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孝孺为什么死前写“篡”字
「灭十族,来源於方孝孺冤案。明成祖夺得皇位,即召方起草诏书,企图使其篡位合法化。方忠於惠帝,拒不草诏,且哭且骂。明成祖见他不肯屈服,就恫
吓方孝儒「独不畏九族乎?」方义无反顾,厉声回答「便十族,奈我何?」明成祖仍不死心,还要他草诏。方则取笔大书「燕贼篡位」
(朱棣曾被明太祖封为燕王)四个大字。明成祖恼羞成怒,将其九族亲属(即父族4、母族3、妻族2)全部抓来,拉到方面前一一斩杀。
方始终不屈。明成祖又命武士挟其嘴唇两颊到两耳,剔其舌头,方则含血喷明成祖。明成祖怒不可遏,下令将方磔杀,碎尸於市。九族诛
完,又把方的朋友、门生并为一族来斩杀。仅此一狱,被害者达873人。」
所以他被处死的时候要写十二个半篡字,表明明成祖是篡位的
2. 生活中的错别字作文
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现在我们富阳要“改正错别字,人人都写规范字”。老师请我们把这些错别字拍下来。下午,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吃好饭后,我们准备出发,一起去寻找错别字。但吴晓怡迟了一会儿,原来她已经找了不少错别字,比如说:“修锁芯”的是这样写的“心”;“桂圆”的圆是“元”这样写的等。于是,我们就不追究了。
我们往学校的东面走,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家饭店的一个菜名写错了,这样吴晓怡就要把它拍下来, 为了弄得更清楚一点,她拖延了一会儿时间,然而就在这时,店里的服务员出来了,看见我们想拍,连忙不给我们拍了,不管我们怎么辩解,她都不肯给我们拍了。唉,第一次就失败了,那下次会不会?呸呸,别胡思乱想了,继续找吧。第二次,我们来到对面的水果店,水果店的阿姨真好,不仅让我们拍,还主动的改了过来,和那家饭店比啊,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并且,我们还高兴得手舞足蹈呢决定买杯珍珠奶茶来庆祝庆祝,在买奶茶的路上,我们又发现了许多错别字并拍了下来。 奶茶买好了,我们举起杯子“干杯”,我们以茶代酒,来庆祝成功的找到了错别字。快4:00了,我们拍了许多错别字(大约20来个),说了声“拜拜”就各走各的路,各回各的家了。
最后,呼吁大家:“改掉坏毛病,来写规范字。”
希望能帮你
3. 有没有编篡这个词语啊,要标准的,谢谢
没有“编篡”这个词语的,应该是编纂的误写。
篡 #cuàn
【释义】夺取。原指臣子夺取皇位,现指用阴谋夺取地位或权力:篡位|篡权|王莽篡汉。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簒 cuàn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同本义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以私意歪曲
篡 cuàn非法地夺取。多指篡位。
【篡夺】强行夺取(地位或权力):~领导权。
【篡改】用作假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篡位】旧指臣子夺取君主的地位。
纂 #zuǎn
【释义】汇集;编辑:纂修|编纂。
纂 (形声。从糸,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同本义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织物,织品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纂
收集;汇集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韩愈《毛
纂zuǎn
⒈〈古〉赤色的丝带:锦绣~组,害女红者也(女红:纺织刺绣的女工)。
⒉收集,编辑:编~。
⒊集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