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晨检记录
学生晨检记录表
_____年级_____班 班级人数________ 晨检日期________ 登记人___________
因病缺勤人数_________;晨检时发现的传染病早期症状和疑似传染病的人数_________
因病缺勤学生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是否就诊 排查结果
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人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是否
就诊 排查结果
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
说明:1、“登记人”由各班班主任担任。
2、登记人将各班上报情况如实认真填写;此表注意保存、备查。
3、晨检情况于当日上午8:50前报学校教导处。特殊情况应及时于第一时间报告到学校。
学生午检记录表
_____年级_____班 班级人数________ 午检日期________ 登记人___________
因病缺勤人数_________;午检时发现的传染病早期症状和疑似传染病的人数_________
因病缺勤学生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是否就诊 排查结果
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人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是否
就诊 排查结果
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
说明:1、“登记人”由各班班主任担任。
2、登记人将各班上报情况如实认真填写;此表注意保存、备查。
3、晨午检表于当日下午1:50前交到学校教导处。特殊情况应及时于第一时间报告到学校。
2. 中小学晨午检记录怎么填
(一)日常性晨(午)检在当地未发生特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未接获有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时,应当进行日常性晨(午)检。
1。中小学校的学生可采用集体询问的方式进行晨(午)检。
在晨(午)课前由班主任负责询问、观察本班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发现身体有异常症状(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者领其去校医务室由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详细检查后督促其去医院诊治。 2。
幼托机构采用入园前晨检和入园后巡检两种方式。入园前晨检:在校门口设检查台,由保健人员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逐个晨检,查看有无异常症状。
入园后巡检:由保健员负责巡查和午检。 3。
对因病缺课、缺勤人员的随访。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于当日报告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
(二)特定晨(午)检在接到卫生部或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晨(午)检工作。 1。
所有入校(园)的学生(儿童)和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午)检,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 2。
晨(午)检工作由校方分管领导、校医(保健老师)、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 3。
特定晨(午)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可选择在专用教室、学校、托幼机构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 4。
特定晨(午)检的具体内容为“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1)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学生面色异常、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校医保健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2)二听:听学生和(或)家长的描述;(3)三问: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异常症状或体征、家中有无成员出现类似症状;(4)四查: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晨(午)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传染病普遍症状),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水痘症状),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腮腺炎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流感)。
体温测量和皮疹检测方法见附件1。(5)五测: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首先,教师本人要进行体温测试,并有体温记录。然后,在适当场所(校园宽阔地带)指定专人用红外测温仪对到校学生逐个进行初测,随到随测。
发现体温异常者,带入隔离场所,由专人用玻璃体温计对该生作体温进一步测试,无异常方可进入教室。 对进入隔离场所的学生要安排专人管理,学生之间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让学生佩戴口罩(由学校提供),教师要做好自我保护。
(6)六追踪:对缺勤的教职员工由学校负责登记和追踪调查。对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情况并登记。
校医或保健教师对可能患传染病的学生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