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篆书怎么写

1. 淑字篆书怎么写

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碑帖鉴赏----欧阳询—皇甫诞碑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

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

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

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

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明王世贞云:“率更书皇甫府君碑,比之诸贴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欧阳通)发源。”

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皇甫诞碑》,于志宁制,欧阳询书,唐刻,宋拓,装裱成册,共32页,每页纵30.2cm,横16.4cm。

有张祖翼、朱翼盦等题签,钤有“翼盦鉴之”、“卢江刘健之鉴藏石墨”等印4方。为“参综机务”之“务”字未损本。

此碑文28行,行59字。篆额阳文12字。

碑文内无年月,据前人考之,为高祖武德时立,又谓贞观初立,宋时尚在咸宁鸣犊镇。碑阴有宋皇祐三年(1051年)刻“复唯识廨院记”。

碑侧原刻花纹,宋时右侧已刻题名。以后移至西安府学文庙。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余君房督学作亭覆之,至二十四年亭圮,此碑中断,损数十字。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明王世贞说:“率更书《皇甫君碑》,比之诸碑尤为险劲。

是伊家兰台发源,然兰台《道因碑》,笔笔带批(隶法),得之家学也。” 宋赵明诚《金石录》,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朱枫《雍州金石记》等书著录。

全文: 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 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常,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强逾七国,势重三监,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后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

君讳诞,字玄宪,安定朝那人也。昔立效长丘,树绩东郡,太尉裂壤於槐里,司徒胙土於而彡门,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铭功卫鼎,腾美晋锺,盛族冠於国高,华宗迈於栾却,备在史牒,可略言焉。

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剌史。润木晖山,方重价於赵璧;媚川照阙,曜奇采於随珠。

祖和,雍州赞治,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高衢将骋,遽夭追风之足;扶摇始搏,早坠垂天之羽。

父?,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横剑┕?互,威重冠军;析瑞蕃条,声高渤海。

公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材兼萧相,降昴纬之淑精。据德依仁,居贞体道。

含章表质,讵待变於朱蓝;恭孝为基,宁取训於桥梓。锋?犀象,百练挺於昆吾;翼掩鸳鸿,九万奋於溟海。

博韬骨产,文瞻卿云,孝穷温情之方,忠尽匡救之道。同何充之器局,被重晋君;类荀攸之宏图,见知魏主。

斯故冗罗众艺,囊括群英者也。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荣名蕃牧,则位重首寮;ㄚ服睢阳,则誉光上客。

既而苍精委驭,炎运启图,作贰边服,实资令望,授广州长史。悦近来远,变轻讠少於雕题;伐叛怀柔,渐淳化於缓耳。

蜀王地处维城,寄深磐石,建?玉垒,作镇铜梁,妙择奇才,以为僚佐,授公益州总管府司法。昔梁孝开国,首辟邹阳,燕昭建邦,肇徵郭隗。

故得驰令问於碣馆,播芳猷於平台,以古方今,彼此一也。寻除尚书比部侍郎,转刑部侍郎。

步紫庭,光映朝列;折旋丹地,誉重周行。俄迁治书侍御史。

弹违纠慝,时绝权豪;霜简直绳,俗寝贪竞。 随文帝求衣待旦,志在恤刑,咒网泣辜,情存缓狱。

授大理少卿。公巨细必察,同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比于公之无冤。

但礼闱务殷,枢辖寄重,允膺此职,实难其人。授尚书右丞,洞明政术,深晓治方,臧否自分,条目咸理。

丁母忧去职。哀恸里闾,邻人为之罢社;悲感衢路,行客以之辍歌。

孝德则师范彝伦,精诚则贯微幽显,虽高曾之至性,何以加焉。寻诏夺情,复其旧任。

于时山东之地,俗升民浇,虽预编民,未行声教。诏公持节为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仍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公?轩布政,美冠皇华之篇;拥节观风,荣甚绣衣之使。事讫反命,授尚书左丞。

然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作固同於西蜀,设险类於东秦,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

公赞务大邦,声名藉甚,精民感化,黠吏畏威。 属文帝剑玺空。

2. 篆书的书字怎么写

如下图: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

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扩展资料

篆书的演变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篆书

3. 篆书的书字怎么写

如下图: 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

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扩展资料篆书的演变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

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

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

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

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篆书。

4. 【于字还有什么写法

(一)【于(於)】金文、篆书像一只鸟形.均为【象形】.作介词时,同音【假借】简化为于.【本义】:乌鸦.(二)【于】甲骨文,篆书字形从(人),从一(人呼出的气)表示语气舒平之意.均为【会意】.本义:语气舒平.一说超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假借】:介词①在(表示时间、地点)写于上海|声誉##年 ②到:于今十年③对,对于(表示对象):忠于祖国|乐于吃苦4.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⑤向求助于人⑥给:造福于民|嫁祸于人7.比,(表示比较);大于三|高于一切8.被:见笑于人|敌寇败于我军。

5. 【篆书写的是什么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篆书的演变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 “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广义来说,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在周朝,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在统一六国后,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尤其是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中.。

6. 射雕的篆书怎么写

第十,精致优雅之剑,承影 第九,尊贵无双之剑,纯钧 第八,勇绝之剑,鱼肠 第七第六,挚情之剑,干将莫邪 第五,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龙泉) 第四,威道之剑,泰阿(太阿) 第三,帝道之剑,赤霄 第二,仁道之剑,湛卢 第一,圣道之剑,轩辕夏禹剑0)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天文古字。<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

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

后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承景、脊练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

古文篆书,五尺。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干将、莫邪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吴越春秋>载:吴王阖庐(阖闾)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

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13)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

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

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

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 <太阿工布诫>秦昭王铸。铭曰:诫。

大篆书,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

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

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八服 汉武帝铸。

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

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

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

大篆书。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

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

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

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

小篆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 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龙彩 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

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金剑 汉章帝铸。

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铭曰:安汉。

小篆书,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铸。 TVB剧情网 在线观看: 。

7. 篆书写的是什么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篆书的演变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 “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大篆字体,在传世的石刻文字,当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种石器,无疑是中国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遗物。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宁波的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体,大致介於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相对小篆而言,可称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体类小篆而较繁复,似宗周彝器而较端整,堪称为典重严整。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一中称石鼓文为:“金细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体稍方扁供甫垛晃艹浩讹彤番廓,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可谓赞赏之至。石鼓文向为艺林所宝,但北宋以后,帖学大兴,少人临之,直至清代中叶以后,考古尊碑之风复炽,石鼓文字,尤为书家推重。吴大,能得其典重严整韵致。吴昌硕则发其遒古为雄拔之气。两人书法,皆雄视当代 为后世所重。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广义来说,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在周朝,经过了几百年的混乱后,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在统一六国后,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虽然小篆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场合中,尤其是艺术设计和书画作品中。

8. 篆刻简介怎么写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简介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 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篆刻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

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

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

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

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

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篆刻种类 周玺印: 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

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

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

9. 于 字还有什么写法

(一)【于(於)】金文、篆书像一只鸟形。均为【象形】。作介词时,同音【假借】简化为于。【本义】:乌鸦。

(二)【于】甲骨文,篆书字形从(人),从一(人呼出的气)表示语气舒平之意。均为【会意】。本义:语气舒平。一说超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假借】:介词①在(表示时间、地点)写于上海|声誉##年 ②到:于今十年③对,对于(表示对象):忠于祖国|乐于吃苦4.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⑤向求助于人⑥给:造福于民|嫁祸于人7。比,(表示比较);大于三|高于一切8.被:见笑于人|敌寇败于我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於篆书怎么写

知识

圆草书怎么写

阅读(1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圆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辛勤耕耘,圆我家乡幸福梦"草书怎么写,方字的草书怎么写,草书市字怎么写。方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知识

愿字草书怎么写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愿字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愿字行书怎样写,愿字行书怎样写,愿起二字的草书写法。愿,行书写法如下:

知识

娃娃字体怎么写

阅读(2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娃娃字体怎么写,内容包括娃娃字体怎么写,心理健康用娃娃字体怎样写,特别的日子,用娃娃字怎么写。hiphotos.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716cd2890e23dd542126af6ce439

知识

100元大写怎么写

阅读(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0元大写怎么写,内容包括正确的大写100元是怎么写原因是什么,100万元大写怎么写100元大写怎么写,大写九百元整:元的大写怎么写。大写100元写作壹佰圆。解:因为100=1x100=1x一百所以100读作一百又数字1的大写为壹所以100元的

知识

雨伞英语怎么写

阅读(4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雨伞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雨伞”的英文怎么写,雨伞用英语怎么写,雨伞的英文单词怎么写。“雨伞”的英文单词: umbrella【U M B R E L L A】 读:英 [ʌmbrelə] 美 [ʌmbrɛlə] 来自拉丁

知识

美的繁体字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的繁体字怎么写,内容包括美的繁体字怎么写,美的繁体字怎么写的,美丽的繁体字怎么写。美丽的美没有繁体字,丽的繁体字如下: 解析:美没有经过简化,为传承字。 所谓的繁体字还是美。"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

知识

对公司的看法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公司的看法怎么写,内容包括如何写对公司的认识,求文章个人对公司的看法,对公司的看法怎么写。原发布者:东西南北正对企业的认识来到****集团工作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了,我亲眼目睹了集团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集团在董事长的

知识

郁草书怎么写

阅读(1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郁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郁字草书怎么写,“郁”的繁体字怎么写草书,郁郁葱葱”的“郁”草书怎么写。草书写法:

知识

楷书共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楷书共怎么写,内容包括楷书毛笔字共的写法,古代共字怎么写,正字楷书怎么写。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

知识

隶书杨怎么写

阅读(1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杨怎么写,内容包括隶书的杨字怎么写,杨字隶书怎么写,隶书中的虎和杨怎么写。杨字的楷书写法如下图:

知识

实训感想怎么写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实训感想怎么写,内容包括实训感想怎么写啊,学计算机的实训心得怎么写80100字,实训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为期一周的实训已经结束。经过这一周的实训练习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回头想想实训这几天我们确实是

知识

中专转大专申请书怎么写

阅读(2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专转大专申请书怎么写,内容包括中专转大专申请书怎么写,回答给评分,中专转大专申请书怎么写帮帮忙,中专转大专申请书怎么写(急用请求帮助,在此谢过)。申请书尊敬的学校老师,领导:您好!我是本校的一名中专学生,现在已经将近中专

知识

酗酒怎么写

阅读(1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酗酒怎么写,内容包括怎么写酗酒的危害,酗酒检讨书怎么写,酗酒的作文1000字。酗酒的危害三大不良生活习惯 一晚上两三杯酒就可以 酗酒、熬夜、吸烟这三大不良生活习惯被现代科技证明:是引起、诱发、恶化氧化应激类疾病如2

知识

耷怎么写

阅读(1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耷怎么写,内容包括耷的繁体字怎么写,耷字篆书写法,耷字篆书写法。耷 #dā【释义】〔耷拉〕(#dāla)向下垂:耷拉着脑袋。===================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知识

峰字篆书怎么写

阅读(1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峰字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篆书字体查询峰字,峰,字的汉仪小篆体,山高人为峰篆书怎幺写。[峰回路转]的篆体写法。如图:‍

知识

篆书铭怎么写

阅读(1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篆书铭怎么写,内容包括“铭”字的篆书怎么写,“铭”字的篆书怎么写,铭小篆是什么。拼 音 zhuàn 名〉(形声。从竹,彖( 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知识

魏篆书怎么写

阅读(2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魏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魏公后裔篆书怎么写,“魏”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写法分别是什么,魏公后裔篆书怎么写。魏公后裔小篆书法

知识

景篆书怎么写

阅读(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景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景字用篆书怎么写,景字篆体怎么写,影和景的小篆体是一样的吗,怎麽写。第十,精致优雅之剑,承影 第九,尊贵无双之剑,纯钧 第八,勇绝之剑,鱼肠 第七第六,挚情之剑,干将莫邪 第五,诚信高洁之剑,七星

知识

香的篆书怎么写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香的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香正府三个字的篆书怎么写,翰墨香篆体写法,“只有香如故”的篆体怎么写。“只有香如故”的篆体写法是

知识

无字篆书怎么写

阅读(2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无字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无字的篆书,无字小篆怎么写,无字小篆怎么写。简单字型 复杂字形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无,没有。字形采用“亡”作边旁,采用“无”作声旁。“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

知识

江字篆书怎么写

阅读(2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字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篆书的“江”字怎么写求解答,江字篆书的写法江字用篆书怎么写,篆书果字怎么写啊。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仕南唐,官至校书郎.进入宋朝,中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任颍州(今

知识

孙字篆书怎么写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孙字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孙字的小篆体怎么写,篆书孙的写法,孙的篆书怎么写。“孙”是一个很古老、使用很频繁的字,从甲骨文到篆书,都有很多例字。 标准的小篆: (选自《说文解字》) 金书大篆更多,如: 如果用于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