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字的笔顺怎么写
正笔画顺序:横、长竖、短横、短竖、横
正:
[ zhèng ]
1.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恰好:~好。~中(zhōng)下怀。
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纯,不杂:~色。~宗。~统。纯~。
8.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电。
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数(shù)。
12.姓。
[ zhēng ]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zici/s?wd=%E6%AD%A3&query=%E6%AD%A3&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2. 责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责的笔画顺序是: 基本释义:[ zé ]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
尽~。负~。
职~。专~。
~无旁贷。2.要求:~求。
~令。~成。
3.指摘过失:求全~备。~怪。
斥~。~罚。
谴~。4.质问,诘(jié)问:~问。
~难。~让。
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 zhài ]古同“债”。详细释义:责 [zhài]〈名〉欠别人的财物。
后作“债”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
司农注:“称责,谓贷子。”薄敛已责。
——《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博言负责数百万。
——《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
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宋多责赂于 郑。
——《左传·桓公十三年》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另见 zé责 [zé]〈动〉(形声。
小篆字形。从贝,朿( cì)声。
( zhài)本义:债款,债务)索取(财物)责,求也。——《说文》往责于东邑。
——《吕氏春秋·慎行论》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责一头。
以塞官责。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责备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史记·项羽本纪》无责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惩罚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
——《新五代史·梁家人传》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诘问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责令;要求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
——《盐铁论·本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赦罪责功。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史记·李将军列传》责成人之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名〉责任,差使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史记·项羽本纪》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韩非子》救护之责。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专责(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权责(权力和责任);负责(担负责任);卸责(推卸责任);职责(职务和责任);罪责(罪行的责任)另见 zhài组词:责令 责任 负责 斥责 责怪 责备 责打 职责 谴责。
3. 正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正的笔画顺序是:横、竖、横、竖、横正拼音:zhèng释义:1、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
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
正楷。正规。
正大光明。正言厉色。
拨乱反正。3、合于道理的:正道。
正确。正义。
正气。4、恰好:正好。
正中(zhōng )下怀。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正号[zhèng hào] 数学上表示正数的符号(+)。2、正风[zhèng fēng] 正派的作风或风气。
3、正确[zhèng què] 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4、公正[gōng zhèng]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5、正出[zhèng chū] 旧指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
4. 正的笔顺怎么写的
正的笔顺写法如下:正:[ zhèng ] [ zhēng ] 部首:止 笔画:5 五行:金 五笔:GHD 基本解释正[zhè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 :~午。
~中(zhōng)。~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当(dāng)。~派。
~楷。~规。
~大光明。~言厉色。
拨乱反~。3. 合于道理的 :~道。
~确。~义。
~气。4. 恰好 :~好。
~中(zhōng)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面。~本。
7. 纯,不杂 :~色。~宗。
~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骨。~误。
~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数(shù)。12. 姓。
正[zhēng]〔~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拓展资料:1、正直无私[ zhèng zhí wú sī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2、守正不阿[ shǒu zhèng bù ē ]正:公正;阿:偏袒。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3、义正词严[ 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
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
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4、正视绳行[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谓言行正直。
5、正言厉色[ zhèng yán lì sè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 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5. 辜负的辜字怎么写
一、辜写法如下:
二、释义:
1、罪:无~。死有余~。
2、背弃;违背:~负。~恩背义。
3、姓。
4、通“故”( gù)。原故,原因
5、肢解,分裂肢体
6、通“苦”( kǔ)。困扰
7、专固,垄断
三、相关组词:
无辜 辜负 泣辜 理辜 论辜 蒙辜 备辜 辜较 辜搉 余辜 辜攉 辜限 亡辜 辜功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用大斧对重罪犯执行砍头或腰斩极刑。
文言版《说文解字》:辜,辠也。从辛,古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辜,治死罪。字形采用“辛”作边旁,“古”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保辜[bǎo gū]
古代刑律规定,凡打人致伤,官府视情节立下期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期限内因伤致死,以死罪论;不死,以伤人论。叫做保辜。
2、辜毒[gū dú]
祸害。
3、辜榷[gū què]
亦作“辜搉”。搜括;聚敛。
4、疈辜[pì gū]
分割、肢解牲体。
5、何辜[hé gū]
何罪,有什么罪。
6. “正”字的笔顺怎么写
正笔画顺序:横、长竖、短横、短竖、横 正: [ zhèng ] 1.不偏斜,与“歪”相对:~午。
~中(zhōng)。~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
~楷。~规。
~大光明。~言厉色。
拨乱反~。 3.合于道理的:~道。
~确。~义。
~气。 4.恰好:~好。
~中(zhōng)下怀。 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纯,不杂:~色。~宗。
~统。纯~。
8.改去偏差或错误:~骨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93734。~误。
~音。~本清源。
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电。
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数(shù)。 12.姓。
[ zhēng ]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zici/s?wd=%E6%AD%A3&query=%E6%AD%A3&srcid=28232&from=kg0&from=k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