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 800:"网骂"是一种病 得治
自从有了网络,网骂就应运而生,这是不足为奇的。所谓网骂就是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由于法律还没有明确界定网骂的定义和制裁办法,因此,网骂者有恃无恐,目前还是存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列出了2014年25个“网骂”用词使用情况排名。“网骂”现象,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说起“网骂”,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时所遭遇的不文明用语,比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要多得多。更让人诧异的是,不少平日里的谦谦君子,一到了网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动辄恶语相向,一言不合便“问候”别人家人,让人瞠目结舌。
现实中的文明人,何以到了网上就“出口成脏”?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由于网络发言具有匿名性、自由随意、传播广的特点,使得“网骂”不好追究,再加上法律尚未明确界定“网骂”的定义和制裁办法,网骂者常常有恃无恐。
有人说,有网络就会有“网骂”,这不足为奇。对于“网骂”,不必大惊小怪。更有人从社会群体性症候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代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让人容易烦躁,产生歇斯底里情绪,“网骂”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骂完了,网骂者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了。“网骂”,如此说倒有了情绪疏导的作用。
其实,且不说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洁净的责任。即便是对于个人身心健康来说,“网骂”也不是发泄牢骚与不满的“情绪疏导剂”,而是一种病,得治。不负责任地破口大骂,虽图得嘴上的一时爽快,却易滋生冲动、偏执的恶习,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喷子”。
不久前,在庆安事件引发的舆论场中,网民柴某因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收好处费”而被警方抓获。据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常常利用自媒体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牢骚。曾四处留言谩骂,后来越骂心理越扭曲,竟然发展到不惜捏造事实来发泄牢骚的地步,终至越过法律底线。可谓由“网骂”而逐步演变成涉嫌刑事犯罪。
2. 被骂的滋味作文怎么写
被骂的滋味作文“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周一的早自习,我们交起了回家作业后,各人自背课文。老师在上面为我们改刚收起的日记本。
“李宇鹏,请上来。”老师突然叫到我的名字,我的心有点忐忑不安:是我的日记被老师选中了,还是我的日记写的不好,要我重写?我在座位上迟疑了一回。“李宇鹏,请你上来。”老师又一次叫到我的名字,还见到老师的表情很严肃。肯定是我的日记写得不好,要遭老师批评了。
我来到老师的讲台边。老师递过我的日记本,让我自己看看,字是怎么写的?老师还用红笔在我的本子上圈出了大大小小、连我自己都看不懂的字。我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了。只好红着脸,等待老师的批评。
老师终于说开了:“你想,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多么的重要啊!你在写日记时,由于缺少了‘责任心’,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所以会把字写成这样;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作为一个小组长,更应该有责任心,为同学作榜样。”说完,在本子上重重地写了“重做”二字,把本子还给了我。
我第一次遭老师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当时不只是脸红,更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我心里很难过,伤心的眼泪直往肚里咽。我真后悔,当初会做成这样的作业。,请上来。”我第一次遭老师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当时不只是脸红,更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我心里很难过,伤心的眼泪直往肚里咽。我真后悔,当初会做成这样的作业。
3. 关于说脏话现象的作文1000
这一天,我又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事情很简单,同桌不小心把我的铅笔弄断了,我开口就骂了他几句,丝毫没有在意他一直给我道歉,而这一幕也正好被班主任看到,真是人不顺心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叫到办公室了,但是原因却是相同的,骂人。在老师,小朋友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坏小孩,打架,骂人,特别是爱说脏话,这些也导致许多小朋友们不给我玩,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进行批评教育后,我就离开了办公室,这些都是小事,坏毛病哪有那么容易改的。
放学后,我背起书包就回家了,路上有一位老头挡着我的路,我随口一句脏话就出来了,路上的行人听到后对我指指点点,但是我还是听清了几句话,我的脸瞬间红了,我知道自己惹了众怒。
打那以后,我就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虽然很难,但是我有那个信心,加油。
4. 对网骂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作文
选择就要思考,思考就要选择,在选择与思考中我们总是能主观的认定我们想要表达的一切。
要去上海科技馆了,我一大早就睁开了双眼,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嘉兴火车站。过了安检之后,我们便走到了候车大厅,一抬头就看见了大大的显示屏,却发现我们坐的K12列车晚点。不用说,失望写满了我们的脸庞,挤满了我们的心灵。好在这时有一位热心的老爷爷看到我们乘坐的是K12列车,便建议我们改签其他列车。我们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就忙忙地赶到了改签处。改签的人还真多,就在我们开始排队时,一向机灵的老妈突然说道:“我们要改签的这趟车会不会晚点啊?我还是去看看吧。”过了大概三分钟,老妈匆匆忙忙地跑了回来,告诉我们说这趟车晚点到七点半。我真庆幸老妈去看了一下,不然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呢。看来,选择时要慎重啊,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做决定。
转了一次地铁,好不容易到了上海科技馆,真是累死了,走也不怎么走得动,看又觉得眼睛酸,那不如去玩一会轻松些的项目吧。对了,上次来的时候,连“食物的旅行”都没玩,听说这是个好玩的东西。我和鲁斯嘉坐电梯到了三楼“人与健康”这个板块。刚进去,便看见有100多人在那里排队,大厅都快要被挤破了。三分钟左右才来一辆车,一共才四辆车,真是让人急疯了。是选择在这里干等,还是做点别的什么呢?人那么多,倒不如先去玩一会别的,早点吃好饭马上过来玩。也许那个时候大家都去享用午餐了,人会少些!11点钟,我们准时到达餐厅,餐厅里没有几个人,一点也不拥挤。11点半左右,吃完了饭,再次来到了“食物的旅行”,人明显少了很多。等了三十五分钟就轮到了。看来,选择时要有智慧啊,睿智的选择能经常帮助你节约不少时间。
作为一名初中生,这次旅行让我对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选择有很多方向,有许多变故,还有许多学问,我们一定要细细研究。从现在开始,每做一次选择就思考一次,这样一定会让我们受益匪
5. 如何看待网红现象作文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需求是一种精神和信息的需要,因而对媒体、传播内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
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传播活1 动必须作用于受众的心理,以受众的心理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诚然,“网络红人”之所 以会出现,除了当事人自身主观的原因外,其参与主体的推波助澜也是值得反思的。
正是由于他们参与的种种手段及他们或褒或贬,或肯定或不屑的评价,才使得“网络红人”真正形成。很明显,“网络红人”现象折射出在网络时代下受众的多种心理。
1. 窥私心理 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他们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人多少都有些窥私心理,现代人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越来越少,给人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因此有些人就通过窥视别人来得以发泄。
网民们除了对网络红人的“大胆前卫”的行为感兴趣,其实潜意识里也有对“性”的窥私欲望。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们无所顾忌的**描写、接近虚伪的**感受、近乎裸 露的身体图片,不但抓住了部分网民对于“性”的需求,而且还满足了这部分人的窥私欲望。
2.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自己不认知的、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感到格外的新鲜并给予极大的关注,迫切的想了解它们。现代网络为各种新思想和新事物提供了滋长的平台。
因为它2 的方便、快捷与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频繁地通过网络来关注新事物。所以,一旦网络上 出现了什么新鲜人或新鲜事,它的点击率就会一路飙升,被人们关注的人或事也就会突然窜红,一夜成名。
从以摆各种所谓经典S 型姿势的芙蓉姐姐到最近爆红的各种哥与各种姐,其实是受众猎奇心理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这些人突然之间红得莫名其妙,并不是靠实力走红,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走红生涯不会长远,人们一旦失去了对他们的好奇,他们也便成了过眼云烟。
3.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不论网友对这些网络明星支持还是反对,都与“从众”心理分不开,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从众心理。
无论是痞子蔡、芙蓉姐姐还是“犀利哥”或者“凤姐”,你也许对他们都没什么感觉,甚至不认识他们。可经常听周围人说起,于是你也刻意注意他们,可能专门去网上搜索《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来看,去下载几张芙蓉姐姐的照片来“欣赏”一下,去观看下“犀利哥”的故事听听“凤姐”的雷言雷语。
随着网上点击率的直线攀升,这些人也就越来越火。别人都谈论他们,你也要谈论他们,免得被人说自己跟不上时代,孤陋寡闻;人说“天仙妹妹”漂亮,你也跟着起哄说她漂亮,以免别人说你审美观有问题;人人都在骂木子美,于是你也随之骂之。
所以,不难看出,不论褒贬,在“网络红人”不断攀升的网络点击率后面,是受众的从众心理。4. 娱乐至上心理 这是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在现代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经常呈现紧张和压力的状态。因而,他们可能产生焦虑情绪,或者采取退避行为。
所以,他们渴望通过媒体的一些娱乐化的图片、信息等的传播,而获得身心的休闲和心理放松,得到一种心理调适。因此,网络上一旦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有趣的事,人们就会把它们当作休闲资料来消遣。
因为工作了一整天,人们身心都比较疲劳的时候,关注这些娱乐休闲的东西总比关注国际时政要舒服多了。所以,人们的这种自我减压心理可能会一时之间造就某个明星。
于是,不难看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类的所谓恶搞视频可以瞬间的蹿红于网络在于这样的一些创意确实给疲惫的人群相当程度的娱乐,于是胡戈可以迅速爆红于网络;恶搞新版《红楼梦》的《青楼买卖》如此火爆是因为这样的作品似乎给受众接受了这种新型轻松娱乐无限的批判形式;自然,恶搞小胖眼神的照片红遍网络从而使小胖莫名其妙地出名几乎也是娱乐至上的受众心理的影响。可以说,受众这种娱乐至上的心理是恶搞之所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5. 无聊空虚心理 空虚无聊往往表现为精神上比较空洞,常常感到六神无主,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2009 年,百度“魔兽世界”贴吧里,一个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为标题的空帖,在网络论坛上以近似爆炸的方式蹿红。
此后6 小时内,该帖点击率为39 万,回帖超过1.7 万,回帖内容大都为“rt”二字,意思为“如题”,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 万点击和30 万回复。帖子由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受到数量众多的网友的关注而被堪称创造了“网络世界里的一次奇迹”。
而转移到现实生活里,人们动不动地就一句“你妈喊你吃饭”,“„„喊你„„”的句式风靡于年轻一代。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发现,点击率高的、最热门的、排名靠前的,大都与无聊话题、火爆噱头恶搞、明星绯闻、窥私等有关。
芙蓉姐姐的经典造型、犀利哥的传说以及凤姐雷言雷语等在网络上的蹿红,实际上直接。
6. 写班级里的好现象和坏现象的作文
我们班不知从什么时候,慢慢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说脏话!其实,在一、二年级时,我们班根本没人说脏话。可在三年级时,班里的个别同学可能因为环境影响,开始说一些稀奇古怪、不堪入耳的怪话。比如,有时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一起,他们就大喊大叫,说一些怪怪的话或做一些怪动作。有时他们还把从社会上听来的一些怪话带到学校里。
开始,大家只是笑他们,不理他们。但后来,班里的一些人也慢慢跟着他们学了。我也没有例外,常常跟那些人学说一些连自己也不懂的怪话,还觉得蛮有趣!为此,老师经常抓住一些人批评,让他们写检查,并在班里不断的强调。但由于这种不良习气在班上渐渐成为风气,几乎无法控制,直到现在我们已经是五年级了,班上还有很多的人在说这种不健康的语言。
就说今天下午吧,刚上完体育课,我和几个同学从大操场回来。这时,一个经常说脏话的同学,指着身旁黑板上“坏书刊”三个字对我说:“你看,这三个字是对你说的,你天天看黄书!”我很生气,踢了他一脚,他便不作声了。这时又有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知道吗?那天他还说要借一张黄碟给我看。”我听后哈哈大笑,连忙跑过去问这个说脏话的同学。他气急了,骂了这个同学一句。这时,正好被汪老师看见了,他把这个说脏话的同学叫了过去。我们几个站在一旁嘻嘻的笑着,心想:好小子,这下看老师怎么收拾你!
可没想到,上课前,汪老师把我们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叫了去,问明原因,批评了我们。唉!真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对不健康的语言感兴趣,不该传话,更不该在老师批评他时幸灾乐祸!
我总在想,我们班的这种不良现象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说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呀?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现在应该是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如果我们都照这样下去,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想,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我做起。我是班长,如果连我自己都做不好,那别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我以前也跟着个别同学说过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话,那是因为自己不懂,跟着他们瞎起哄。现在,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我要把“不健康语言”这个有毒“程序”,从我的大脑中彻底“删除”,并清理出“回收站”,要它永远也无法“恢复”。我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了,我们班的这个不良现象才会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