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建言献策怎么写
为学校建言献策
1、学校应该做好规划。很多地方总是刚刚施工完成又有另外的工程,因此很多地方总是挖开埋好又挖开,给附近同学和居民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环境。
2、学校学术气氛不够浓,行政化的感觉很强烈。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而不是政府或者机关部门,学校的行政单位仅仅是为教育和教学服务的,现在很多同学都觉得学校太行政化,这种风气有些影响学校学术氛围。
3、学校应该在采取措施增加人文气息,如长廊和宣传栏等。在一些合适的位置加设一些长椅,方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从校外来的同学很多时候也都没有地方可以休息,很不方便。
4、学校的篮球场上应该放一个或几个灯,在晚上的时候为打篮球地同学提供照明。
5、学校领导对广大同学的关心程度不够。有些同学反映,其他的大学很多学校领导往往是和广大同学在一个餐厅吃饭,经常在一起交流,这样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来自校领导的关心,感受到学校领导就在自己身边。当然这不代表咱们学校的领导不够关心同学,领导们可能在学生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但一些形式化地东西还是很必要的,能够增加学生对学校和领导的尊敬和爱戴。
6、学校的超市应该交给有能力的学生来经营,或者开设一些学生自主经营的店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也能够为广大同学带来真正的实惠。
7、学校的选课系统应该改进和提高,很多时候只要一选课就崩溃了,造成大量同学无法选到自己希望的课程,有些不满。还有,针对选课同学对相关课程可能不是很了解,可以加一些针对本课程的介绍,让同学们基本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8、学校应该把上课的教室和自习室分开,也就是说一些教室专门用来上课,而且每一节都有课。而另外的一些教室只能用来自习,并且不安排一节课。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室的利用率,也避免了学生四处看课表找自习室的尴尬。另外,在考试或考研阶段,可以开设部分通宵自习室,供部分同学复习使用。
9、学校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还有待提高和改善。大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和舞台,但是在大学里,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如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综合素质等都排在学习成绩之后的。如果成绩不好,几乎已经把一个同学从优秀的队伍中剔除,这很不公平。学习是最重要的,但学习成绩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不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指标。
10、学校的工时制度还有待完善。建议把一些常见的活动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划分成几等,每一等给予特定的工时。另外,必须加强监督,保证工时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11、创新学分的设立很有意义,但很多同学一直在靠听讲座来刷学分,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学分去参加,根本没有听讲座,对自己的能力提高无益。建议分成两段,第一分可以通过讲座,第二分通过竞赛或实习。
12、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制度的协调和配合。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情况,很多学院对班主任的设置和任务不够明确,很多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有班主任。建议把班主任该位学术上或者工作上的指导学长或者老师,提供最实用的建议。而辅导员就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13、学校应该加强引进校外学术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来自校外的老师往往带来的是另一种的思维方式,如果大部分都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和思路,对教育和教学的发散性思维是不利的。
14、关于对熄灯的建议:建议把宿舍内部的电器分为公共设施和个人设施。公共设施按点控制,到了时间必须断电。而个人的设备可以考虑不断电。这样既给同学提供了自己支配的自由,也保证了不影响宿舍其他人的休息。
15、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很多课程的学习的意义不是很大,没有必要所有人都要学习。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进行广泛的调研,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学生们的意见。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用的课程,学校却设置为选修课,或者根本没开设,让很多对该课程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没有机会学习和掌握。
2. 如何培养学生 定期请家长建言
家长对学校的建议。
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老师们辛苦了!我的孩子在这里读书我很放心,孩子如果不听话请一定严加管教,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由于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里,我们对他学校里的表现不是很了解,我希望老师能多和家长联系,多反映孩子的情况,以便我们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懒惰,我希望老师能多安排一些义务劳动让他们做,帮他们养成爱动的好习惯。
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的条件下,我希望学校能多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或校外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还可结合自身实际需要以委婉的语气提出其他建议。
切记:不可提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敏感话题如收费等,以免给老师留下不好的映像)建议学校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当然,这只适用用于高年级),学校还可以多组织艺术节或读书节之类的,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的口才,还可以举行演讲比赛。
当然,运动会也可以。平时可以进行小测试。
3. 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设想和建议有哪些
一、工作思路: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作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扎扎实实地工作,讲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为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言献策。
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 二、工作目标: 1.不断完善班级的家长工作的管理体系。
通过班级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实实在在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建立班级家委会,使家长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以及对班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家委会工作职责: 1.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2.向全体家长倡议,关心班级所有活动,充分发挥和利用各方面资源和渠道,为班级服务,为班级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3.促进沟通交流,及时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 4.关心学校、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解决学校、班级的实际困难,为班级多办实事。
5.协助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6.班级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和协助,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四、主要工作 1、沟通办学信息,促进教育教学 了解教学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是家长把握孩子成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手段。家长委员会将继续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献计献策,共同探讨子女教育问题。
例如:减负后学生作息时间的科学安排,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2、关心校园安全,共建防范体系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应取得家长委员会的通力协助。
家长委员会将及时向学校反馈安全隐患以及可采取的措施,并尽可能为学生安全提供必要的帮助。 3、监督政务校务,规范办学行为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依法办学是确保学校办学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环节。
家长委员会可对学校下列工作的实施加以监督: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办学章程、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收费、招生入学以及后勤服务等。 4、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沟通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
家长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尽可能组织 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可能条件下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及重大庆典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