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虎的声调
老虎的声调是:lǎo hǔ。
老虎
释义:兽名。虎的通称。老虎是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东北的老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黄褐色的毛皮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大部白色,无鬣。有“万兽之王”和“万兽之皇”的称呼。
喻义:
1、比喻超群出众的人。
出处:宋·何梦桂《沁园春·寿毅斋思院五十二岁》词:“是词林老虎,文场威凤,人中祥瑞,天下英奇。”
译文:这个在文辞中超群出众的人,文场神气,是人中吉祥的征兆,天下的英才奇士。
2、喻指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单位或个人。
出处:《人民日报》1984.1.11:“群众先后七次向市委领导揭发李佐君多占住房的问题,称他是房老虎。”
3、喻指对人造成危害的事物。
出处:《解放日报》1984.3.26:“如果忽视用电安全,那么,电老虎不讲情面,一旦酿成事故,后悔莫及!”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山君
1、老虎。旧以虎为山兽之长,故称。
2、山神。
出处:《说文》:“虎,山兽之君。”
译文:老虎是山里的大王。
2. 老虎的老声调是三声还是二声
老虎的老声调是三声(lǎo) ,读的时候读二声,标注是三声。
根据汉语普通话读音规则,两个第三声的字连读,前一个字要变成第二声。因为“老虎”两个字的读音都是三声,所以在连读的时候要读成二声,但标注时还是标注三声。
老虎
【拼音】lǎo hǔ
【释义】是虎的俗称,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原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之后学习狮子用万兽之王之称以及用万兽之皇之称。
【出处】宋 苏辙《湖阴曲》:“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元 王恽《赵邈龊虎图行》:“耽耽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
【喻意】1、比喻超群出众的人。
2、喻指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单位或个人。
3、喻指对人造成危害的事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老虎的拼音声调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