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语文作文500字左右
草,虽然平凡、渺小,但却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虽然不美丽,但却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切都是对生命的渴望而得来的力量!草,不管闪电雷击,不管狂风骤雨,不管严寒酷暑,它都毫不畏惧.这一切都是信念的力量,小草渴望生命,渴望生存,于是又站了起来!
我漫步在小路上,看着路旁那一棵棵嫩绿葱郁的小草,陷入了沉思……
也许,有很多人都把小草当成是弱小、无能的象征,认为它们那矮小的身躯经不起一点儿风雨.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眼里的小草,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富有生机,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
一到春天,小草们就睁开朦胧的双眼,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与人们一同分享春姑娘所带来的喜悦与温暖.它们散满大地,为这块抚养它们的“母土”铺上了绿地毯……这千千万万的小草组合起来,才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当然,小草的可敬之处不单单是在这里,它们身上还闪耀着一个亮点——顽强不屈的精神.小草虽然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高大挺拔,也没有花朵那样的鲜红美丽,但是,它们的精神足以盖过这一切,足以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并惊叹它们.
暴风雨里,高大挺拔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五颜六色的花朵已花残叶败,而小草呢,却以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赢得了胜利……等到暴风雨过后,花树都变了样,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享受着雨后的阳光……正因为此,它们才对得起大诗人的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想: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人都会遇到崎岖与坎坷,只要我们具有小草的精神,绝望之云终会驱散,希望之花将会常开.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丛新生的小草,更不会忘记妈妈满含期望的笑脸!
2. 怎么写象征作文
用象征手法构思作文 胡德松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如果仔细地分析,象征可以分同质象征和异质象征两种。
同质象征,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在本质上有某种相同性。读者比较容易地由此及彼进行联想。
如舒婷的《致橡树》就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地表达象征意义,诗人用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又如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散文《火光》,作者写了一次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泛舟在西伯利亚的一条阴森森的河上的经历。船在黑夜中航行,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点火光,不管它若远若近,总是那样吸引人。
但是这里,作者仅仅是在描写火光吗?很明显,不是。他分明还有深远的寄意。
稍一联想,我们就能体会出,这里的火光,正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当生活的长河在阴森森的两岸间流着时,不正是这看来非常遥远但又毕竟是在前头的火光吸引着人们奋勇前进么?无论是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或是在黑暗的人生道路上,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怕是极微弱而渺茫的一星点儿希望也是多么可贵,它能使人安慰,给人力量。
作者在文中用火光作象征,一下子就把这种微妙的感觉和复杂的生活体验给表达出来了。 异质象征,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反的。
比如苏童的小说《神女峰》。传统意义上,神女峰是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
小说中李咏和描月是一对恋人,他们计划乘船从南京去三峡神女峰旅游,想借此使二人的爱情更加巩固。他们上了轮船以后,意外地与大款老崔在同一船舱里。
开始的一段时间,描月打心眼里瞧不起大款老崔,认为他像许多有钱人一样缺乏修养,没有情调。后来在几次交往中,描月渐渐觉得老崔出手大方,细心、善体贴人。
当轮船中途停靠汉口港时,描月就离开船,上了码头,抛下李咏,和老崔走了。一对恋人还没有到神女峰,所谓的爱情就瓦解了。
小说这样的结局给读者的震撼是强烈的。事与愿违并不是这篇小说的美学价值所在,真正让读者获得美感享受的是,作家巧妙地选取了这一对恋人所要去的目的地——神女峰,这一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从根本上讲构成了相反的关系。
读完小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异质象征是在形成强烈反差的基础上产生美学效果的,因此,用这种技巧能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作为构思现代技巧之一,象征手法的作用有哪些呢? 第一, 主题升华。 升华主题,是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提高主旨意义的重要一环。
唐代孙樵在《与友人论文书》中说:“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
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
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再如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灯》。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先写半夜起来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回忆起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再回到现实,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之后又回到现实,写自己从灯光中吸收了无穷的力量;最后回忆一位友人被救活的故事,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
欣赏这篇散文的写作,从头至尾,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它的主题有一个升华的过程:随着作者思绪的展开,灯已从具体逐渐转变为抽象,从开始时所见的实际的灯转变为心目中的灯。灯这一具体的物像也就升华为具有哲理含义的意象,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不断进取的生活信念。
联系这篇散文的写作年代,我们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年民族不屈的精魂,抗日必胜。
3. 象征性作文怎么写
静物象征性话题,指话题是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静止物体,如风、窗、路、桥、根等。这些事物具有表层的物质意义,这层意义是具体可感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义和象征义,这层意义是虚化的。基于此,对这类作文的审题应遵循由实就虚的顺序,在逐步挖掘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立意角度。
风
1.文题设计:
春风唤醒万物,夏风清凉怡人,秋风吹卷落叶,朔风寒冷刺骨。除自然界的风外,社会上也有形形色色的风。对于风,你有什么感想、经历或见闻呢?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写作指导:
这段话题材料没有确立相对的意义指向,只提供了供思维发散的点,可称之为定点型话题作文。定点型话题作文比定向型话题作文具有更加自由的发散性,它可以把思维触角伸向古今中外、四面八方。对于“风”这个话题,可以着眼于物化和虚化的双重涵义。搞清楚风的双重涵义,就可以找到很多写作角度,进而选取相应的写作素材。从风的自然意义出发,可以写摹景状物散文,写自然的风营造的世界;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然的风和亲情、友情故事融合在一起写,让自然的风为亲情、友情等事件提供发生的背景,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渲染更加真挚的情感。从风的象征意义出发,可以写社会上的各种流行风,赞扬进步的潮流,鞭挞不好的现象。从象征意义的角度立意,会使文章显得新颖深刻,给人以耳目一新、不落窠臼的感觉。因而建议同学们多从风的象征意义的角度立意,用议论文的形式承载深广的社会内涵,以彰显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情怀。
4. 象征手法的作文怎么写
小草赞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
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的思绪便飞向远方……在我生活的周围,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平凡而又朴实的小草。 春天,小草从田野中探出嫩芽,唤醒沉睡的大地、催化冻结的江河,静静地观看着春意盎然的世界,它生命带来绿色,给大地带来春天的气息;秋天,小草给大地穿上金色的外衣,与田野里金黄色玉米穗,披着红缨、涨红脸的高粱,沉甸甸的大豆等庄稼相互辉映,更显丰收的美景;冬天,尽管北风呼啸,小草被鹅毛般的大雪覆盖,但它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与红梅、青松融合在一起,傲霜斗雪,不屈不挠,构成一幅美丽洁白的瑞雪图。
你看,这些小草多像那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的石油工人。他们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上,尽管条件艰苦,但在荒原上,在井架旁、在抽油机、电泵井、计量间等岗位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朴实无华的身影,到处都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
他们不计名利、默默无闻,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和年华,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平凡、无私、奉献,这正是小草的品格。
我怎能不敬它爱它!我爱小草,更爱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石油工人,让我们用用饱蘸智慧的画笔去描绘新时代的石油工人,描绘祖国的美好未来吧! —————————————————————————————————— 傲立的小草 有人喜欢鲜花,有人喜欢大树,我却喜欢小草。我喜欢小草的平凡,我喜欢小草的纤弱,我喜欢小草的朴实,喜欢小草的晶莹,我喜欢小草浪漫,我喜欢小草韧性,小草;人们通常会把你当作弱小的象征。
的确,你很渺小,你纤弱的连一滴小小的露水,也可以把你压的把头低下。春天来了,你悄悄的拱破土层,不管风是怎样的寒,你却静静的长。
嫩嫩的,绿绿的潇潇洒洒撒遍原野。一颗、十颗、百颗、万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谁也数不清楚。
无论是什么土壤,你却慢慢地品味春的清新,夏的芬芳,秋的金黄,冬的洁白。你把执著和坚毅的根紧紧的扎进土壤里,伸向四面八方,可谓根根坚固,颗颗踏实。
“疾风知劲草,春风吹又生。”每一次,风的肆虐,你变的更坚强。
每一次雨的洗涤,你的叶更加翠绿。一点点积聚生命的力量,根植着你的信念和理想,等待着绽开生命的花环。
我由衷的赞美地小草,小草;你是平凡的,你只是一叶绿,你又是伟大的,你把自己融入了天与地。你的平凡来自于重重的阻挠,大自然的定律。
你的伟大来自于坎坷的路途,而你选择了坚强。小草;你没有松柏的高傲。
你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寻找生存的方式。你不会嫌弃土地的贫瘠,你不会畏惧环境的恶劣。
你不在意人们的肆意践踏,你不畏艰难险阻,高山上、悬崖下、石缝中、甚至在田野庄稼苗的夹缝里,只要有土地就有你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古代诗人对你的赞耀。 我开始敬佩小草,小草;你朴素大方的身姿,却蕴逸着简洁而蓬勃的美丽。
你没有鲜花的绚烂和芬芳,却拥有碧绿的清香。淡淡的馨香弥漫岁月的生命。
充盈与顽强在持久的甬道上,恒远而绵长。风来了;你轻歌曼舞,雨来了;你英姿飒爽。
春去秋来,你引歌高昂。阳光妩媚的日子,你仰望蓝天,悠悠的云在你的视野里轻轻的飘过。
一种踏实与宁静驻足心底。因为坚强,生命有了内涵,因为理想,岁月持久而绵长。
我开始崇拜小草,小草;我崇拜你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崇拜你朴实中凝聚着真诚,平凡中孕育著伟大。
春天来了你焕发勃勃生机。秋天去了你依旧风采依依,你用心血浇铸绿色的常青。
你用生命渲染了绿色的永恒。我崇拜你从不屈于路人的践踏,不屈于强者的重压,不屈于烈日的灸烤,不屈于霜雪的袭击。
我崇拜你从严冬匍匐而来,给春天一片昂然,给大地一片生机。小草;从你的叶脉细细密密纹络中,看到了你生命的韧性和硬度。
世界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你,才会聚了绿的芳草如茵。土地是你的生命驿站。
你会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岁月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的沧桑变历。
你依然容颜未改,辛勤的走过的大江南北,踏遍了万水千山,装点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 小草 是谁最早把春天到来的汛息报告给人们?是杨柳、迎春花还是布谷鸟?不,首先报告我们的,却是那些平凡的小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就是古人用来赞美小草的诗句。 你瞧,接连下了几次雨,如果你用手拨开紧贴着地皮的枯草,便可见到藏在下面的一簇簇貌不惊人的嫩绿的小草。
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它虽没有迎春花那样惹人注目的花朵,也没有杨柳那样多姿多态的枝条,更没有布谷鸟清脆的歌喉。
它是棵棵普通的小草,当它俯卧在底下时,那瘦弱的身躯更看不出来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它却毫不自私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都献给大地。 春天,山花烂漫,百花争艳之际,这时的小草却静静地躺在美丽的鲜花丛中。
大片大片、绿茵茵、软绵绵的草地,供孩子们游戏大人们休息,有谁不赞扬它的温柔、舒适。 小草尽管它不为自己感。
5. 象征主义的作文怎么写
描写景物,在说说景物代表着什么精神或意象。
比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6. 怎样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中艳丽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7. 运用象征手法的作文怎么写
运用象征手法作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作为构思现代技巧之一,象征手法的作用有哪些呢?一、主题升华。
升华主题,是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提高主旨意义的重要一环。唐代孙樵在《与友人论文书》中说:“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
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
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二、含蓄现美。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
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
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
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
这是鲁迅有意识地“听将令”的结果。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
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那运用象征有哪些要求呢?一、立意要明确。
有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名篇一样,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二、描绘要具体。
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绘的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开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的表达出来。茅盾正是着力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型,从树的干、枝、叶、皮、高度等方面塑造了白杨树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形象,并赋予人格化的内涵,才从中提炼出“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屈不挠”等性格品质,再由此联想开去,揭示主题的。
三、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
这就要找准类比点,展开联想。正是由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华北平原上的健儿”等本体对象同样表现出了和白杨树一样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英勇无畏”的精神,白扬树才象征了北方的抗日军民,尤其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附录:象征手法分类解析汇总【花木的象征意义】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1、以松柏象征坚贞。
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
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4、以菊象征。
8. 写象征作文应该怎么写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如果仔细地分析,象征可以分同质象征和异质象征两种。
同质象征,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在本质上有某种相同性。读者比较容易地由此及彼进行联想。
如舒婷的《致橡树》就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地表达象征意义,诗人用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