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目光”的词语有哪些
炯炯有神 深邃 凶狠 慈祥 和蔼 鼠目寸光 目光如炬
炯炯有神
读音:[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释义: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造句:小刚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深邃
读音:[ shēn suì ]
释义:深奥的寓意深邃
造句:不知什么时候,那一轮明月已高高挂上了深邃的天空,它散发着银色的光芒,直逼我的双眼,它倾泻在大地上,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凶狠
读音:[ xiōng hěn ]
释义:凶恶狠毒
造句:凶狠的敌人朝着手无寸铁的乡亲们开了枪。
慈祥
读音:[ cí xiáng ]
释义:[老年人的态度、神色] 和善安详慈祥的面容
造句: 王老师的脸上带着母亲一般慈祥的微笑。
和蔼
读音:[ hé ǎi ]
释义: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造句:王老师亲切和蔼,整天笑眯眯的。
鼠目寸光
读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
释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造句: 伯伯让堂姐辍学打工是鼠目寸光的行为。
目光如炬
读音:[ mù guāng rú jù ]
释义:目光发亮像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造句: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的批评,往往切中要害。
2. 描写目光的词语有哪些
1. 目瞪口呆【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造句: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2. 火眼金睛【拼音】:huǒ yǎn jīn jīng: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造句: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3. 炯炯有神【拼音】:jiǒng jiǒng yǒu shén: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4. 造句:炯炯有神的目光,足够表现出他是一个有志的少年。
5. 明目皓齿【拼音】:míng móu hào chǐ:意思是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造句:她虽已徐娘半老,却依然明眸皓齿,光艳照人。
6. 明眸善睐【拼音】:míng móu shàn lài: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造句:我要将那鲜花,赠给明眸善睐的少女。
3. 差的读音差的读音
差
拼 音 chà chā chāi cī
部 首 工 笔 画 9
释义
[ chà ]
1.错误:话说~了。
2.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缺欠:还~十元钱。
4.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 chā ]
1.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大致还可以:~可。
3.错误:~错。偏~。~池。
4.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 chāi ]
1.派遣去做事:~遣。
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 cī ]
〔参(cān)~〕见“参3”。
4. 作文 目光怎么写
把目光放向远处如果你是翱翔于天际的苍鹰,你就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蓝天。
如果你是流淌在山中的清泉,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大海; 如果你是普照在空中的太阳,就应该把目光投向世间的万物。 “酒入豪肠,七分啸成剑气,余下三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穿越于时空的隧道中,我听到了诗仙的豪迈的笑声。他是那个时代的英才,能够包容皇帝的“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位有济世才情,胸怀抱负的才子!几千年前,高力士的手上仍留有羞辱,但我们的诗仙却不愿鼠目寸光地留在翰林院,他把目光投向祖国的大好河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我看到了诗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潇洒,听到他高吟“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正是没有把目光拘泥于平俗的仕途上,而把目光投向远方,才成就了他的不凡不俗。 黄沙纷飞的大漠上,一位少女携着橄榄枝走进了匈奴人的营帐。
从此老人、小孩子的脸上不再有丧失亲人的痛苦,汉匈的边境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汉元帝仍然失落,怎么大汉的最后一缕馨香,就到了一群蛮子手中?古今有多少诗人为昭君吟唱“公主琵琶幽怨多”,但多情的诗人不知道,昭君的选择是义无反顾的,本是她的初衷。
昭君没有把目光放在侍奉皇帝和争权夺利上,她把目光投向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她愿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两族人民的幸福。从此,青冢便成了汉匈边境中昭示和平的一座里程碑。
阅尽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把目光投向高处,他们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没有鼠目寸光,他们的远大目光决定了他们永恒的位置。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也是古人目光远大的写照。 掩卷深思,鸿鹄与燕雀的区别,正是源于他们各自的目光的远大与否,你是愿做一只鸿鹄泥?还是做寄身于屋檐下的燕雀?(不行我再改)。
5. 写目光的古诗
写目光的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
原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远远的牵牛星,灿烂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她一整天也不能把布织起,哭得泪如雨下。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却不能相互说话。
赏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