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里描写怎么写
心理描写 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
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
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比如在《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
’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这段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极大胆地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以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作主的可怜境遇。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列夫•托尔斯泰是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巨匠,他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
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
这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
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心理描写的技法,最常见的有五种: 一、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忍受下去了。
天哪!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我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不看我,也不听我说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呀?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那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
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二、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
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描写魏军将领钟会统率军队进攻汉中,正当胜利在望时,却梦见诸葛武侯进言告诫:“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
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
这一梦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既反映钟会不忍残杀百姓的心理,也为后面表现钟会所以能胜而不骄及魏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等情节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在钟会心中的地位,是钟会白天瞻谒武侯心理活动的继续和延伸。 三、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在茅盾的《春蚕》中,作者描写老通宝抬起他那焦黄的皱脸,苦恼地望着他面前的那条“官河”、河里“来往的船也不多”、“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塘路边的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这些环境景物的描写,一方面暗示着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的残酷压榨给江南蚕业造成破产,另方面也衬托老通宝忧愁痛苦、迷惑不解的心。
2. 心理描写怎样描写才更好
思想感情的,要反映出真实的内心世界,最好叙述内心活动,让他自然流露出来,这就要用到心里描写。
下面看几段精彩的心里描写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逆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心里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里活动。抓住老大臣衰朽的特点,写心里,多用悲叹的语气。“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生怕对自己不利,老大臣说假话。这些心里描写,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一段心里描写,很好地表达了当时不能理解父亲的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岁月的流逝,才真正懂得了父亲的爱。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本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费郎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心里活动,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怎样写好心理描写呢?
任何一种心理都不会是凭空产生的。描写心理时必须抓住产生这种心理的现实的依据。一定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自然,合情合理地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一段心里描写。
昨天,张老师找我谈话,说:“你要好好学习。”
那时,我心潮澎湃,想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虚度年华怎么行呢?**、**、刘胡兰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这样马马虎虎对得起牺牲的英雄们吗?又想到,邓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技术日新月异,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父母辛辛苦苦劳动,为了什么?就是为我读书。我不好好学习,在父母面前,怎么交代?老师的一句话,使我太感动了。心里想,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当上一名三好学生。
心里活动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段心里活动,没能交代好发生的条件。另外,表面上读来气势磅礴,但给人感觉是说假话,说大话,不合情理。心里描写一定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才能真实可靠,使人信服。
下面是修改后的心里描写。
昨天,张老师找我谈话。一进办公室,张老师让我坐在他的对面。我想,找我什么事?是不是要挨批评?
张老师从抽屉里,拿出我的作文本。打开一看,很吃了一惊,上面密密麻麻用红笔都修改了,旁边还加了批注,连每一个标点也没有放过。老师详细地给我指出几处语法错误,还讲了怎样避免写错别字。老师说,你妈待岗在家,你爸踏三轮车,挣点钱,不容易。好好想想,不认真学习,能行吗?
临时走时,他送我一本《作文辅导》,嘱咐我下次作文时,再要找我。
那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在回家的路上,暗地里下决心:我要学习张老师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就象老师所说的象雷锋叔叔那样的“钉子”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希望,争取当上一名三好学生。
3. 心里描写作文怎么写求助
关于心理的作文:不平衡的心理_1200字
作者: 佚名
为一个学对于迷漫的天空有着迷梦的早晨,美丽的生活是那么的快乐,在生活中也有悲哀,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有悲哀,我相信大家也不要老记着它,作为一个人的失误当然是相当多的,作为一个人就应该不怕它,我们应该去克服它,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使大家会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会使大家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有些人就是因为一些事情而害怕困难,比如说:被家长批评,被老师批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觉得心理不平衡,老觉得自己是对的,我们遇到不要紧,只要用一些好办法就行了,那么好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一。尽快的把那件事情忘掉。二。仔细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错。三。等家长或老师的心平静了在去评理。我们应该用这些办法去面对。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个有关于教育的故事吧!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做牛顿,它小时候的成绩很差,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老师,家长们都不喜欢它,常常得到别人的偏见。但是,牛顿没有灰心,它忍然努力的去学习,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名人。
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儿童就应该有着平衡的心理,不应该有着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遇到困难也可以用听音乐这种办法来轻松一下,我们轻松时应该听一些轻音乐也许能忘掉一些烦恼,那就会感觉到好受一些。在我生活中的这么多年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也遇到过不少的失误,但是,我勇于在这里说,我有一些事情是没有勇敢的去面对,没有耐心的去做,当然我也有一些事情是做得还可以的。我想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多思考,多想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应该有怎么样的心理,我们应该努力的想想,那么就可以消除不少困难了,心中有你心中有我,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就应该有不少的失败,我的失败也很多,在这十几年的生活里面,我也有很多困难受不了,老是用哭的办法解决,但是老解决不了,没有用。后来通过了教育,就使我明白哭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应该用平衡的心理去想办法,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做,多思考也许能够成功的,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我们应该用美好的心理,来成就美好的未来吧!亲爱的同学们,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能行的!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得更好的,能够更加快乐的成长,我相信大家能够更加开心的生活,消除了不少烦恼,得到了不少开心和快乐与有趣的事情,我们不能够因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而去跳楼,不应该因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而去自杀,这样会使你更加的悲痛,会让你的父母,会让你的亲人,朋友,伤心的不得了。我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一些青少年儿童是这样子,它的父母,亲人,朋友,在电视上哭,但是仍然没有用,因为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身边的有些老师应该和气一些,不应该那么容易生气,动不动就骂人,不要对学生老有偏见,千万不要因为你不喜欢那个学生而去对付他,因为如果这样会使有一些学生老觉得不平衡的心理的,希望做得不好的一些老师能够理解一下,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学生是不应该调皮的,老师要理解学生,学生也要理解老师,好了,今天的教育就到这里结束,希望大家有收获,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下次,我会和大家说更多关于教育的事情,我以一些小故事来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好了,大家,再见
4. 怎样写好心理描写
一个人的神态变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态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引发脸部表情的变化,所以它始终和人物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和动作描写一样,成功的神态描写也应该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抓住最值得写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的神态来写。
内心独白:
内心独自是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人物的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那段着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是他对于“生”和“死”的思考,表现了他内心的困惑,极具哲理性。
从旁叙述:
从旁叙述中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在这种写法中,作,作者可以是“全知全能”的。因此,这种方式较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想法的需要叙述。用第三人称写人物心理时,作者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所以对人物的情感倾向会表现得相对鲜明些,甚至可以进行即时的议论。
以《项链》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问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这里采用了从旁叙述的方式表现玛蒂尔德对以往的回忆与内心的起伏。在这段话后面便有这样精彩的议论:“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梦境幻觉:
作品中的人物由于现实中无法达到某种目标,于是会陷入空想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常通过幻觉或梦境的形式来得到表现。
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在土地庙中做白日梦,他梦到“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对他喊着“阿Q!同去同去”,觉得自己也在闹革命,可以“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就是典型的通过梦境表现人物心理的文段,梦境的描写将阿Q的想法形象地表现出来,其形象更为可悲,更具讽刺意味。
动作暗示:
动作是人物的体态语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动作暗示心理的手法。
神态暗示:
一个人的神态变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态的刺激下产生心理波动。引发脸部表情的变化,所以它始终和人物的心理状况联系在一起。和动作描写一样,成功的神态描写也应该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抓住最值得写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的神态来写。
比如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捐门坎后四婶仍然不让她参与冬至祭祖,以至于祥林嫂“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眼睛窈陷下去”。这种神态变化的简洁描写,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祥林嫂心灵上所受的打击,精神的全面崩溃。
语言暗示:
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进行描写,就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感官刺激:
“心理学”中将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几类。在文学作品中只要抓住了人物瞬间的感受,任何一种感觉的描写都可以起到体现人物心理状况的作用。
比如高尔基的《母亲》中,“母亲”看到的火车站肮脏的三等候车室里的景象是那么细致,听到的玻璃震动的声音是那么刺耳,闻到的烟叶和成鱼的臭味是那么刺鼻。这里调动了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来表现“母亲”的紧张的心情。
环境烘托: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