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评的题目怎么写
怎样写书评 请记住,你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书评的写作,而且要给评论本身加上一个难忘的结尾,使它成为一篇一流的报刊文章。
在被评论的书已被人遗忘后多年,你都会为这篇书评而骄傲。 ——爱德华·豪尔 你是否想过阅读最近出的新书,然后就观感写点什么,为此还能获得报酬,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自然,这便是书评。
摘自:编辑写作 着手准备 要想使文章得到发表,你不一定要为已出版的书撰写书评。许多家报纸,包括本地的消费者周报,都很高兴采用当地作家所写的有关本地区书籍的书评,地区性和特色杂志也发表书评。
因此如果你熟悉某个特定地区或擅长某个特定主题,你就可以写信向出版社咨询。特别是当你对某书有好感,不妨说明你认为读者为什么会喜欢读这本书,以及为什么你尤其有资格来写这本书的书评。
对此感兴趣的编辑会通过电话或信件的方式作出反应与你讨论。 开始做事之前,你手头必须有一本想为之作书评的书。
你可以写信给出版商的宣传部,说明你想为哪一家刊物写该书的书评。如果该刊物的编辑曾给你回复,表示有兴趣读到你的书评,你应将此回复附在致出版商的信中。
如果你已发表了一些书评,编辑对你的文章已有所了解。他们可能会给你寄来即将出版的书(出版前的平装版本),以答复你致宣传部经理的信。
开始时,不要为毫无报酬或报酬少而感到沮丧,就把它看作是一次练习的机会。我最初发表在本地周报上的几篇书评,每篇的报酬仅有5美元,但后来我将这几篇书评的剪报寄给《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等几家我目前工作的报社。
现在我大约一个月写两篇书评,每篇报酬100美元至200美元。我还可免费获得精装版图书,书评写完后便归我所有。
一旦你已为几本书写过书评,再向编辑写咨询信时应附上已发表的书评复制照片,不要担心咨询信发得太多。如果几个星期后你仍未得到编辑的回音,不妨紧跟着再发几封信,信中应说明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
我的专长是当代小说和有关第三世界的书。其他书评作者可能擅长妇女问题、美国历史、自然、运动、船舶或科学。
如果你的兴趣面太狭窄,得到回复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因此,最好在信中表现出你很愿意为大范围的书籍作书评。 每年8月和1月,出版家周刊都会列出将在下个季度出版的书籍,说明出版商和日期。
你可到图书馆仔细浏览这些目录,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题目。写信给编辑时,列出你有兴趣作书评的书籍名单。
学写书评 怎样学写书评?首先,边阅读,边就情节和内容做笔记,记下日后可能阐发的评论。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手边有一只铅笔,会使理解更为深人。
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书评也会使你受益良多。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物都辟有书评专栏或专页,一般在接近封底处。
不妨花些时间到图书馆浏览最新几期的《书籍分类目录》和《当代文艺评论与批评》,这里发表有大多数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书评摘要,由此可获得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在此你还可读到那些你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的简略的情节摘要,这为你写书评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
你很快会发现,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 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 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开篇 写好开篇段落对书评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 开篇之前,先做一下笔记,问自己一些问题: ·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 ·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你可能就知道该如何人手了。
一般来说,作者姓名和书名应该在第一段中出现,但有时你可能会从书中最重要的观点说起,犹如书评专门评论该书的主题。 下面是我为一篇有关大学生活的讽刺小说所写的书评的开场白,它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校园处于喧嚣混乱之中。
不,不是学生调皮捣蛋,而是教授们在学院的走廊里留下斑斑血迹,他们都以自以为正确的政治观点(poiticalcctness)向对方进行猛烈攻击。” 之后,又隔了几句话,我才写出作者的名字依赛玛利·瑞德和书名《日本的崛起》。
在第一段中,我称它为一部“趣味横生,耸人听闻的小说”。一般说来,文章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作者对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个不错的办法,一两个形容词就够了,过后你可在此基础上扩展。
为非小说书籍作书评时,最好先对此书主题的背景作简短介绍,尤其是当一些读者对主题不太熟悉时。例如,我发表在《圣·佛朗西斯科编年史》的一篇书评就是这样开头的:“最近来自南非的新闻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惊恐。
这个国家即将获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却搞起了内部骚乱。” 下一句才指出书的名称、作者及与他相关的信。
摘要 人们是为了判断是否想读这本书才去看书评的,因此你应让他们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小说的评论可对主要人物作些介绍,但只需简要点出部分情。
2. 书评的格式
书评,即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见识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正规格式内容凡与作品、作家有关的都可以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发表意见:可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对作家的创作经验、人品学识进行总结评述;可以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可以对作品的本身的得失从各个角度进行议论;可以结合作品的评论,探讨各种美学问题等等。
评什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怎样评。写简评一般可以有这样三个步骤:介绍——评价——推荐。
(一)介绍“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书评《难忘<南京情调>》是这样介绍的:“《南京情调》收入64篇文章,20世纪上半叶社会各界名流笔底的南京昔日景观,风土人情,大多风流倜傥见性情;80帧照片,让50年前的古都旧影清晰再现,金陵旧时影像,幅幅沧海桑田显趣味。”
(二)评价“评价”可以是总括全书作鸟瞰式的评述,如书评《展现“另一个”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的:“每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睿知和科学预见性。全书蕴涵着科学家与知识分子的良知,浸透着他对整个20世纪全人类的极大的人文关怀。”
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细部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如金圣叹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中鲁达打店小二一段描写:“一路鲁达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只一脚’,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三言二语就点出了《水浒》对鲁达的动作描写是充分个性化的。 “评价”是书评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从这里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思想水平、艺术素养、鉴赏能力、语言功夫等等。
评价作品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②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反复阅读、分析、研究、揣摩、品味,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读,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篇小说:“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评析的:“这是何等严肃的责己精神!然而不是出于畏人言,畏于礼法的责备,而是由于对自己人格美的重视和伟大同情心的流露。”
宗先生的评析见解独到,深刻精辟,所谓“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古文观止·序》)③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三)推荐这是书评的结尾,有好书与读者共享的意思。
如《难忘<南京情调>》是这样写的:“南京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特别关注。钟情于南京文化的人,即便不到南京,也能从《南京情调》中体味一番南京情调。”
格式俗话说文无定法,写书评当然也无一定的格式,可以因人而异,因书而异。比如偏于谈感受的书评就可以直接从述感开头:“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是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作品。
不读则罢,越读越使人感到,高考的分量实在太重太重,它重得使许多中国人的腰背都压弯,连中华民族的脊梁也被压得出现了严重的畸型。高考啊!何时才能走出怪圈?”(《走出高考的怪圈》)想要带点文学色彩又要给读者一点悬念的也可以抒情开头:“若你走进普鲁斯特的世界,我想你不会不惊叹于那美妙的符号所产生的神奇魅力,不会不沉醉于玛德莱娜小点心的绵长回味,不会不震悸于人类内心的隐秘世界的强烈曝光。
作为《追忆似水年华》的译者之一,我也不可能不更真切地感受到普鲁斯特开启的感觉世界对我的灵魂与感官的诱惑、冲击、洗涤、丰富、与净化。“(《全新而永恒的感觉世界》)当然书评的结尾也不一定都要推荐式的。
可以表达某种愿望,如“愿借苇岸的亲切诚实的语言,生动盎然的诗意和宁静柔韧的美感铺就的小径,引领我们走向诗意栖居之地。”(《读<太阳升起以后>》)表达愿望之中有推荐作品的诚意。
也可以批评某种现象或做法,如“他们认为如果儿童画能与范例完全相同,那么这种训练就是成功的。然而他们不明白,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艺术,他们与成人不一样!种种人为的限制对儿童艺术潜能都可能是一种扼杀。”
(《生动有趣的图画书》)批评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荐。读后感广义的书评包括读后感。
读后感偏重写自己的主观感受。读后感要注意三点:第一,写读后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不能杂乱无章,文意散漫。
第二,这个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必须是从所读的材料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与所读的材料有着必然的、内在的。
3. 怎样写好书评
书评其实是一个很传统的文体,在十六世纪法国的蒙田用简短的散文表达各式各样的话题,该文体后来被英国人培根所接受并发扬光大。
如今散文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最方便的工具。书评从本质上,是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评论,这种评论用该作品中的具体事实和事件加以说明正是。
说到底,所有书评都是读书报告,但并非所有的读书报告都是书评。书评的目的是表达评述者对作品的评述,并让读者对该作品有所了解。
因此,作为散文体的书评涉及以下相关方面: 【印象】评论者对于作品的反应如何?他喜欢该作品吗?作品诉诸他的情感还是理智,或两者兼而有之? 【分析】作品是如何达到其宣称的目的的?作品语体效果如何?题材是否适合话题?词语选择的效果如何?人物刻画如何?场景选择如何?文章长度怎样?太长还是太短?书评者对于话题了解多少? 【阐释】作品是什么意思?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若不依赖诸如作者背景之类的外部因素,该作品能理解吗? 【倾向】在思想发展史中,该作品所处的历史地位如何?该作品与其他作者及其他作品有何关系?与其他作者关于相同主题的作品关系又是如何?与不同时期相似的作品有什么关系? 【评价】该作品有和普遍价值吗?有某种独特价值吗?其魅力只局限于某一特殊人群还是对大多数读者都有魅力?其魅力受时间限制还是具有普遍性。 【概括】关于该作品,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宽泛、总体性的结论? 要写好一篇书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书评者必须首先对于文学的功能和其在社会上具有或应该具有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作者创作动机要有所了解;再次,对各种文学体裁及其典型特征要略知一二。 通俗地说,书评应该是评论者的主观判断与用来源于作品的客观事实进行论证有机的统一。
尽管书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观的反应,但如果他缺乏某种客观性,那么他就站不住脚。这种客观性就来源于从作品中印证材料。
评论者应该公平对待作品的作者,没有充分的事实做依据,是难于被人接受的;反过来,仅仅用作品中的事例堆砌而成的缺乏评论者鲜明观点的书评不是真正意义的书评,充其量,那只是一种读书报告。因此,在书评中,论证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者应该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那种印象或反应,并向读者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实自己的观点。 书评写作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是阅读待评论著作并做札记,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着眼点】是以第一人称写作的,还是以无所不在的叙述者为着眼点写作的?这在小说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标题和前言】标题是否准确,是否效果好?作者在前言中标明了其写作目的吗?是否达到了目的? 【组织结构】作品组织结构的效果如何? 【语体】作品是用什么语体写成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该语体与主题和笔调是否合适? 【主题】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他是否显而易见?主题表达得是否有力? 【结尾】作品的结尾是否合乎逻辑的结局?作品是如何结尾的?效果如何? 【信息的准确性】作品中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歪曲事实的现象?作者的偏见是否明显? 【文学手段】作者用了什么文学手段?用了象征、暗示吗?效果如何? 【排版如何】著作的版面设计怎样?他与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有何关系?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要为书评布局谋篇了。这包括四个核心部分:第一,写主题句并列出严谨的提纲以展开主题句;第二,写出有力的导言;第三,用一系列连贯、统一的段落展开导言;第四,恰当地总结全文,使读者知道论证已经结束,确信结尾是正文事件顺理成章的结局。
主题句务必准确无误地反映评论证的目标,而提纲中各项必须是对主题的复合逻辑的发展。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提纲来写,否则提纲就起不到作用,更眼中的是文章跑题。
引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是引言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继续看你说什么。单调乏味的开场白会促使读者立即转而看其他的东西。
引言必须生动有趣,使读者迫切想往下看。除了有去之外,引言还必须包括如下一些基本信息:主题核心;暗示你准备如何展开主题思想;书评的语气或笔调;著作标题以及作者姓名;论证主题拟使用的主要论点。
一般来说,引言中的每一展开性的句子都可以作为该主题统辖下各段的主题句。 在展开主题时,最重要的是论据充分。
对从作品中大量引证材料,不要有所顾虑。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把引证材料有效地融入评论中,这样文章就不会一部分讨论作品内容,另一部分谈你的观点。
一篇合理展开的书评是这样的:批评性的观察得到充分的论证,论据与评论有机地融为一体。 结论部分的重要性稍逊于引言,却重于其他段落。
不要让书评戛然而止,要让读者明确知道论证已经完全结束,并对你的主体论证感到满意。值得注意的是,总结部分不要再引入新的思想,也不要与主题自相矛盾。
不管对于哪一种题材进行评论,都要注意作品的语体风格、作者的主题或目的、作者的遣词、难易程度、读者、笔调或语气、篇章展开的方式、作品的情节故事的场景、人物的刻画、前言等等因素。 掌握了书评的特点及其写作要领后,就要看。
4. 书评的格式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A4型纸,默认页面设置)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如有副标题另排一行,三号楷体。
(空一行)作者姓名小三号宋体,居中。(空两行)摘要五号宋体,“摘要”二字黑体,空两格,提行顶格。
摘要应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报道语式,不分段,要求在200字以内。摘要应避免出现“本文论述了……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用语。
关键词五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黑体,空两格。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选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末尾不用标点。
(空一行)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两格;小标题居中,宋体加粗或黑体;全文行距为1.5倍或适当调整。(空两行)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参考文献”四字黑体,单行,左顶格,文献按序分列,序号加方括号,左顶格。
若有外文文献,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刊名用斜体字。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及引文出处等,参考文献的序号应与正文中标注的序号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具体项目和格式如下:1. 参考引用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类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多个责任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5-16.2. 参考引用期刊文章的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例: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3. 参考引用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3]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G]//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18]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4. 参考引用报纸文章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例:[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引用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文献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2002-03-06]..cn/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6.文献类型标识方式: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 会议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参考工具 字典及其它未说明的文献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K Z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引文标注的格式: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 ]内,上标置于右上角[ ];若一种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只引用一次,其页码只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注明。
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文后参考文献表中不再标注页码。例: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参与讨论。
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
“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参考文献:[1]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8-39.注释的格式:若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需要另作解释或说明,可在当页下或参考文献前加注释,标注序号用①②……。
注释不能与参考文献重复,字号与参考文献同。
5. 书评的格式
纸型:A4纸型
上下边界:25mm
左右边界:25mm
行距:固定值24磅
字体:宋体
字号:标题号加粗,正文五号
页码:暂不设置页码
二、论文格式
************(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主标题三号宋体加粗,副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院系名称(统一写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者姓名、学号(小四号楷体)
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请在学生作者的署名下方另起一行注明。(小四号楷体)
摘要(五号黑体加粗):*****************************(中文,五号仿宋。摘要是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的重述,必须表达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文摘的开头。)
关键词(五号黑体加粗):***************************(中文,五号仿宋,一般选取3~8个词,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区别之。)
正文(五号宋体)*****************************************************
************************************************************************
说明:
①文内必要的解释性说明词语可采用“注释”形式,其序码以数字圈(①②)放在加注处右上角,内容排在加注处所在页的页下,页下注序码每页单独排序(脚注)。(注释用小五号宋体)
②表格设计必须清晰、规范,每个表格除有栏头、表身外还应在表的上方居中标明表序和表题,中间空一格将两者分开;表随文放,一般应列在“见表*”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面,在正文中要明确提及见表*;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
③插图要求大小比例适中,数字清晰,照片黑白对比分明;图也应随文字放在“见图*”文字的自然段落下面;每幅图都要有图序和图题,通常写在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④论文内各大部分标题用“一、二┅┅”,次级标题为“(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其它各级标题不再区分,顶格写)
6. 书评应该怎么写
一、书评写作原则*慎选一本你能力范围内可以评论的学术专书。
*一篇评论性的书评要简明扼要地描述这本书的内容,更重要地是,它要对所评书籍的 观念及目的提出深度地分析和评价。*书评的叙述要素应当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论点,并且评论的内容应当详尽地评价该书 的观念。
*在阅读前,评论者要先对该书有所了解。*注意标题及副标题。
透过这些标题看看你如何评断这本书的想法。研究内容及章节标 题以了解作者如何组织这些内容?*透过阅读「前言」或「导论」来了解作者在写作此书时的动机及目的。
*对作者要有初步了解,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做一些研究,以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主 题的权威性。*你的介绍(introduction)应当包括对这本书的概述(overview),其性质是一种浓缩的摘要(summary)以及你对本书的一般性评断(judgment)。
对全书的摘要不要超过书评全文 的三分之一。一般而言,中文的书评在 3500 字,英文书评约在 1500 字。
*在写作书评时,不应只提到你是否喜欢或不喜欢这本书;而是还要告诉你的读者为何 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只说「这本书是有趣的」是不够的,你必须解释「这为何是有趣或不有趣」。
*为了要了解你对这本书的态度,你必须小心地及批判性地阅读这本书。*作为一位批判性的读者,你的角色不是被动的,你应当提出读后对此书的一些疑问以 及回应。
*作者尝试回答什么问题?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作者以何种方法讨论这本 书的主旨?回答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何其他可能的方式?作者的回答有何任何遗漏 的?你对作者的论点有何异议?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和你所熟知的其他历史 著作的资料有何不同?*除非你已经成为一位经验老道而又具有权威性的书评者,否则一开始时最好不要去找 其它的书评来当作参考,这容易使你的想法受到这些书评的影响。二、书评的架构 有关书评的架构,通常可粗分为三部分,初学者可以此为规范,熟悉此道之后,则可以任意变换架构及段落。
(1)导论:在这部份,书评者必须说明这本书的研究课题及论点对历史学有何贡献。透过 这一段文章,阅读你的书评的读者将可以对这本书有个初步及良好的印象。
(2)书评的主体:在这一部份,你必须描述这本书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并说明作者的依据 是什么?切记,这部份不是要去摘要整本书,而是透过下文三「如何设计问题」中的一 些问题,对整本书提供读者一个较为详细的摘要。如果只是对全书提供一种章节纲要式 的介绍,这是一种非常枯燥无趣的作法(注:逐章的介绍内容,事实上包括我早期的书 评在内,许多学者都不免这样进行书评写作。
我现在已经尽量避免这样介绍内容)。因 此,我们必须将书评的焦点放在二至三个你认为这本书的重要见解,例如尝试去问作者 如何提出他的观点?他的观点与一般历史学界的看法有何关连性?(3)在结论部分:书评者的焦点则在对这本书的评论。
你应当详细列举作者在史料的运用 上的缺点、证据使用的类型、作者提供的历史分析,最后做个总结。最好的方式是将这 本书的优点及缺点、成果与不足之处做平衡报导。
三、如何设计问题 以下的问题设计提供书评者在提出问题时参考。你无须回答所有的问题,但在书评 中设计至少一至两个是必要的。
这些问题并无前后关系,所以无须一整个段落就只回答 一个问题,然后再以另外一段回答另一个问题。你的答案应当相当小心地运用主题句(topic sentences)及转换句来构筑你的书评。
你的标题应当悦耳易记,而句子应当要能吸 引读者的兴趣,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你其余的评论。(1)你对这本书的全面看法是什么?本书所阐述的看法的立论凭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你 必须告诉读者,你所想的以及如何进行评断。
当你拿起这本书以及阅读前言时,你 期待从中获得什么?这本书与你的期待相符到何种程度?你期望能对作者有何回馈 呢?最后要进一步陈述你对本书的回应。(2)确认作者的论题,并以你自己的语言予以诠释。
这些论题是如何清楚地陈述以及是在 何种脉络下陈述,之后的发展又是如何?这些论题被证明到什么程度及如何有效?书评者应当适当地引用书中的例句去进一步阐述你的回应。如果本书遗漏了某些论 点或观点的话,你认为应当如何才好?(3)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目的站得住脚或能够自圆其说吗?书中有能让你强烈反应 的段落或句子吗?有哪些字或句子?你的回应是什么?(4)你觉得作者所提出、解释及支持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这些论点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对 你而言,那些是去浓缩或重组作者所提出及争辩之方案的最有效方式?(5)作者的研究取向(approach)是什么?确认作者为书中的研究取向及写作所做的假设。
例如,哪些是作者希望读者所拥有的较为重要的知识。你认为作者不应该去做哪一 种假设?为什么?(6)作者的讨论的时代断限是什么?涵盖哪些地理区域?(7)作者运用了哪些历史研究方法(methods)?社会史、知识史、文化史、思想史或者经济 史等等。
(8)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数据?正史、档案、方志、文集、笔记、医书、报纸、地方文书 等等。(9)阅读此书后,你具有哪些新的视野?你的。
7. 【一段优美的文章有感情并说明推荐理由作者选自那篇文章】
一,选择的东西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这是关键写书评. 读一本书,或者你觉得可能有很多,如果你想开一家杂货店,好像一切的一篇文章,他所有的感情都一股脑写上去,一切不是什么深层渗透,主要部分为擦喜欢肤浅而过,将带来的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要认真考虑之前,写作经验的自己的感受,分析,提炼,选择写自己感受最深.你可以抓住的?原来写的中心思想,你也可以抓住他们的文字最深的情节,人物,语言写的一个闪光的感觉,这是最好的,突出的,挖,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总之,感觉更深刻,更生动体现了文章更动人. 二,关闭与现实的接触,这是一个重要的书评. 写书评应着眼于实践感悟.我们正在谈论的实践范围很广,可以联系个人实践,您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可能是历史的教训,也可以是目前的情况,可以是童年,它可以是一个类或家庭状况,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接触应该如何突出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意识强. 三,应对“读”和“感觉”的关系,做到谈话,叙事,抒情三结合. 书评是一种强烈的议论文的阅读笔记,用亲身经历,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从“读”的道理说明了实现.因此,写书评在两个“读”,但也写道,“感”,既叙事,它必须推理.叙事的讨论,辩论和叙事深化的基础上,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书评的“情”为主.引用原来的正常的,当然没有太多的参考,应以自己的语言为基础的.在方法,可用于拟议的叙事写法应该讲比的分析和推理更重要的表现,情况是不恰当的,引用的文字要简明扼要.在结构上,一般是概括一开始提示符下键入“读”,从而导致“感觉”聚焦,回扣和结束后的书写感觉“读”. 四,叙利亚本来就不太多,体现一个“简单”的话. [编辑本段]如何写书评的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着:一个是缩写的内容大纲,一个是感情看完后写的经验,一个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您可以使用的标题是“***书评”,你也可以使用“读***感觉.” إ - 首先要审查清楚称号.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区别,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的体验. إ其次要选择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以彻底理解文章的内容仔细阅读,所以抓住重点,把握思想和文章的感情,才能有感情,有经验;只有认真读书找到读感之间的接触点,面积这一点中心思想是文章是?的文本被高亮的句子的中心思想.以前的工作,写作经验的时候不能做的一切,你应该写你自己的阅读思维,变化的行动上去除一个点上做文章. إ第三,写读后感应阅读介绍开始工作,然后写经验.原来的内容通常概括为三到四个句子为宜.天色回去读了作品的结尾.应把重点放在“感”这个词,一定要联系你的现实生活. إ最后,写读后感注:①写书评是不是原件,或简单地重复,没有任何独创玩法,应该写“体验”为主. ②要写出有真情实感.应该是从内心深处的感情,而不是“自我批评”或“保证”. ③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创新的理念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