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字的硬笔行书怎么写
如图所示,是“处”的硬笔行书写法。
关于“处”这个字: 一、拼音:chǔ或chù 二、释义: 读chǔ时:(1)居住:穴居野处。 (2)存在,置身:设身处地。
处心积虑。处世。
(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决定,决断:处理。
(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止,隐退:处暑。 读chù时: (1)地方:处处。
处所。 (2)点,部分:长(ch俷g )处。
好处。 (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
筹备处。字形: (1)笔画数:5; (2)部首:夂; (3)笔顺编号:35424 (4)笔顺:撇折捺竖捺(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以下是“处”字的词语: 绝处、客处、究处、谨处、负处、逢处、贱处、近处、讲处、居处、郊处、佳处、家处、寄处、寂处、混处、坏处、积处、何处、规处。以下是“处”字的成语: 安常处顺、立身处世、安身之处、安时处顺、安室利处、抱法处势、巢居穴处、朝夕相处、处高临深、处堂燕雀、处心积虑、处之泰然、大处落墨、大处着墨、大处着眼、淡然处之。
以下是“处”字的造句: (1)工友们对张师傅家庭的困难处境深表关切。 (2)不要过多考虑前进路上的障碍,有时“无知”也会产生绝处逢生的壮景。
(3)莫河早行奇绝处,四面八方野香味。——杨万里 (4)好不容易找到了水源,大家为绝处逢生而欢呼。
(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 '处'字,硬笔行书怎么写
如图所示,是“处”的硬笔行书写法。
关于“处”这个字:
一、拼音:chǔ或chù
二、释义:
1. 读chǔ时:
(1)居住:穴居野处。
(2)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决定,决断:处理。
(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止,隐退:处暑。
2. 读chù时:
(1)地方:处处。处所。
(2)点,部分:长(ch俷g )处。好处。
(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3. 字形:
(1)笔画数:5;
(2)部首:夂;
(3)笔顺编号:35424
(4)笔顺:撇折捺竖捺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4. 以下是“处”字的词语:
绝处、客处、究处、谨处、负处、逢处、贱处、近处、讲处、居处、郊处、佳处、家处、寄处、寂处、混处、坏处、积处、何处、规处。
5. 以下是“处”字的成语:
安常处顺、立身处世、安身之处、安时处顺、安室利处、抱法处势、巢居穴处、朝夕相处、处高临深、处堂燕雀、处心积虑、处之泰然、大处落墨、大处着墨、大处着眼、淡然处之。
6. 以下是“处”字的造句:
(1)工友们对张师傅家庭的困难处境深表关切。
(2)不要过多考虑前进路上的障碍,有时“无知”也会产生绝处逢生的壮景。
(3)莫河早行奇绝处,四面八方野香味。——杨万里
(4)好不容易找到了水源,大家为绝处逢生而欢呼。
(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 堂字行书或草书怎么写
1.堂 字用行书或草书怎么写:更加奔放潦草更加大胆!
2.读 音:táng
3.部 首: 土
4.五 行: 土
5.笔画 : 11
6.五笔 : IPKF أ ئ آ آ أ آ
7.名称 : 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横。
基本释义:
1.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
2.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
3.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尊称别人的母亲 。
如:令堂;萱堂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name for shops,stores,etc.]。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也指署事的官吏 。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佛堂 。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
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组词:
礼堂 课堂 堂倌 殿堂 名堂 堂皇 堂堂 跑堂 令堂 堂子 中堂 堂上 澡堂 灵堂。
4. "君"字的行书怎么写
“君”字的行书写法如上图一样。
拼音:jūn笔划:7五笔:VTKD部首:口结构:上下结构五行:木笔顺: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反义词:臣不同词性释义: 1.〈名〉 (会意。从尹,从口。
“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
——《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
——《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
——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2.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3.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
——《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4.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5.主体。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
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6.姓。如:君平(指严君平。
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
一生不愿为官)〈动〉 7.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5. 君的草书怎么写
君的草书写法如下:
君的字义解释:
1、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例: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
2、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例: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3、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
例: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您这位老相熟。
4、夫妇之间的尊称。
例: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5、主体。
例: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6、姓。“君”姓为台湾罕见姓氏之一。君在作姓氏时读音作jùn,不可读作jūn。
7、住在,统治。
例: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相关组词:
君王 、君子、君主 、国君 、君临 、昏君、灶君、帝君 、暴君、储君、君权、亡君、道君
扩展资料
君的隶书写法:
词语解释:
1、君侧
读音:jūncè
解释: 原指在君主身边,后指亲信。
2、君临
读音:jūnlín
解释:
(1)原指君主统辖,后泛指统治。
(2)来临。
例句:在黑暗君临的前一刻,整个世界显得那样静谧。
3、君子
读音: jūnzǐ
解释: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3)对别人的尊称。
4、君子协定
读音: jūnzǐ xiédìng
解释:
(1)口头契约,或虽由书面作出但未盖印的契约;没有载入裁判记录的契约。
(2)一种由参加者名誉担保的协定。
5、悫君
读音:què jūn
解释:诚实,谨慎。
6、君子之交
读音:jūn zǐ zhī jiāo
没事: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之交虽然平淡,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虽然过于亲密、甜蜜,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例句: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需要通过物质做基础来开始和维持友情,更不需要相互有利益挂钩。
7、谦谦君子
读音:qiān qiān jūn zǐ
解释: 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
出处:周姬昌《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译文:彬彬有礼的君子,以谦恭的态度加强自我修养。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很谦虚的人;褒贬两用词。
例句: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