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剧本怎么写
剧本是用来演的,除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等硬性条件,
必须要同时考虑一些软性条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会心理等,它们在各个时代都有相似点和不同点,也正是它们能真正吸引观众。
具体方式举例:
1.,通过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天气的变化等辅助背景等来表现特定场景,令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此时作者在创作时应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
2,剧本讲究结构,如同初看很一般的东西,经过重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点石成金,笔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场戏,观众不知不觉就被带入角色,充当主角,去经历暗室外发生的一幕幕。当然,还有倒叙,引叙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观众猎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剧本会很成功的。
3,最后一点,就是要写自己的东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则),创新是永远不会受批评的。
2. 怎样写历史剧本
我建议看一下国外的戏剧,可以参考一下。
剧本是用来演的,除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等硬性条件,必须要同时考虑一些软性条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会心理等,它们在各个时代都有相似点和不同点,也正是它们能真正吸引观众。具体方式举例:1.,通过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天气的变化等辅助背景等来表现特定场景,令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此时作者在创作时应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
2,剧本讲究结构,如同初看很一般的东西,经过重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点石成金,笔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场戏,观众不知不觉就被带入角色,充当主角,去经历暗室外发生的一幕幕。当然,还有倒叙,引叙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观众猎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剧本会很成功的。
3,最后一点,就是要写自己的东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则),创新是永远不会受批评的。顺祝成功。
3. 历史课本剧怎么写
历史短剧剧本 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 小太监:吐蕃使者到。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
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
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
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
出题! 宫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
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
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
出下一题。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
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
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
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
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
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
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
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过渡)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
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
我走了。(悲戚状)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辞。
(众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
(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 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
江夏王:(婚礼音乐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 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过渡)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婚后生活怎样,看了第三幕我们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
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文成公主:亲爱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
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忧解难。
松赞干布:赞蒙知书达礼,见解独到。
4. 怎样写历史剧本
我建议看一下国外的戏剧,可以参考一下。
剧本是用来演的,除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等硬性条件,
必须要同时考虑一些软性条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会心理等,它们在各个时代都有相似点和不同点,也正是它们能真正吸引观众。
具体方式举例:
1.,通过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天气的变化等辅助背景等来表现特定场景,令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此时作者在创作时应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
2,剧本讲究结构,如同初看很一般的东西,经过重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点石成金,笔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场戏,观众不知不觉就被带入角色,充当主角,去经历暗室外发生的一幕幕。当然,还有倒叙,引叙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观众猎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剧本会很成功的。
3,最后一点,就是要写自己的东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则),创新是永远不会受批评的。
顺祝成功!
5. 怎样写好历史短剧
甲午风云历史小剧本
第一幕 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十分紧张,海军衙门上奏章,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太后: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太后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现在已是十分紧张,所以海军大臣恳清太后,是否可将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太后:什么!要挪掉这笔银子!哼,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与日本之战,能和即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 定照办!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要以和为贵,能不战,最好不战,当前我方"应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间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叶等人:是,中堂大人!
第二幕 平壤失守 人物:李鸿章,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
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路围攻平壤,形势危急
左:来,随我上城头迎敌,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火。。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
兵甲:左将军,左将军(擦完泪)
兵甲:(跑向另一边)叶将军,左将军,他,他英勇牺牲了!
叶:啊,看来,此城守不住了,来啊,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回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了.
第三幕 黄海受制 人物:提督大人丁汝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
士兵乙,李鸿章
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
丁: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而且,此时已是弹尽粮绝
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注视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同归于尽!
下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号(双手做转盘状)
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号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与舰队同沉大海!
丁: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
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做调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
丁:是(很委屈的样子),(轻微摇头,作无可奈何状)
旁白:就这样,又是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的方针,使得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为后面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建议你去看见过大业,其中有**和蒋委员长的精彩对话,你可以采用一下,还有,你可以查阅相关内容,比如,**的斗争等等,要自己去整才有新意,不要只是山寨,创新才会进步,加油
6. 怎么写历史剧的具体格式
创作历史剧,首先要有相关历史作为载体,那么首先要打开自己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盒,即回忆自己印象较深的历史。这个过程中,不妨把思维分为“点”和“面”两种。“点”指的是回想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知识点;“面”指的是回想或思考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
从“点”的思维去想的话,可以有如下流程:
1、回忆以往学过的历史知识,确定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知识点为历史剧演出的主题。
2、了解该历史相关的历史事实,确定本历史剧要表达的思想
3、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联想
4、写成剧本
例子:
《分封制的故事》知识点: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
组织模拟西周分封情景,或模拟贵族、平民与奴隶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增强自己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
《为了嫡长子》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和特点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为了继承王位,周朝的后宫生活是怎样的呢?假如周天子的正室没有儿子,当时又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
从“面”的思维去做的话,可以有如下流程:
1、利用网络、课外书或图书馆等等,了解某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比如孙中山提倡剪辫子,当时不同的家庭有什么不同的反映;比如经济全球化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现象;比如三次科技革命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水平具体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比如北宋时期,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并存,当时印刷坊是如何经营的,当时的文人又是如何选择的。
2、把某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确定为本历史剧的剧情背景。
3、确立主题,确立本历史剧要表达的思想
4、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联想
5、写成剧本
另外,在历史剧创作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即尊重史实
将历史改编为历史剧,在史实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做一些想象和虚构,但不允许违背历史的本质真实。
2、恰当处理虚实关系
注意:一、著名历史事件的大纲节目一般不能虚构;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当他们成为剧中主角时更应慎重;三、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四、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即所谓“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历史可能性;五、“真人假事”,其事除了要符合历史可能性外,还应符合“真人”的性格发展逻辑;六、“假人真事”,即虚构一个人物来承担历史上真有过的事件,必须要让这个“假人”的性格与这件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七、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处所,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关节任意更动。
3、体现时代新意
7. 历史的剧本.
烽火戏诸侯!!这个褒姒是男的……其他人都是女的……
旁白:西周末期昏庸无道的周幽王宠爱妃子褒姒。褒姒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望褒姒,愁)爱妃你怎么总是不笑呢?
褒姒:(面无表情)
周幽王:(笑)爱妃,寡人给你讲个笑话。一位猎人和妻子、岳母一起到丛林狩猎,走了一整天,当晚就在丛林深处露营。第二天一早,妻子醒来发现母亲不见了,连忙叫醒猎人,一起出去找人。结果在离营地不远的空地上,他们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岳母大人和一只凶猛的狮子面对面僵持着。 “我们该怎么办?”妻子惊慌地问。 “不用吧!”先生答,“这只狮子自己惹到不该惹的人,让它自己想办法解决!”
褒姒:(面无表情)然后呢?
周幽王:(僵,无语)……(背过身去,叹气,愁)怎样才能让她笑呢……哎~~~~
旁白:这时,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来了。
虢石父:(奸笑,凑到周幽王耳边)大王,臣倒是有一个法子,保准能让娘娘开怀大笑。
周幽王:(喜出望外)噢?真的?什么法子?
虢石父: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哈哈大笑,拍手称好)这个法子好!
旁白:于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开始了。
是夜……
周幽王:(窃笑)这回你该笑了吧?(正经)咳哼,点火!
旁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
诸侯甲:(大呼)大王有危险,赶快去京城!!(在场内焦急地兜圈)大王呢?
诸侯乙:(惊呼)不对,听说大王在细山呢!!大家快去!
旁白:众诸侯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突然间褒姒大笑)
褒姒:(大笑)哈哈哈哈,一群傻帽!
周幽王:(大笑)哈哈哈哈,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
诸侯乙:(愤怒)你说什么?!我们带着兵马不远千里地赶来,是因为有责任保护大人您的安慰,您居然戏弄我们!!
诸侯甲:太过分了!我们走!
周幽王:(高兴)啊,爱妃终于笑了。这个虢石父果然有办法!
诸侯甲:周幽王昏庸无道,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如此戏弄我等,太过分了!
诸侯乙:就是,真不知道还要被他戏弄多少回!下回我们可就别那么傻了!
旁白: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
周幽王:(慌张)完了完了,西戎打来了!快点烽火!!
诸侯甲:咦,怎么烽火又点起来了?
诸侯乙:我们就别管了,肯定又是为了逗那个女人笑,戏弄我们,不去!
诸侯甲:恩,有道理,去了不成傻帽了嘛,回屋睡大觉去……
周幽王:(跳起来,慌慌张张)都那么久了呀,怎么还没有一个救兵来啊!!!救命啊~~~!!!
郑伯友:大王别怕,末将这就来救你!!
西戎兵甲:(蔑视)啥?就这点人?哈哈,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西戎兵乙:(吼)杀啊!!!!放箭!!(搭弓)
郑伯友:(中箭,痛苦地惨叫)大王……(身中N箭,死了)
周幽王:(惊恐)来……来人哪~~~~~~~
西戎兵甲:喂,周幽王在这里!
西戎兵乙:哈哈,杀了他!!
周幽王:(大叫)啊~~~虢……救我……(一命呜呼)
西戎兵乙:咦,这里还有一个
虢石父:(惨叫)啊——(死了)
旁白: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其后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直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
全员:(谢幕)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