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暑应该如何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一、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二、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三、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亿生网 全方面为健康打造的网站
2. 中暑的诊断鉴别方法有哪些
中暑分两种:1,急性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大汗淋漓、心慌、心跳、胸闷、呼吸困难都是中暑征兆,如果不及时吃中暑宝,20分钟左右可能出现晕厥或者猝死。2,慢性中暑。
夏天食欲不振就是轻微中暑,这一点很明显,这时要尽快吃中暑宝,2小时痊愈,很快就想吃饭。如果不吃中暑宝,肯定会加重,随时可能突发高烧超高烧,如果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还不吃中暑宝,多数会高烧晕厥,不死即残。
3.如果是一年四季都有中暑反应,这种情况是治疗后遗症,不是真正中暑。如果是在高温环境下,要按中暑处理。
3. 中暑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中暑的诊断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疼挛和(或)晕厥,并 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与热射病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脑炎、有机怜农药中毒、中毒 性肺炎、菌痢、疟疾;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 种急腹症鉴别。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将中暑分为以下三级: (1) 先兆中暑:指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 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 温升髙至38。 5°C以上。
(3)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
常在髙温环境中工作数 小时或老年、体弱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 痛、恶心、出汗减少。
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 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发绀。
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
呼吸快 而浅,后期呈陈-施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
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 消失。 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验室检査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尿蛋白和管型出现,血尿素氮、谷丙和谷 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增髙,血pH降低,血钠、钾 降低。 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 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寝挛和疼痛。
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 增高。 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
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 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
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虽有所不一,但在临床上可有两种 或三种同时并存,不能截然区别。
4. 中暑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进入中暑专题 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临床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
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 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
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
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
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治疗 1、立即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静脉注射复方氯丙嗪。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3、防治合并症控制感染。
5. 中暑的详细工伤经过怎么写
员工中暑需要满足在工作过程或者工作活动中出现的才能认定为工伤。在工伤认定申请表上填写事故经过是需要说明员工身份,和单位存在的关系,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进行处理的。
例:
本人王五,是XXX公司员工,岗位为作业员。
在2016年8月24日在进行某项工作时,因为工作环境温度过高于10:30左右造成中暑。在中暑后送往XX医院进行治疗。
相关法律《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