河流小溪等等地区。 4. 编制专项治理规划。
狠抓规划的控制实施,提出“以发展为中心,以规划为龙头,以法制为手段,以治水为重点,以工程为纽带,以达标为己任”的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运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5. 市区截污处理工程。
将市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流。 6. 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
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7. 用鱼缸。
3. 立项依据怎么写
1.需要论证的是所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不是该领域(例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的以国外或者国内没有做过的研究就作为立项依据,需要深刻的分析论证开展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3年以前的文献不能反映当前的科学前沿!但是有不少申请引用的文献都是2005年以前的,并不了解最近1、2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本不能说明拟开展的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已经解决,使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立项成了大问题。
3.有一些申请书仅仅引用项目组最近的文章,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引用权威刊物最近2年的文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申请书有意无意的回避(不提)直接相关的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新颖,实际上将适得其反。
4.需要点出科学问题和立项的基础,说明用什么新的思路探索,做什么,怎么做,项目组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所谓“学术思想新颖,技术路线可行”之类的话,不是申请人自己吹的,而是要靠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视角体现出来的。
拓展资料:
1. 立项依据即是指申请研究项目的根据,包括项目研究意义,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项目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理论依据,预期结果。
2. 申请科研项目的表格里有一项,是申请得到通过的要点之一。即是指申请研究项目的根据,包括项目研究意义,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项目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理论依据,预期结果。
4. 研究报告怎么写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
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三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
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
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
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通调查还是非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细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
数据如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
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对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一、主题的确立与材料的选择 关于主题。调查报告主题和调查之前的选题与立意应该一致,当然,在获得调查资料后,对问题有了再认识,也可以重新确立主题,确立主题要求是: 第一,主题要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或验证一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能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即使是探索,也要具有前瞻性,而不能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所针对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十分紧迫的或长期没有解决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主题要体现调查资料,资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
主题的确立要依据调查资料的内容,要能体现调查资料的内容。预先的假设与现有的材料不一致,要以现在的材料为准进行修正。
要使材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第三,主题宜小不宜大。
小的主题能密切联系教育实际,也能较好地获取材料,撰写起来也较容易。大的主题费时费力,只适合专门的教育科研部门进行研究。
对广大在职教师来说,主题宜小不宜大。 关于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确立主题的基础,主题是材料的统率,调查报告的主题决定了调查资料的取舍,选择材料的要求是: 第一,材料要典型。调查获取的材料很多,经过整理后的材料应该都是有用的材料,如果不加选择;全部写入文章中,势必变成材料的堆砌。
因此,必须选取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材料。第二,材料要充分。
调查报告注重的就是事实,事实充分就能很好地说明观点,因此,写作调查报告要让充分的事实说话,切忌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二、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引言、主体、结尾几个部分。
l、标日 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好的标题一看就能让人感觉到该调查报告的意义。标题的写法有两种。
即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 (1)单行标题俗称在标题,它或者揭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如《要把农村小学的图音体教育落到实处》;或者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如《xx市农村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或者把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作标题,如《负担为何越减越重》。
(2)双行标题又称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从正面或侧面揭示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或基本观点,又被称为虚题,它常采用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来写。
副标题直接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又称作实题。例如: 上山下乡,动乡交流 ---XX市与XX县对口帮教支教情况调查 表明对象的标题一定要注意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要确保读者能够从调查范围上确定你的调查的意义大小。
2.引言 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要简要地介绍调查的概况,包括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一范围、方法、内容等,这些方面不一定要齐全,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介绍,或者简要地介绍调查的经过;或者阐述调查结果或基本观点;或者提出教育领域颇受关注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言用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3.主体 这部分要对调查材料进行条理性的叙述和分析。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调查经过或事件发展顺序,先叙述调查的事实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