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简历教育背景怎么写呢
一般从高中开始写,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就读于某校,中专、大专等还要写上专业名称。
简历教育背景范文(一)
2008.9-2011.6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4.9–2008.7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简历教育背景范文(二)
1998年3月至1998年7月,在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接受脱产培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商法。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进修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和词源学等语言学课程。
扩展资料:
标准的求职简历基本内容组成: 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状况和联系方式等。
教育背景:按时间顺序列出初中至最高学历的学校、专业和主要课程。所参加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列出参加工作至今所有的就业记录,包括公司/单位名称、职务、就任及离任时间,应该突出所任每个职位的职责、工作性质等,此为 求职 简历的精髓部分。
其他:个人特长及爱好、其他技能、专业团体、著述和证明人等。
参考资料:
个人简历百度百科
2. 教育背景怎么写
可以通过写教育经历、所就读的学校、所学的专业、相关课程等来完成教育背景的书写。
(1)教育经历
这里不得不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写教育经历的时候,要采取时间倒序。教育经历一般从本科开始写起,对于硕士或者博士来说,要先写自己的最高学历,然后依次按时间倒序。每段教育经历都应有起止日期的年月,这有助于让hr了解你的毕业日期以及看到你接受教育的成长轨迹。
(2)所就读的学校
为了便于hr能迅速识别你的学历,如果就读的是名校,校名可能对你应聘有所帮助,这种情况下,建议将学校校名加粗显示。如果你就读的是非名校,则可以不用加粗显示。
(3)专业:
如果是应聘专业对口的职位,那么专业一定要加粗强调,
(4)相关课程:
很多同学无论应聘什么职位都会将大学中学到的所有课程列一遍,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做法。一般来说,如果专业符合应聘职位要求,那么可以不列课程,如果要列,那么只列3、4门与职位相关的主干课程。
注意事项:
1、教育经历可以用学位、奖章、证书、作品或指导他人情况等描述,除非成绩特别优秀否则不要写上成绩。当然成绩单可以作为简历附件。
2、在决定内容时,要诚实和有策略。包括你正在接受的与该职位相关的重要教育,包括课程、证书、荣誉、组织等等。
3. 简历教育背景怎么写
有部分人,尤其是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多半会认为,教育背景其实不是特别重要。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企业尤其看重个人的工作能力。但对于还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说,教育背景可是我们找工作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筹码了。
其实,教育背景在整个简历中的分量不必太重,不管是有工作经验的还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如果我们毕业于名校名专业,那么教育背景无疑可以给我们锦上添花。如果我们的学校、学历都不那么出彩,那么也不要紧,我们可以重点阐述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各项知识,包括学术知识、社会知识等,同时突出我们在校期间掌握的各项技能,包括领导才能、团队合作能力等。
最近的学历要放在最前面,写到大学为止就可以了,除非我们的中学非常有名,或者我们曾在中学时代得过如奥林匹克竞赛这样的大奖,否则不必填写。2.学校名要加粗
这样便于招聘者迅速识别我们的教育背景。3.学历
如果正在学习,注明在读,这样比较严谨。4.社会工作
担任班干部,或者参加过社团协会,可在社会实践中详述,不必放在教育背景里叙述。我们将在社会实践一栏里详述。5.奖学金
一般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有多个,也争取用一句话概括。但如果是学生简历,可单独开一栏,并且一项一行,可充版面。6.成绩如果不是前五名,建议不写。因为如果排在五名之外,感觉我们不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一旦写上,有些人会穷追不舍地发问,反而会使人尴尬。教育背景撰写实例:依次分别为研究生和本科(大专)生
4. 简历中的教育背景怎么填啊
1.时间要倒序 最近的学历要放在最前面。
2.学校名要大写并加粗 这样便于招聘者迅速识别您的学历,这里又用到了"YRIS"原则。 3.地名 右对齐,全部大写并加粗 地名后一定写中国。
例如,海口(Haikou)的拼写与日本北海道(Hokaido)的拼写很相近。读简历的有可能是外国人,不知道的会搞不清楚是哪个国家。
可能你出过国,这是件好事,但如果去的地方并不太出名,没加国名,大家也意识不到。白出了。
总之是造成了一些不方便,效率不高。我们应该一切从最周全,最完善的角度出发。
但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哈佛商学院的简历中,美国的州名后就没写国名,这是因为美国州名已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共识了。 4.学历 如果正在学习,用Candidate for开头比较严谨;如果已经毕业,可以把学历名称放在最前,具体见样本。
5.社会工作 担任班干部,只写职务就可以了;参加过社团协会,写明职务和社团名,如果什么职务都没有,写“member of club(s)”。社团协会,国外一般都用club。
不必写年月和工作详情,有些可留待工作经历中写。 顺便讲一下几个职称的译法: 1) 班长。
国内很流行用Monitor,但国外常见的是Class President,这样显得更国际化;另外,用YRIS原理,显得官更大一点儿。 2) 团支部书记。
用Secretary也可以,但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如果参加的是纯商业机构,背景中政治色彩越少越好。经常一个班就是一个支部,我们可以用class表示支部,那么class用Secretary不合适,不妨用President。
在某种意义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二者的角色是相同的。但如果二者是并驾齐驱的,不妨用Co-president。
再有,如果你写了President,当有人问班长时,他可能会不高兴,为处理好关系,你不妨谦虚一下,用Vice President。这样,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3) 副会长。用Vice President是最合适的,在国外也很常见。
6.奖学金 一般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有多个,也争取用一句话概括。
但如果是学生简历,则有其它的处理方式,我们会在“学生简历”一节讲解。 7.成绩 如果不是前五名,建议不写。
因为如果排在五名之外,感觉您不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一旦写上,有些人会穷追不舍地发问,让你尴尬。
5. 个人简历教育背景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权杖99 个人简历教育背景 对于应届生来说,教育背景是简历中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一般按照时间逆序的写法来写,主要是个人从大学阶段到毕业前所获得的学历,时间上需要衔接。
最近的学历放在最前面,即如果你现在是即将硕士毕业,那么要先写硕士再写本科。大学以前高中阶段、初中阶段经历一般不写,但如果有获得特别的奖励或者与众不同的经历的话,例如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或者高考状元之类的,那么也可以写上。
在应届生简历中,教育背景一般也包括必有信息和可选信息。 1、必有信息:时间段、学校、学院或专业、学历等。
2、可选信息:研究方向、主修课程、辅修课程、研究项目、成绩排名、活动等。 首先来看几个简历的教育背景的写作实例: 以下详细介绍教育背景中的每个明细该怎么写: (1)时间段: 每段教育经历都应有起止日期的时间段,时间段有助于让HR了解你的毕业日期或者看到你接受教育的成长轨迹。
(2)学校: 便于HR能迅速识别你的学历,如果就读的是名校,校名可能对你应聘有所帮助,这种情况下,建议将学校校名加粗显示。如果你就读的是非名校,则可以不用加粗显示,这个教育“硬伤”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例如强调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
(3)专业: 如果是应聘专业对口的职位,那么专业一定要加粗强调。若你是跨专业求职,有双学位或者有相关的辅修经历,那么辅修的专业要加粗强调。
例如:你本专业学习的是生物,但你辅修了经济学双学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简历中教育背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