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字的草书怎么写
一、明字的草书:
二、明的释义: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
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
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
三、组词:
五明、明扬、明夷、春明、盛明
明远、建明、明安、明庭、明公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明滩[míng tān]
谓湍激的浊流将澄清的地方。
2、明奥[míng ào]
敞亮而深广。
3、明酌[míng zhuó]
祭祀用的清酒。
4、明洽[míng qià]
明慧而广博。
5、明片[míng piàn]
是“名片”的不规范用词,指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
2. 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有哪些故事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看在李时珍的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纪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竞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宫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
3. 赏字的草书写法
如图所示是“赏”的草书写法。
赏 拼 音 shǎng 部 首 贝 笔 画 12 释义: 1.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金。~赐。
奖~。~罚分明。
2.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阅。~析。
~花。~月。
欣~。鉴~。
~心悦目。 3.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识。
赞~。 4.敬辞:~脸。
~光。 5.姓。
6.古同“尚”,尊重。 组词: 1、赏罚 造句:单位体制所生产出来的封闭狭小的空间环境实质上是一个熟人社会或社区网络,这种空间结构具有潜在的监控与赏罚功能,从而防止了“搭便车者”的产生。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严明。 2、观赏植物 造句:大猪草株型高大,开出几束小白花,花序大如雨伞,正是它的花序让它成为一些观赏植物园的展示植物,包括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一所观赏植物园。
解释: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多是灌木或草本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3、赞赏 造句:他说,“如果我们自己出钱,而不是把这一堆账留给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的小伙子们,等他们回来后再自己买单的话,我想他们会更加赞赏。”
解释:赞美赏识。 4、赏赐 造句:在圣经上,神警告那些不信主的人,说,“神,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只顾自己的人)。
但这句话对信主的基督徒来说,意思是丧失永恒的赏赐。” 解释:(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
(2)指赏赐的财物。 5、赏光 造句:今天是我校2010-2011学年,中七级毕业典礼的大日子;我谨代表李城璧中学师生上下,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家长赏光莅临今天的典礼。
解释:旧时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6、欣赏 造句:但是,在真正的科学精神中,我们欣赏这种竞争,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努力,在下一批令人兴奋的发现中,我们就会错过下一颗宝贵的行星。
解释:(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他站在窗前,~雪景。(2)认为好;喜欢:他很~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
7、观赏鱼 造句:她在玻璃缸内部加上了有机气泡,造成玻璃缸向外突起,不仅使得缸内观赏鱼的生活空间加大,并且也让这种水族缸更具观赏性。 解释:形状奇异,颜色美丽,可供观赏的鱼,如金鱼和热带产的许多小鱼。
8、犒赏 造句:许多人刚从健身房出来会吃得更多,而且是像炸面包圈这样的垃圾食品。这或许是因为锻炼让我们感觉饥饿,也可能是我们想要犒赏自己。
解释:(kaòshǎng)犒劳赏赐。 9、奖赏 造句:在一个最近的项目中,我们大约每周从一张表格中读取一次生产数据,并且我们在没有付出多少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了300到500个场景的奖赏。
解释:对有功的或在竞赛中获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10、赏识 造句:一个好的老板知道如何适时的对自己的员工表示赏识,所以,当你自己完成了一个大的目标,或者很好的完成了耨个特定的工作之后,不要吝啬对自己的奖赏。
解释: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11、观赏 造句:每间小屋都高企在苍穹下,可以远眺吕勒奥河的风景,在冬天可以观赏极光,而在夏季每天24个小时里都可以看见树林里野生动物的踪影。
解释:观看欣赏:~植物|我们~了几位名演员的表演。 12、激赏 造句:致力于创造富有挑战、景色优美且乐趣十足的球场,史密特科里旨在创造出能够激发人们对土地和该项运动之激赏的独特高尔夫体验。
解释:极其赞赏。 13、鉴赏 造句:难怪活跃的学生会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建立了“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厕所鉴赏社团”,互相赞赏和抒发“厕所之美”。
解释: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14、赏玩 造句:也有人认为,这说明富人宁愿用钱来买可以赏玩的实物,也不愿眼睁睁看着银子在金融市场和对冲基金里打水漂。
解释: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4.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的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朝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国内至今有三十多种刻本.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