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用成语写作文
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得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穿上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得艳光四射,趾高气昂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
到了傍晚,饥不择食的我们点了综合火锅,坐怀不乱的爸爸当头棒喝先发制人,要求为虎作伥拿着刀子班门弄斧的女服务生,快点将狡兔死走狗烹,因为尸位素餐的我们一家子早就添油加醋完毕,就等着火锅赶快沉鱼落雁好问鼎中原,可惜锅盖太小,有点欲盖弥彰。
火锅在我们呼天抢地面红耳赤地蚕食鲸吞后,很快就只剩沧海一粟,和少数的漏网之鱼。母范犹存的妈妈想要丢三落四放冬粉时,发现火苗已经危在旦夕,只好投鼠忌器。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终于死灰复燃,也让如坐针毡的我们中饱私囊。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不料结账的时候,老板露出庐山真面目,居然要一饭千金,爸爸气得吴牛喘月,妈妈也委屈地牛衣对泣。
2. 以成语为题的作文怎么写啊
州官放火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成语,来自宋朝陆游所撰《老学庵笔记》,说宋朝田登做州官,要百姓避讳他的名字。
因为“灯”与“登”同音,老百姓只能把“点灯”说成“点火”。元宵节放灯时,田登布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后来就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指统治者自己胡作非为,却不许老百姓有一点自由。(摘自《成语典故词典》)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个成语。
这成语出自一本书,叫《老学庵笔记》,是宋朝人陆游写的。这书上说,在宋朝,有个人叫田登, ——“登”就是“登门拜访”“登山运动”的那个“登”。
这田登做了个州官,就不许老百姓叫他的名字了,就连跟他那个“登”同音的字也不许说了,像“点灯” 就不许说“点灯”,要改说“点火”。到了正月十五,老百姓要张灯结彩过灯节,这叫“放灯”。
每到这时候,官府还得出一张告示,表示允许百姓的放灯活动。田登不许人说“登”这个音,这告示怎么写呢?他说:“本州按照惯例允许大家放火三天。”
后来呢,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话,意思是说统治者可以胡作非为,可不允许老百姓有一点点自由。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金石为开西汉时期, 有个大将军叫李广.李广生来口才笨拙, 不善言谈, 可身材高大, 膂力超人, 精通射箭.有一次, 他到郊外去打猎, 忽然发现前面草丛里有一只猛虎正蹲卧在那里, 好像正在等待扑捉食物的时机.李广立刻神情振作, 瞄准老虎, 拉弓搭箭, 使足力气”嗖”地射出一箭.这一箭射出, 正中要害.可是李广在那等了一会儿, 看老虎动也没动一下, 他很奇怪, 大着胆子走近, 仔细一看, 被射中的不是什么老虎, 而是一块形状像老虎的大石头.当他寻找射出的那支箭时, 发现那支箭不仅深深地射中了石头老虎, 而且连箭瓴都几乎看不见了.李广自己也感到很惊奇, 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接着他又连射几箭, 却始终不能再射进去了.后来, 当他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时, 人家告诉他说: ”见其诚心, 而金石为开.”这句成语比喻对人真诚, 能产生极大的力量.也比喻意志坚定, 能克服一切困难.游刃有余战国时候, 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 他给梁惠王宰牛, 梁惠王见他宰得又快又好, 惊奇地问道: ”你的技术怎么能够达到这个地步呢?”厨师回答: ”我开始学宰牛时, 眼里只看到整个牛, 不知道从哪里下刀才好.以后经过摸索, 我才逐渐掌握了牛的身体结构, 哪里有肌肉, 哪里有筋脉, 哪里是骨头, 哪里是骨节间的缝隙, 心里都弄得清清楚楚了.这样, 我再宰牛就顺骨缝进刀, 慢慢转动那薄薄的刀刃, 宰起来就觉得不费什么力气, 里面还挺宽余呢 (原文是“恢恢乎, 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 听以我的刀子用了十九年, 宰了几千头牛, 还好像是新磨出来的一样.”厨师又说: ”即使这样, 遇到那些筋骨交错, 非常难办的地方, 我还是非常重视的.不过, 当我宰完一头牛之后, 我提起刀来, 向四周看看, 那时候我真是感到痛快, 感到心满意足啊 (原文是“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 ”梁惠王听了, 连连称赞说: ”我听了你的话, 也受到很大启发啊! ”这就是”疱丁解牛”的故事 (”疱丁”就是厨师) .这个故事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游刃有余”.”游”是运转; ”刃”是刀刃.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工作熟练, 经验丰富, 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另一个成语是”踌躇满志”.”踌躇”是从容自得的样子.”满志”是十分满意.”踌躇”这个词单独使用时, 就表示犹豫不决的样子了.所以有个成语叫”踌躇不前”, 是形容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3. 三年级关于成语故事的作文怎么写
守株待兔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农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特别辛苦。
有一天,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跑了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到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颗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农夫照旧在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了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有见到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为他而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别人议论的笑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4. 要写一篇关于成语故事的作文怎么写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乏缉催垦诎旧挫驯旦沫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5. 《我和成语》这篇作文怎么写
我最喜欢“坚定不移”这个成语
我最喜欢“坚定不移”这个成语,是出自于我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因为现在走在街头,随处可见奇装异服、行为搞怪夸张的年轻人,他们得意地称自己是“非主流”。表面上是张扬个性,做率真的自己,可实际上呢,是看韩剧上那些“花样美男”和“人造美女”们穿什么、做什么,他们也盲目地穿着戴着,只是盲目跟风、随意改变的“哈韩”“哈日”一族罢了。那时那刻,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定不移”这个成语的分量。
坚定不移就是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因为羡慕别人而随意地改变。其实,坚定不移不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随意改变自己,还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色与风采。
放眼世界,眺望欧洲,整个巴黎几百年的建筑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甚至只有埃菲尔铁塔是超过13层的;水城威尼斯永远是红瓦蓝砖,相信几个世纪前的商人远洋而归还能找到出发时的记号;身着熊皮帽和红衣的英国皇家禁卫军小心地保护着一间间镌刻着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大不列颠岛的记忆的古建筑。每天清晨,大本钟还有巴黎圣母院都会一如既往地敲响新的一天;在圣彼得广场上,教皇还会宣读祷告,祈求上帝;在维也纳的街头,优美的华尔兹以及各位中世纪大音乐家的作品依旧余音袅袅;坐在罗马的街头,吃着现烤的比萨,你可以向店主询问天鹅雕塑的由来……
反思一下,真正的与国际接轨应该是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忘记自我,用钢筋水泥填补空浮的内心。
所以,我最喜欢“坚定不移”这个成语,是出自于自己的忧思。当然,我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提醒别人乃至我们的国家民族,不能再随意模仿,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6. 五个成语的作文怎么写
叮呤呤”随着上课铃的声音,我们走进了教室。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周兰华老师带着她的语文书来到了教室。周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三年级就要有作文课了,在作文里我们要用到很多的成语,今天你们就跟着老师来找成语吧!”咦?成语又不是“人”怎么找呢?同学们你望我,我看你,就在这时周老师说了:“你们看我找到了,你们现在的样子就可以用‘面面相觑’来表达!”同学们这才茅塞顿开,哦,原来成语这样来找呀!这时,我第一个发现了一个成语,就是成昊东的“神气活现”,同学们都向成昊东看去,只见他的两只手正顶着弯弯的下巴,两眼瞪的很大,非常的神气。
管家栋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也找到了,就在您的脸上。”管家栋还没说完,许展豪就大声地叫起来是“笑容满面”。
这时的蔡正清小声地说了一个“眉开眼笑”。周老师抚摸着蔡正清的头说:“你真聪明,下次大声地说出来就更好了。”
我也忍不住地说:“老师,还有‘眉飞色舞’”。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李子涵也不甘落后地说:“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在何诗雨的身上,她写作业总是‘一心一意’。”这时同学们都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比如“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有的还在老师的裙子上找到了“万紫千红”,在蔡含涛的身上发现了“活泼好动”,在吴凡的身上出现了“团结友爱”“叮呤呤”,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地安静下来。
周老师和蔼可亲地说:“同学们,只要你们平时多发现、多思考,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今天这堂课真是“别开生面”“其乐无穷”呀!追问还是抄啊回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古老中华民族人们想象中的神兽,它聚鹿角、牛鼻、虎牙、鲸须、马脸、蛇身、鱼鳞、鹰爪等于一身,能腾云驾雾,吐云播雨,威武神奇龙。
龙的形象深入到民族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民族的左右:希望子女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形容人的健康健壮,称之为‘生龙活虎’;门市兴旺,叫‘车水马龙’;家宅风水最好的是‘龙盘虎踞’;写得一手好字,赞为‘龙飞凤舞’、‘龙章凤姿’;对有事业进取心的人誉为‘龙马精神’,反之则为‘龙头蛇尾’;甚至夸赞女婿,也忘不了龙,叫‘乘龙快婿’!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坎坷波折,跌宕起伏,有辉煌也有屈辱。但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却始终是历史长河中的中流砥柱,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在国际大舞台上龙吟虎啸,龙腾虎跃,尽显五千年泱在教室的窗户玻璃找到了“窗明几净”“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