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法的英文单词
减法 [jiǎn fǎ] n. subtraction 在例句中比较 减法 [jiǎn fǎ] {数} subtraction; subduction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表示减法的符号是“-”,读作减号。 短语: 减法单元 subtractor;减法电路 subtraction circuit;减法混色 subtractive colour mixture;减法计数器 subtract counter; backward counter;减法脉冲 subtract pulse;减法器 subtractor; subtracter; sub;减法三原色{光} subtractive primaries;减法输出 subtract output;例句: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借助减法的魔力。
In other words, we can use the magic of subtraction. 如此这般地掌握了加法之后,他们又转向减法。 Having thus mastered addition, they move on to subtraction. 。
2. 【加减乘除分别是什么意思,谢了】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才全部形成. 数学加减乘除符号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加减乘除 (+,-,*(?),÷)等数学符号都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到了17世纪, 才得到广泛使用.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 写“et”也嫌慢了, 为了加快速度, 把两个字母连着写, 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 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 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 逐渐变成了“-”. 在“+”号出现了100年左右后, 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 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 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 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 例如, 100个苹果分给10位小朋友, 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 .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 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 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 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 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