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篇家族中的人物传记2000字
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了我们幼小的树苗;老师就像一枝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又像默默无闻的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我有一位好老师,她就是我们三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张老师。她中等身材,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宛如春天早晨中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柔软而妩媚,有一种朴素而自然的魅力。她那双慈祥而亲切的眼睛就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又像秋天溪水那样清澈。
张老师上的课就像磁铁般吸引着我们,她讲的数学课我们都爱听。然而,她可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他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们。
记得那是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张老师正在给我们上课。教室外面突然来了一个女老师,她着急的喊道:“张老师!张老师!”张老师走到教室门口,那位女老师在张老师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地走了。张老师一听脸色发白,身体微微的颤抖了一下,但她很快镇定了下来,又继续给我们将可。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张老师那亲切温和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下课了,我们纷纷议论起来,张老师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到了下午,我们才打听到张老师的孩子生病了,一直大哭,不肯吃东西。在老师的丈夫抱着孩子直奔医院,经医生检查,原来小孩得的是急性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第二天,我想张老师一定不回来了。没想到我一进校门就看到了张老师……
在课后,张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玩耍……
张老师,您循循善诱的教导,有春风化雨一般,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张老师,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我爱您!
2. 作文替家族某位长辈写一篇传记800字
寒假的一个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去外公家吃晚饭。
外公是一位退休老师。 吃完晚饭,我拉着外公,叫他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
外公拿着茶杯,高兴地说:“好呀。”我们坐好后,外公就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每个星期天都要砍柴,学习时间很少,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难题,看我们谁能做出来。结果,我是唯一作对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我不比别人笨,自信心提高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成绩越来越好。” 通过外公的故事,我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
只要充满自信,再加上刻苦努力,每个人都会是最棒的。 拜访了外公,却孩子通过具体事例明白自信的重要。
3. 人物传记怎么写
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
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人的记叙文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写人一般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⑴,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⑵,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⑶,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⑷,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⑸,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⑹,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映、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⑺,通过事件来写人。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写一件事来刻画几个人。写人的几种方法可以单独进行训练,也可以综合进行训练。
如以下两篇(适当扩充)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 ,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 ,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 。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 ,在清华文学社作《 诗的格律研究 》 的学术演讲 ,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 。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巴顿(1885~1945)
Patton,George Smith
美国陆军上将。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人。生于1885年11月11日,卒于1945年12月21日。毕业于西点军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早期在骑兵部队服役。1916年参加美军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1917年,在驻法美国远征军中从事美军第一支坦克部队的组建工作 ,并参加圣米耶勒和马斯-阿贡讷战役。1940~1942年参加北非作战,先后担任坦克兵旅长、师长和军长 。1943 年7月升任第七集团军司令,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率第3集团军转战法国、德国,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德国投降后,任第15集团军司令兼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
4. 传记告诉我们什么——《传记》选读阅读辅导
李方舟传传记告诉我们什么…… ——解读传主 体验人生单元概说传记文属于实用类文章,它以平实明快的语言记述人物生平事迹,展示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总结人物一生成败的经验教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大,流传广的一种文体,成为青少年认识历史,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的重要渠道.传记一般具备如下几点:首先,传主必须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传记内容必须真实,材料要有意义;再次,传记应该将生活和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结合起来.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人所著之传,而在所有的传记中,必须要以传主为中心.它力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生动的描写相对比较少,评论大多也要客观、谨慎,它吸引人的,主要还是传主的事迹.现在不少学生喜欢传记,尤其是伟人或名人的传记,要引导学生多读传记,从中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传记的阅读更能够体现以对话为特征的现代阅读理念.”(引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学生通过与传主的对话、交流,可以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并从中获得人生教益,得以冶情,砺志.这也正是我们学习传记文的重要目的.《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于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历时17年之久.一经问世,立刻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它的成功首先是因为他写了富兰克林这个传奇人物,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其次,富兰克林写出了“美国梦”,“到美国去发财致富”成了影响力很大的口号;第三,这部书在美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打破了当时的写作常规,成为一部小说自传体.作者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进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文字朴素幽默,叙事清楚简洁,使读者备感亲切而易于接受.《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李方舟传》是朱东润在家破人亡的情况下,独居斗室,于悲愤中为纪念含冤去世的夫人写下的追思之作.**期间,朱东润和夫人邹莲舫同遭迫害,朱东润被遣往宝山县农村改造,夫人为其鸣冤,一起被审查.1968年邹莲舫不堪侮辱自杀离世.《李方舟传》记录了邹莲舫艰苦辛劳的一生,也寄托了朱东润对爱妻的无限追思.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此作将真名隐去而托以化名.《李方舟传》在朱东润离世后由其孙女邦薇女士整理出版,在文学界再次掀起朱东润热潮.我们透过细细密密的文字,透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可以真切地看到一位可敬可亲的女性的人生足迹,领略到朱东润对人生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妻子真挚的情感,文章也通过一个平凡的女性的一生写出了中国跌宕多灾的艰难时代.这样一个富有真性情的生命最终的不自然毁灭,总能使人憬悟一些什么.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传记文的文体特点,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思考传主的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学习写传记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可以按照“阅读——比较——领悟——交流”的步骤学习,主要从材料的选取,主旨的提炼,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把握,最后总结梳理传记文的特点,进行表达交流训练.具体可以按以下几点来进行学习:一、整体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二、局部探究文中的典型细节,从中感悟传主的思想性格;三、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学习写作传记;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反省自己,从与传主的对话中获得人生的教益.课题: 富兰克林自传阅读自助: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手工业者家庭.年轻时法当过印刷徒工,1730年为《宾夕法尼亚报》出版商和发行人,1731年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公图书馆,1751年帮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开台后积极参加反英斗争,1775年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与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81年任美国同英国的谈判代表,之后与英国签订《巴黎和约》,1787年出席制宪会议,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科学研究上,发明避雷针,双焦眼镜,玻璃键琴等,对人类生活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选自《富兰克林自传》“学徒生涯”、“美德计划”两章,略有改动.“学徒生涯”一章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学徒经历,重点写了自己喜爱读书,所以父亲决定让自己学习印刷,由于掌握了印刷术,便有机会拜读出色的文章,由于读了大量的书,自己获益良多.“美德计划”一章具体列举了作者认为值得和必须做到的十三条德行,并详细写了如何做到以上的美德,表现了作者在品德修养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富兰克林自传》打破了当时的写作常规,成为一部小说自传体,被誉为清教徒的《奥德赛》史诗和世界上最优秀的自传之一.富兰克林是“美国英雄”,“民主主义的神话英雄”,而他的《自传》也成了自传家族的先知.积累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词藻zǎo 和谐xié 警惕tì 。
5. 传记怎么写
高中老师讲的要点:
第一,“人物传记,必须有丰富的材料作依据”。
第二,充分反映主人公的曲折人生,是人物传记曾给读者印象至深的内容;
第三,写好一个人物传记,除了写他的形,还应写出他的神。传神。
传记的写法很多,但就我阅读传记的体验来讲,最好的传记,仍然莫过于那些细腻真实,同时能够在人物的经历中,浸透作者个人期许、情感或者理念的作品。或多或少,这些作品中会有借他人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意思在里面。说远了,传记的鼻祖《史记》便是这种浸润了作者浓浓情感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项羽本纪》。项羽是什么人?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和汉朝开国之君刘邦争天下的好汉,是汉朝的敌人,而且是天字第一号敌人,不恰当的比喻,好比**之于我党。对于这样一个人,太史公给了他“本记”这样皇帝级别的待遇,同时还让项羽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好戏,临死对苍天呼喊“天亡我,非战亡我也。”——这应当是太史公对历史的假想,而非真实。但里面透出的对项羽悲壮的赞叹,其中寄托的浓浓的情感,远超刘邦,历代读者读到这里,也会不禁为之叹息。拿到现在的语境中来看,司马迁这篇《项羽本记》,无限吹捧和同情阶级敌人,是“反动史学”的鼻祖和典范。
6. 人物传记怎么写
第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文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
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
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
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
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
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
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
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
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
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第二篇: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
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
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
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
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
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
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
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
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透析一个人。这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败而不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
7. 修家谱,人物传记怎么写,活着的人可以写吗
1、首先明确其标准以及范围
由于家族迁徙等原因,编写人物传记基本不考虑人物籍贯与其所处地域的问题。只要是本族之人,都能够为其立传。
2、确定人物传记的格式
人物传记的格式也没有定型。在家谱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记样式,有通讯式、文学式、鉴定式、履历式等。根据历代家谱中的经验,对于那些拥有感人事迹,材料真实详尽,符合立传标准的已故族人,适合使用纪传史书体以全面描述记录其生平事迹。
3、人物传的实际撰写要点
人物传要根据真实性、时代性、文学性的特性,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传主个性化的性格特征。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思想意义。
4、如何给编写好的人物传排序及分类?
由于家谱留传年代久远,所以家谱中的人物非常多,这也导致了人物传的多种多样:有历朝历代的名人、为国捐躯的烈士、英勇正义的模范、各行各业的标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