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综述怎么写
会议综述的写作内容除了象会议纪要一样,对基本信息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和交代外,更应该突出主体部分的写作。
会议综述主体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会议经过讨论与研究,已经达成了一致、形成了共识的东西,作为会议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在显著的位置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其二,对于会议中围绕着会议主题所展开的讨论,可以通过观点概括或发言摘录的方式进行准确完整的介绍。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同样是会议综述的读者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体现了当今社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所出现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其三,对相关专题的学术研究前景的展望。
2. 会议前瞻和立场综述怎么写
所谓综述,是综合每位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述而不论,特别是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者高端、专题论坛,“大腕云集”,作为年轻人,一般不适合直接点评专家的观点。
会议或研究的综述,写作关键是要把综述的结构和层次安排好,把相关文章收集齐之后,归类最重要,归好类之后,把大家的观点、摘要放在一起就行了。
至于以何种方式分类,比较稳妥的方法是根据研讨论的小组来划分。也可以针对研讨会的主题来划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结构。一定考虑清楚。
当然,综述最后可以概括、总结一下,多少要体现写作者的心得体会,会议综述一定要突出这会议的重点(一般研讨会都会有一个预期目标),即论坛的主题。
综述之前,可以交待一下相关背景。最后部分,可以交待以下会议的后续。这方面的内容,类似于新闻稿的写法。
写作时,要把重要的文章,多交待一些字数,次要的可以少一点字数。但最好每位参加者都提到,漏掉谁都不好。有的学者是非常在意自己的论文在综述里出现的位置、字数和观点的介绍。
可以看看《中国史研究动态》上的综述。
3. 学术综述怎么写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 怎么写会议格式
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使用的一种行政公文。
会议议定事项是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开展工作的依据。有的会议纪要的精神也可供别的单位、别的系统参考。
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
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
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写法 会议纪要的写法因会议内容与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就总体而言,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日期构成。下面主要讲讲标题和正文的写法。
(一)标题。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构成。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
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 (二)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
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和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
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
主要介绍会议议定事项。常见的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写法。
就是把会议议定的事项分点写出来。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写法。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
较复杂的工作会议或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写法。
就是把与会人员的发言要点记录下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
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一些重要的座谈会纪要,常用这种写法。
会议备忘录的写法 跟会议纪要差不多了,将开会的要点写清楚,就好了. 关键是将会议上确定的事项或布置的任务写清楚,会上没有确定的会后确定的也写上.。
5. 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用篇)一 文献综述特征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二 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1 题目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b) (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c) 无固定格式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2 摘要常用句型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3 关键词略4 前言4.1 内容: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4.2 常用句式…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度上)…(广度上)…(有争论的问题)…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5 正文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主题句 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主题句 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 例外情况研究意义 主题句 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 主题句5.2 纵横结合式写法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5.3 常用句式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与…有关…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研究表明…产生…的原因有…6 结语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以前收集的一点资料,忘了来源于哪里了,希望能对从没写过综述的人有所帮助
综述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综合性。综述要在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描述对象的全貌作出全面、系统的反映;二是描述性。综述应是对某项研究情况的客观反映,作者不能加以评论或提出建议。当然,在对材料进行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作者所持的看法和所采用的方法是要起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应以不影响综述的客观性为前提。
根据综述所描述的对象不同,常用的综述可分为三种:
⑴会议综述:主要包括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会议概况(会议时间、地点、主办单位、与会人员、主要议题等,有的还可以增加会议背景和意义);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会议内容,主要讨论的问题及各种学术观点。
⑵讨论综述:是综合描述某个时期某个课题的讨论情况。
主要写作方法有三种:
一是简要介绍讨论中形成的各种观点,而不涉及具体内容。这种写法高度概括,但信息价值并不很高。
二是介绍讨论的问题并围绕问题介绍各种观点及主要论据。在写作中一般是先列出比较受关注的问题,再在各个问题之下分别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及论证观点的主要论据。
三是讨论的引起和发展顺序,写明各阶段争议的焦点并列举各种意见。这种写作方法,能够使读者较好地了解整个讨论的来龙去脉。
⑶研究综述:是综合描述某个课题(或某个专业)的研究情况。
由于该综述是要全面反映某个课题(或某个专业)的研究情况,因此在写作中必须做到尽量全面占有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6. 综述该怎么写啊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综述内容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注意事项:
综述一定要反映最新的他人研究情况,如果所引述文献都是若干年前的陈旧参考文献,则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
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view/203980.htm(有例文,可以看看)
/view/675725.htm
7. 会议总结的书写格式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历史对比
他人研究对比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推断: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 参考文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7. 附录
在论文中只有局部使用或完全没有使用,但又与论文有关的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程序,各类统计表,统计图等都可以放在附录中,有利于说明和理解调查报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学信息.
8. 怎样写会议信息
(1)什么是会议简报(信息)
会议简报是以书面形式写出的关于会议的情况。简明扼要的报告,: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种。
(2)如何写作会议简报
会议简报通常由报头、报身(正文)、报尾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报头。报头多有一套专门设计的固定版式,上面正中用醒目大字标明简报名称,报名下面标明编印机关、印发日期、编号。简报名称可由会议全称和文种(简报)组成,也有的只标“会议简报”字样。编号常用括号标在标题正下方靠近标题的地方。
第二部分,报身。又称正文,报身是会议简报的主体。通常的写法有三种:
①综述法:即由编者采集各方面的言论、意见加以概括而成,相当于会议的综合报道,将会议的进程、出席情况、会议的发言和议程一一加以反映。
②重点报道法:重点反映会议的某个重要报告的内容,小组讨论情况或一个与几个人的发言等。
③摘要法:摘录代表发言的概要,供与会者参阅。
第三部分,报尾。报尾写在简报最后一页的下方,注明主送单位或个人姓名、抄送单位、增发单位和印发份数。
会议简报的编写,要求及时、简明,要抓住有指导意义、能引导会议健康发展的内容加以报送。涉及各级机密事项的内容不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