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和义怎么写,议论文
利,就是利益,包括权力和金钱。
义,就是正义,实际上指利益的平衡。 利 ,是人之所欲。
人要生存 ,要解决衣食住行 ,就不能没有对利的追求。人还要求不断改善生存条件 ,过更好的生活。
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 ,对利的追求 ,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 ,应当不失德义。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丛林里有一只九色鹿 ,他的住址只有他的好朋友乌鸦知道。一天 ,他在河边听见救命声 ,于是他奋不顾身跳下水救人。
那人非常感动 ,答应九色鹿不说出他的住址 ,因为说出来九色鹿就有被人杀头剥皮的危险。那天晚上 ,王后梦见了九色鹿 ,她要国王一定要捉住九色鹿。
于是国王就贴出布告 ,悬赏巨金捉拿九色鹿。那个被九色鹿救起的人财迷心窍 ,说出了九色鹿的住址。
国王捉住了九色鹿 ,他毫无惧色。他在国王面前跪下 ,说:“国王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国王指着告密人说:“是他。”那人就是五色鹿救起的那个人。
九色鹿怨恨的说:“我救你的时候 ,你发誓不出卖我 ,现在你全忘了吗?”国王激动的说:“九色鹿啊!你虽是四脚动物 ,却有慈悲的心。而你眼前的人 ,却是禽兽不如!” 由此可见 ,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德义于不顾的人 ,是有失人格的人。
这类人定会为人所不耻 ,遭人唾弃。 孟子曾经说过:“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是一切利益的基础和根本。见利思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利不若义 ,义不若意。 如若我们取了不义之利 ,心不安 ,扪之有愧 ,一不利也;人不服或法不容 ,或后患无穷 ,二不利也。
宋陈普说:利出私情害万端 ,义循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 ,相去其初一发间。
为了眼前一时的不义之利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身败名裂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但是 ,为义而死 ,纵不千古留芳 ,也是心安理得 ,不失人格。
那么 ,作为高中生 ,对利与义的关系 ,我们应有哪些认识呢? 首先 ,对待自己 ,我们应当见利思义 ,先义后利。一个人要生存发展 ,必须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作基础。
每个人都有满足个人需要而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但是 ,由于每个人都处在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之中 ,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相应利益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总体需求之中 ,因此 ,要满足个人需求 ,就必须首先和他人一道 ,改造自然界中的自在之物 ,使之变成为我之物;否则 ,个人需要就无法满足。
这就是说 ,要实现和满足个人利益 ,必须以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为前提 ,即先义后利。 其次 ,在对待对待他人是 ,我们要倡义导利 ,为义舍利。
爱因斯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忧他人之忧 ,乐他人之乐。”如何对待他人利益 ,是义利定位的重要方面。
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再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满足程度及实现途径却是不一致的 ,有时甚至是冲突的。
因此 ,在对待他人利益上的定位应是倡义导利 ,为义舍利。 此外 ,对待集体 ,我们要做到义利统一 ,终生取义。
个人利益的正确驱动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应当坚持以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为重 ,提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和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我们更应志存高远 ,见利思义 ,符合道义的就取 ,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取 ,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不失人格的人。
2. 韩文名怎么写啊
最好是直接给中文名字,因为中文字翻韩文就算发音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写法,你光给拼音又没有注音可能会翻错的,就好像“徐”和“许”发音是一样只是音调有差异,但是用韩文写的话,“徐”就写成서,而“许”写成허。
我现在只给你大概的可能性,你自己看哪个适合你。
lu可能是陆、卢、鲁
卢、鲁:로(发音:lo)
陆:륙(发音:lyug)
li可能是力、利、立、丽
力:력(发音:lyeog)
利:리(发音:li)
立:립(发音:lib)
丽:려(发音:lyeo)
jun可能是军、君、俊、峻、骏、钧
军、君:군(发音:gun)
俊、峻、骏:준(发音:jun)
钧:균(发音:gyun)
以上大致是常用于名字的那几个字,实在不知道楼主名字真正的写法,而且结合不同的字,单独的发音和连接在一起的发音也有一定误差。所以最好楼主还是可以提供中文的写法,才能得到最正确的韩语写法和发音。
3. 辩论赛立论怎么写
看你是正方还是反方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立论的过程
立论的过程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的主张。立论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提出的论点要明确、准确、正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表明作者的态度;提出的看法要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确立的论点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合乎科学原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观点来源于材料,材料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观点来源于对材料的科学分析,这需要我们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要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才能在一大堆材料中提炼出明确、准确、正确的观点来。总之,论点应该从实际材料中提炼也来,做到正确和鲜明。
2.运用的论据要真实、典型、充分。也就是说,论据必须确凿、恰当、典型,力求精炼、生动、并富有时代感。不管是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都是用来确立和证明论点的依据,必须是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充分的。手中材料多固然是好事,但要精心选用那些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那怕有时只有了一个,只要它是真实的、典型的,也同样有充分的论证力。
论据不可以随意编造,使用理论论据不能断章取义。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明论据的出处。收集材料时应该分类登记。
3.安排好论证的逻辑关系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推理形式把论点和论据组织起来,证明论点是正确可信的。常用逻辑推理形式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从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研究之中,归纳出一个共同性的一般结论。它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合乎人们的认识规律。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一般道理来推出个别事物的结论。它的特点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归纳和演绎推理是写作议论文时最基本的推理形式,运用极为普遍。类比推理是从已知事物的某种属性,推出类似的另一事物也具有同样的属性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从个别到个别。写作议论文时也经常使用。
论证也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由于议论的内容不同,采用的论证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论证的方法与逻辑推理形式密不可分,一种论证方法就是某种逻辑推理形式的具体运用。论证合乎科学,就是要合乎逻辑,合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只有这样,论证才是有力的。
立论,就是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用论据证明论点。不管是先提论点,然后证明;还是先论述,然后归纳论点,都与论证方法的运用有关。
论证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两大业,基本的论证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它是一切论证方法的基础。摆事实,性质属于归纳推理;讲道理,性质属于演绎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