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落款写的岁次是什么意思
表示书写于某年的意思。
准确地说是写完该作品时的时间(年),习惯地称法。‘岁次年春’符合落款要求,可以在春前面加“具体的季节”,如仲春、季春。提醒一下,现在已经是辛卯年仲夏了。
岁是年的意思,次是指次序。天干地支合二为年号(如甲子年、乙丑年。.),60年为一轮回,所以有序。如:岁次乙丑,即今年是乙丑年的意思。
扩展资料:
岁次也叫年次,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我国生肖邮票的正式名称,是干支年,如猴年是“庚申年”“壬申年”“甲申年”等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肖邮票,龙年邮票上写的是“岁次庚辰”。写“岁次”,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
如1894年,书面纪年文字,就应写“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在文章用语中,也可以写“岁在”。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头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就是指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当然,当时如果是碑文、表章、文书的后缀纪年,就应写:“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次
2. 64岁书法落款怎样写
如果是指落款中时间部分的话,2015年是农历乙未年,可以落款乙未,或再加上月令,就是年加上月有4个字。月令可参考如下: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
书法,落款
如果是指落款中时间部分的话,2015年是农历乙未年,可以落款乙未,或再加上月令,就是年加上月有4个字。月令可参考如下: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
3. 书法中的落款“岁在”是什么意思
岁在就是表明作品创作的时间,岁是时间的意思,在是介词。“岁在”通常用于表述事件所在年份,也可以用岁次,意思是一样的。
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岁在”是说兰亭集会发生的时间是在“癸丑年”。
时间的落款有很多种,可以用岁在,可以用岁次,也可以省略,直接用干支纪年、月份等组成落款,表示作品写作的时间,如己亥年孟春上浣等,可以灵活使用。
扩展资料:
题款的时间写法:
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季节的别称
1、春有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等;
2、夏有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等;
3、秋有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等;
4、冬有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