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和符号
∑ 英语名称:Sigma 汉语名称:西格玛(大写∑,小写σ),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
在希腊语中,如果一个单字的最末一个字母是小写sigma,要把该字母写成 ς,此字母又称final sigma(Unicode: U+03C2)。在现代的希腊数字代表6。
大写∑用于: 数学上的总和符号 比如: ∑Pi,其中i=1,2,。,T, 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 小写σ用于: 统计学上的标准差 西里尔字母的С及拉丁字母的S都是由Sigma演变而成。
洛克人X系列中大反派西格玛的代号 也指求和 这种写法表示的就是∑j=1+2+3+…+n 扩展 松下的plc有一款为FP∑。
2. 跪求,求和符号的运算法则
求和符合为Σ 求和符号的右边是求和的一般式 , 求和符号的下边写有公式中的未知数的起始值,上边是终值。
例如
100
∑ i = 1+2+3+4+5+。。+100
i=1
需要求和的式子为i,i的取值范围又上下两个条件决定,i的起始值是i=1,而终值是i=100
所以把从1到100的i的值分别代入式子i相加可得 1+2+3+4+5+。。+100
又如
98
∑( x²+x) = 8²+8+9²+9+10²+10+。+98²+98
x=8
需要求和的式子为( x²+x),x的取值范围又上下两个条件决定,x的起始值是x=8,而终值是x=98
所以把从8到98的x的值分别代入式子(x²+x)相加可得 8²+8+9²+9+10²+10+。+98²+98
3. 带求和符号的运算
和式号(音译:西格马)
以“∑”来表示和式号(Sign of summation)是欧拉(1707-1783)於1755年首先使用的,这个符号是源于希腊文(增加)的字头,“∑”正是σ的大写。
示例:∑An=A1+A2+。+An
∑是数列求和的简记号,它后面的k^2是通项公式,下面的k=1是初始项开始的项数,顶上的n是末项的项数。
n
∑k^2=1^2+2^2+……+n^2……(1)
k=1
n
∑(2k+1)=3+5+……+(2n+1)……(2)
k=1
则(1)+(2)=
n
∑(k+1)^2=2^2+3^2+……+(n+1)^2
k=1
著名的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可以表示成
n
∑C(n,k)a^(n-k)b^k.
k=0
由此可见应用的可能,它的应用是相当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