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 字在田字格中应当怎么写
一、太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图: 二、释义: 1、高;大:~空。
~学。~湖。
2、极;最:~古。 3、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
~老师(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夫人(尊称别人的母亲)。
4、表示程度过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热,烫手。人~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
他~不谦虚了。 5、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只限于肯定):这办法~好了。
这建筑~伟大了。 6、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语气):不~好。
不~满意。 7、姓。
三、太的部首:大 四、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五、造字法:指事 六、异体字:泰夳冭大 七、相关词组: 太婆、太阳、太太、太子、太岁、太后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 横、竖、撇、点、撇、点、撇、捺、 二、词组释义: 1、太婆 [ tài pó ] 曾祖母。 2、太阳 [ tài yáng ] 银河系的恒星之一,是一炽热的气体球,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34万倍,表面温度约6000℃,内部温度约1500万℃。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距地球约1.496亿千米。 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它旋转并且从它得到光和热。
指太阳光:今天~很好。 指太阳穴。
3、太太 [ tài tai ] 旧时称官吏的妻子。 旧时仆人等称女主人。
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带丈夫的姓):张~。王~。
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多带人称代词做定语):我~跟他~原来是同学。 称曾祖母或曾祖父。
4、太子 [ tài zǐ ] 古代被确定将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多为嫡长子)。 5、太空 [ tài kōng ] 极高的天空,特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飞行。
宇宙火箭飞向~。
2. “上”在田字格怎么写
“上”在田字格里写法如下:
“上”在田字格的笔画顺序如下:
上:[ shàng ] [ shǎng ]
基本解释
上[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楼上。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上古。
3. 等级和质量高的 :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 :上山。
上[shǎng]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相关词汇:上班 、上午 、上车 、马上 、上网 、向上 、头上 、合上 、跟上等。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子集上》《一字部》 ·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对下之称。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
又《广韵》君也。太上极尊之称。《蔡邕·独断》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号。
又上日。《书·舜典》正月上日。《注》孔氏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类。
又姓。汉上雄,明上观,上志。
3. 太字的点在田字格怎么写
太的田字格写法: 太的组词: 太簇、太太、奢太、太空、太牢、太太、太婆、太帝、太公、太仪、太元、太仆、太息、太官、太仓、太岁、太羹、太乐、太宗、太祖、太守、太宁、太容、太宵、太宰、太监、太宫、太室、太易、以太、太昊、太原含有太的四字成语 太阳黑子、太阿倒持、赘食太仓、去太去甚、太平翁翁、太平盛世、太一余粮、太上皇帝、太平龙头、太山北斗、太行八陉、太平御览、太平天子、神行太保、太上忘情、安如太山、太平无事、太一莲舟、太仓一粟、太平天囯、镇山太岁、师轿子太、子洗马太 。
4. 个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个】笔顺:ノ丶丨
田字格中的正确写法见图:
个
拼音 :gè,gě ;笔划 :3 ; 五笔 :WHJ ; 部首 :人;结构 :单一结构
繁体 :个 ;五行 :土 ;笔顺 :撇、捺、竖
[ gè ]
1.量词:三~月。洗~澡。
2.单独的:~人。~性。~位。
3.人或物体的大小:高~子。
4.加在“昨儿”、“今儿”、“明儿”等后面,与“某日里”相近。
[ gě ]
〔自~儿(个)gěr〕自己。亦作“自各儿”。
相关词语
个边;个案;个是;一个;好个;哪个;个性;矮个;个里;个辈
5. “大”字的笔顺在田字格怎么写
“大”字的笔顺是横、撇、捺,共3画。田字格写法如下:
大,多音字,读作dà、dài、tài,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后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年辈较长”、“再”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
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大洋、大齐、满大、襃大、大洲、五大、拿大、大搉、大搜、大寳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大,象形字。在图形文字里面,“大”是一个张开手脚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这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面,已经瘦化了人头,瘦化了肢体,变为线条化。
在金文里面,又以肥笔(写得比较粗重圆大)大致上恢复了人的形象。到了秦代小篆阶段,字的形体便已讹变到只见人头、手和特长的两脚,不见人的躯体了。
至于汉隶时,又进一步把字体从线条化演变为笔画化,人的两手已变成一横,头颈和双脚已变为一撇一捺。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楷书“大”字。
六朝以前,没有“太”字,“大”即是“太”,古音也读“大”为“太”,如“大守”、“大上”、“大后”,亦即“太守”、“太上”、“太后”;六朝以后才另造“太”,把“大”和“太”两字的形、音、义区别开来。
“大”的本义,原是在数量、面积、容积等方面与“小”相对的概念,后来才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如“大干一场”,“大鸣大放”)、“年辈较长”(如“老大”、“大爷)和“再”(如“大前天”)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如“大作”、“大帅”)。
二、词语解析
1、大洋
1)拼音:dà yáng
2)释义:即银元(又名银圆),指代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
2、大齐
1)拼音:dà qí
2)释义:犹大同。
3、满大
1)拼音:mǎn dà
2)释义:自满自大。
4、襃大
1)拼音:bāo dà
2)释义:谓称扬而使之光大。
5、大洲
1)拼音:dà zhōu
2)释义:地球上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为大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满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襃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