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字的篆书写法
一、来字的篆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
~宾。~信。
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
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
~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
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
~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
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
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
一觉醒~。说~话长。
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三、相关组词: 本来 上来 后来 来到 来年 原来 进来 从来 来自 来回 回来 看来 向来 起来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麦子,从外域引进的作物。 文言版《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
一来二峰,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诗》曰:“诒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
白话版《说文解字》:来,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麦。一支来麦有二支麦峰(指篆文字形中的),象麦子的芒刺形状。
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 《诗经》上有诗句唱道:“诒我来麰。”
所有与来相关的字,都采用“来”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从来[cóng lái] 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他~不失信。
这种事我~没听说过。 2、来自[lái zì]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3、回来[huí lái] 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他刚从外地~。他每天早晨出去,晚上才~。
4、看来[kàn lái] 粗略地判断。 5、再来[zài lái] 再一次来。
2. 超字篆书怎么写
一、超的篆书写法:
二、超的释义:
1、超过:~额。~龄。~音速。一连~了两辆车。
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级。~高温。~一流。
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自然。~现实。~阶级。
三、相关组词:
超支 超载 超脱 超额
超常 超越 超编 超过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超,跳也。从走,召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超,跳跃。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召”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超脱 [ chāo tuō ]
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
引证:蒋子龙 《开拓者》:“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时代的局限。”
2、超额 [ chāo é ]
超过定额:~完成任务。~百分之十。
引证:王慧芹 《三请周文增》:“生产任务是月月超额,年年超额。”
3、超常 [ chāo cháng ]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儿童(智商特别高的儿童)。竞技水平~发挥。
4、超升 [ chāo shēng ]
佛教用语,指人死后灵魂升入极乐世界。
5、超逸 [ chāo yì ]
(神态、意趣)超脱而不俗:风度~。笔意~。
3. “中”字的篆书怎么写
这个是“中”的篆书写法。
基本解释: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造句:
(1) 在那片树丛中间,有一间小茅屋。
(2) 针对盲人的需要,在人行道的中间铺设了盲道。
(3) 大堂的中间悬挂着两条巨幅标语。
(4) 好好的一块玻璃,不知什么时候中间有了一道裂痕。
(5) 跑到马路中间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车撞上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眼疾手快的过路人救下了他。
4. 我字的篆书怎么写
我的篆书写法:
一、我的释义:
自己:自我。忘我精神。
二、我的组词:
我每、旧我、我山、我仪、我躬
我行、我相、我方、我见、我辈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我见[wǒ jiàn]
我自己的看法。
2、我所[wǒ suǒ]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
3、我躬[wǒ gōng]
我本身,我自己。
4、我自[wǒ zì]
犹我咱。
5、怪我[guài wǒ]
创伤,受伤,过错,过失。
5. “张”字篆书怎么写
“张”字篆书写法:
基本释义:
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嘴。~翅膀儿。~弓射箭。一~一弛。
2.陈设;铺排:~灯结彩。大~筵席。
3.扩大;夸张:虚~声势。
4.看;望:东~西望。
5.商店开业:新~。开~。
6.a)用于纸、皮子等:一~纸。两~画。十~皮子。三~铁板。
b)用于床、桌子等:一~床。四~桌子。七~犁。
c)用于嘴、脸:两~嘴。一~脸。
d)用于弓:一~弓。
7.二十八宿之一。
8.姓。
相关组词
张望 张开 慌张 夸张
纸张 开张 伸张 张贴
扩展资料
“张”的反义词:合
基本释义:
[ hé ]
1.闭;合拢:~眼。笑得~不上嘴。
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办。同心~力。
3.全:~村。~家团聚。
4.符合:~情~理。正~心意。
5.折合;共计:一公顷~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多少钱?
6.应当;应该:理~声明。
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
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
9.姓。
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合”
[ gě ]
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
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相关组词
相合 合格 不合 合法
合同 合眼 合唱 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