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封家书怎么写
家书,是指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往来书信。
写家书,首先要弄清辈份和 称谓。和一般社会关系不同,这里以辈份高者为尊长,而社会地位、年龄等 因素并不重要。
现将家书中的称谓,列表如下:1.称谓(1) 致长辈 写 给称 呼自 称 父亲的父亲祖父 爷爷孙 孙女 父亲的母亲祖母 奶奶孙 孙女 父亲父亲 爸爸儿 女儿 母亲母亲 妈妈儿 女儿 父亲的哥哥伯父 伯伯侄 侄女 父亲的嫂嫂伯母 大娘侄 侄女 父亲的弟弟叔父 叔叔侄 侄女 父亲的弟媳叔母 婶婶侄 侄女 父亲的姐妹姑母 姑妈 姑姑侄 侄女 父亲的姐夫、妹夫姑父内侄 内侄女 母亲的父亲外祖父 外公外孙 外孙女 母亲的母亲外祖母 外婆 姥姥外孙 外孙女 母亲的伯伯外伯祖外侄孙 外侄孙女 母亲的叔叔外叔祖外侄孙 外侄孙女 母亲的兄弟舅父 舅舅甥 甥女 母亲的兄弟媳妇舅母 舅妈甥 甥女 母亲的姐妹姨母 姨妈 姨姨甥 甥女 母亲的姐夫、妹夫姨父襟侄 襟侄女 妻的祖父岳祖孙婿 妻的祖母岳祖母孙婿 妻的父亲岳父 爸爸子婿 妻的母亲岳母 妈妈子婿 妻的伯伯伯岳 伯父 大爷侄婿 妻的伯母伯母 大娘侄婿 妻的叔叔叔岳 叔父 叔叔侄婿 妻的叔母叔母 婶婶侄婿 妻的舅父岳舅甥婿 丈夫的祖父祖翁孙媳 丈夫的祖母祖姑孙媳 丈夫的父亲公公 爸爸媳 丈夫的母亲婆婆 妈妈媳 丈夫的伯伯伯翁侄媳 丈夫叔叔叔翁侄媳 丈夫姑姑姑母侄媳 (2)致平辈 写 给称 呼自 称 丈夫称名字(或称哥) 称名字,或按习惯 妻子称名字、贤妻(或称妹) 称名字,或按习惯 哥哥兄 哥哥弟 妹 哥哥的妻嫂弟 妹 弟弟弟 弟弟兄 姐 弟弟的妻弟妹 弟媳 弟妇兄 姐 姐姐姐姐弟 妹 姐姐的丈夫姐夫 兄内弟 妹 妹妹妹妹兄 姐 妹妹的丈夫妹夫内兄 姐 丈夫的哥哥哥哥弟媳 弟妹 妹 丈夫的嫂嫂嫂 姐弟媳 弟妹 妹 丈夫的弟弟弟弟嫂 丈夫的弟媳弟妹 妹嫂 丈夫的姐姐姐姐弟媳 妹 丈夫的姐夫姐夫内弟媳 丈夫的妹妹妹妹嫂嫂 丈夫的妹夫妹夫 弟嫂 妻子的哥哥内兄 兄妹妹 弟 妻子的弟弟内弟 弟姐夫 兄 妻子的姐姐姨姐 姐姐夫 弟 妻子的妹妹姨妹 妹姐夫 兄 妻子的姐夫襟兄 兄襟弟 弟 妻子的妹夫襟弟 弟襟弟 兄 (3)致晚辈 写 给称 呼自 称 孙 孙女孙儿 孙女祖父 祖母 儿 女吾儿 吾女父 母 兄弟的子、女侄 侄女伯父(母) 叔父(母) 兄弟的孙、孙女侄孙 侄孙女伯祖(母) 叔祖(母) 儿妻媳公公 婆婆 姐妹的子、女甥 甥女母舅 姐妹的孙儿、孙女甥孙 甥孙女舅祖 女儿的子、女外孙 外孙女外祖父 外祖母 女儿的孙子、孙女外曾孙 外曾孙女外曾祖父 外曾祖母 妻的侄、侄女内侄 内侄女姑父 妻姐妹的子、女襟侄 襟侄女姨爹 女儿的丈夫贤婿岳父 岳母 丈夫的侄儿、侄女侄 侄女伯母 叔母 家书中一般可按上表所列称呼,也可以:称呼前加恰当的前缀修饰词,如:敬爱的爷爷、慈爱的母亲、亲爱的儿 子、可爱的孙女。称谓前加排行,如:大伯、二叔、三哥、小妹。
对晚辈称名或爱称,如:晓明、小红、文文、眯眯。名字后面加称谓(对晚辈),如:兰兰儿、冬冬侄。
对平辈而年幼者,也可称名或爱称。家书中的称谓,还有两点须注意。
一是家书中不要称姓;二是有些比较 随便的口语词汇,不可在家书中使用,如“老丈人”、“大舅子”、“小姨 子”之类,应该采用上表所列的规范称谓,免使对方感到不快,或让人觉得 写信人不稳重。在前面“信瓤”一节中,己讲述了信文书写格式,家书相同,次第为开 头(称呼)、正文、祝辞、署名、日期。
家书的署名,对长辈、平辈,先写 称谓,再写上自己的名字;对晚辈,只要写上称谓就可以了,一般不用具名。2.正文 各家有各家的事,家庭成员之间又绾系着千丝万缕天然亲情。
因此,家 书正文的撰写虽无定则,但大凡从日常身边事写起,任真情实意流泻,这里 不妨作些提示。(1)先告诉对方最近寄来的书信收悉,或询问对方收到自己的去信没 有。
接着就对方来信的内容,或新近从其他渠道获悉的某些情况,说说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得知有关对方的喜讯,表示祝贺和同喜;得知意外不 幸之事,则如实诉说内心关切,表示慰问,还可进一步说说为对方解忧排难 的打算和正在进行的努力,并真诚地请对方把所需帮助的要求随时告知。
如 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切正常,那么可向对方致以亲切问候,抒写对于对 方各方面现实状况的关心、惦念之情。(2)在新时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愈益密切。
家庭成员因学业、事业的 需要而暂时分居两地,是常有的事。分居两地的亲人,都急切希望了解对方 近况,家书中常会有各色各样的询问。
所以,写家书时,宜一一回答对方来 信中提出的问题。不嫌琐细而忌粗略,是家书的一个特点。
答询时就应周到 详尽,勿过于节省笔墨。(3)要理解远方亲人的心情,修家书时,应主动谈谈自己,以及和自己 居住一起的亲人近况,尤其不要遗漏对方急切想知道的事情。
比如,对方很 重视自己的学业进展,那就应当详细说说有关学业的具体情况;如关心自己 婚恋之事,那么不妨把必须告诉对方的细节写出。(4)问候收信人周围的亲友。
比如,信是写给父母的,而与双亲同住的 还有兄、妹两家,那么可于信中一并笼统致意,或者一一致问,莫疏忽遗漏,免生厚此薄彼的误解。如果父母单独居住,则可通过父母了解其他亲人情况。
对于经常照顾父母的友人邻居,也。
2. 一封家书怎么写
妈妈:您好!春色飞花,暖意中一切都在萌芽。
城市里的窗户遮不住绿叶映眼,当柳枝泛鹅黄,杨树发出新芽,老松都吐露着油亮的颜色的时候,我,我们离家的时间也和这些个春色背后的时光一样长了。离家的时候,过年的喜庆还没散尽;入校的时候,校园里的花草都还是枯黄着的一片;坐在教室里想着踏春路线的时候,春色近了,而家乡却远了在陌生的城市里,在所谓的名山胜地,我们走着熟悉的山路,看着山间路上熟悉的土地、熟悉的庄稼,甚至熟悉的身影。
熟悉的身影,那是妈妈。当父亲、兄弟姐妹都离开家,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生活、工作的时候,偌大的家里便只剩下了您一人。
春节前的期盼,春节后的留恋,到现在都已经变成了一种无奈的习惯。假期太短,太短了,短的让我们在家里呆不了几个整天。
当您为我们准备着带到学校里的吃的、用的、穿的,我们才发现,最需要我们陪的人是母亲,而家人一个个走到远方,我们都没有尽好最应尽的责任。外面的世界属于外面的人,你,我,他,还有更多的人,可能都会有机会去闯荡,去经历,只有母亲您,永远留守着的您。
一亩三分地,一间两间屋,锅台,炉灶,喂鸡,养鸭,这是您的世界,我们不愿意走近,一直努力地想要离开的生活。您是我们离开的力量之源,您依靠着它们,为亲人的离开积攒力量,而力量用尽的时候,亲人却没有一个留在自己的身旁。
“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古情,只会在我们炫耀才华的时候出现在纸上。现代化、全球化,世界确实在变化,然而变了又变的世界只把我们绕进去,却没教我们怎么绕出来。
所以,当生活水平离现代化非常遥远的您听着我们说这些的时候,只是在旁边劝我们:多吃一点,多吃一点渐白的两鬓,渐密的皱纹,渐浑的眼神,您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天天老去,含着笑,也流着泪。又是一年的母亲节,享受着INT抑或是E时代的我们,已经不怎么理解写信的意义了。
在这些更有“意义”的事物面前,故乡和母亲永远只是一个背景,我们看到的也永远只是一个背影,模糊不清,而萦绕心头。星稀月明,睁睁累倦的双眼,抬起昏沉沉的头,想看明月的故乡和故乡中的母亲,用纸笔为母亲写上一纸信笺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祝:平安幸福安康!!。
3. 一封家书怎么写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女儿在学校生活得很愉快。你们最近一直很辛苦,要多注意休息。
你们眼见着女儿从一个不懂事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心里是不是有一种欣慰感呢?上了中学,我渐渐离开你们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在学校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既忙碌又劳累,第一次感到,父母在自己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自从第一天住校开始,我深刻体会出什么叫做思念。每天晚上我很晚才会睡着,你们的面孔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朝着我微笑。这使我更加盼望周六可以回家。
不过,住校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从小,你们就叫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很早我就学会了干家务,自己的事情也能很快很好的完成。现在,我住校了,就比别人轻松的多。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妈妈,虽然我和你今天闹了点不愉快,但我是爱你的。你基本上每个星期会到学校看我一次,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心里是多么兴奋、多么愉悦!只要一看到你,我就会很开心,所有令我悲伤的事情都会一扫而光。当我看到你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时,我充满了愧疚感。我知道,我在慢慢长大,而你在慢慢变老。你的皱纹,你的白发,是我带来的。你给了我无尽爱,我却总是不懂得珍惜,总觉得是应该的。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妈妈有一天会离开我的,而我,不能老是当向妈妈撒娇的孩子。妈妈,每当我快乐的时候,你会陪着我一起笑;当我伤心的时候,你会带给我安慰;当我犯错误的时候,你会毫不留情的批评我,指出我存在的不足……你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好妈妈。考试吧祝你成功
爸爸,你留给我的印象既严厉又慈爱。我知道,你和妈妈整天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忙碌着。你经常出差,也为此累得身体不好,血压偏高。每次出差回来,你总是一脸的疲惫,妈妈说,你总是为了赶时间,连夜开车,而且也不能好好休息。亲爱的爸爸,你教我细节决定成败,可对于自己,却总是那么马虎。记得低年级的时候,我对奥数没有一点的概念,看到了题目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是你,教给我数学知识,让我攻克了一道道数学难题。每当我做对了一题,你比我还高兴。爸爸,我爱你!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学的新环境,但我会努力的,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决不放松,决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爸爸妈妈,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事业一帆风顺,天天开心!
希望能帮到你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