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导语的写法有哪几种
9种,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描写式、谈话式、引语式、对话式、对比式、感叹式。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1、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2、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3、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4、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5、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扩展资料:导语的一些写作技巧:1、一语道破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3、化静为动法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语。
2. 消息导语的写法有哪几种
9种,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描写式7a64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1、谈话式、引语式、对话式、对比式、感叹式。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1、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2、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3、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4、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5、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扩展资料:
导语的一些写作技巧:
1、一语道破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
3、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导语
3. 新闻导语怎样写
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我是新闻系的学生,我们老师说最好的导语就是一件简单的消息,也就是说,你的导语一定要是你新闻最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事件。新闻的结构比较传统的是倒金字塔形式,即导语最重要,接着是正文第一段,而新闻最后一段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新华社驻美国记者任毓骏王如君报道:9月11日上午9时48分,一架飞机撞到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飞机把大楼撞了个大洞,在大约距地面20层的地方冒出滚滚浓烟。就在楼内人员惊惶失措之际,18分钟后,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楼,这架飞机是从大楼的一侧撞入,由另一侧穿出,并引起巨大爆炸。
4. 怎样为消息拟一条导语
新闻也称“消息。”
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快、实、新、短。“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发生同分开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
“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安全真实。“弃”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
具体表现为材料要新,要把人物、新事迹、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扩大人们的视野,认识要新,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说明问题,要富有新意。“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的基本组合而成。(1)灵活鲜明的标题。
(2)引人入胜的导语。(3)深化题旨的文体。
(4)有的放矢的背景。(5)恰到好处的结尾。
新闻的写作应重点掌握前面交代过的五个组成部分,即标题、导语、文体、背景和结尾。 一、精心拟制标题 新闻的标题是其“眼睛”,是期内容的主题,是全文的精华。
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新闻大多采用多种标题。
如范文《遭遇车祸》: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上看到过车祸的惨状:几辆车子撞在一起,里面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所以我十分害怕车祸,常为一家人祈祷一路平安。
不料,目前爸爸却遭遇了一场车祸。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去绍兴办事,坐上了一辆破旧的招手车。
招手车为揽客,一路开开停停,一会儿急刹车,一会儿一个急转弯,险情不断,车上乘客吓得心惊肉跳,纷纷提醒驾驶员开得慢一点,可驾驶员不理会。当车使到福全镇的十字路口时,车祸终于发生了。
只听“嘭”一声巨响,招收车的车头和另一辆急速开来得卡车身中间撞在一起,卡车读顿时四脚朝天,招手车玻璃则全部震碎,车头凹进,驾驶员满脸鲜血,坐在驾驶室里目瞪口呆。这时车厢里乱成一团了到处是哭声、喊声、呻吟声。
爸爸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只是脖子上和腿上略有擦伤,他连忙下车找电话,向110报了警…… 听爸爸讲完他遭遇的惊险一幕,我真想对所有驾驶员说“:小心开车!” 他为了精心拟制标题,把所要写的重点内容作为新闻的标题,这样能吸引读者。
二、倾神写出导语 万事开头难。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实表述出来。
以紧紧地抓住读者。导语是新闻的精华、灵魂,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场白,导语在新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担负着统帅全文的任务。
如范文《萧山窃得大彩电一到柯桥就被擒》 1月20日凌晨4时许,绍兴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一号巡逻车的民警叔叔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柯桥纬二路中泽桥路段,有一辆萧山牌号的摩托车,载着一台34寸大电视机,车上还坐着两个人,形迹十分可疑,于是便拦车进行盘问,结果乘坐的两人,前言不搭后语,明明是34寸进口索尼电视机,却说是29寸西湖电视机,漏洞百出。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高峰及他的队友们,马上意识到两人盗窃嫌疑较大,立即将人和电视机带回大队。
经审查,两嫌疑犯交代了电视机系从萧山市衙前镇一农家中窃得的,后叫了一辆出租三轮摩托车,准备把电视机运到柯桥轻纺城汽车站再返家过年,没想到马上栽在了柯桥巡特警的手里。两名窃贼分别叫王国平、杨刘,男性。
系重庆忠县人。经与萧山衙前派出所联系后查实,头一天晚半夜该地确有34寸的索尼电视机被盗,价值近万元。
现此案以移交萧山警方处理。 小作者一开头就点出了时间、事由,开门见山,读者一看到开头就了解事情的概况,并带领读者看出其原因。
三、全力写好文体 文体是新闻的主干和中心,是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所在。它承接导语自然而具体地展开新闻的事实和内容,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写作新闻文体时,首先,须同导语前后呼应,协调一致,不能转向生发,横生枝节。具体说来,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要文体中要有具体事实来回答,导语中概要列出的主要事实,在文体部分要予以具体展开,导语所作的论断,在文体部分要用事实予以说不得明,其次,用事实说话,写出充分的事实材料。
如范文《使用假币实不该》: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用假币在坑害别人,我就亲眼见到了一幕。 2月7日下午1点钟左右,有两个穿西服的青年人,鬼鬼祟祟地走进一家小店,把一张崭新的100元假币“叭”的一声放在柜台上,说要一包香烟,当营业员拿起钱来时,觉得这张人民币有些不对劲——太薄了。
那两个青年人见此情景,忙催营业员快一点,说这钱是真的……把营业员说得左右为难。 最后,营业员没做成这笔生意。
但如果营业员的警惕性不高,粗心大意收下假币的话,那个损失只有他自己承担了。 糟蹋农田不文明 大家都知道田地是用来耕种的,可是,有些人却把田地当成垃圾箱。
寒假期间,我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了种种不文明现象:有些人把田地当成足球场,在田地上跑来跑去,把别人辛辛苦苦耕耘好的地踩得不成样子;有些人把一些垃圾都统统丢进田中,有的小孩竟然还在那里打泥仗,不仅把地踩得乱七八糟,而且在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我想:田地是用来耕种的,诸如乱倒垃圾等是不文明的行为。
以上两则新闻都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第一则是以《使用假币实不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