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礼信封要怎么署名
您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颜色是一种暗示,冷色沉着镇定,暖色温馨舒畅,大花热情奔放,小花温情脉脉。
在礼品的外包装上您可以利用绸带、丝带捆扎礼品,打成不同图案;在礼品包装上也可佩以胸针、小瓶香水、装饰耳环,或是袖珍笔记本,钥匙链等;浪漫一些的,还有附上一片嫩草、树叶、一支羽毛,这样的点缀使您的礼品包装趋于完善。 在国外,赠送礼品时,还要附带一张礼品卡,卡上写着送礼人的姓名、致词,使受礼人因为一两句祝福的话语,而对所接受的礼物珍爱百倍。
赠送礼品时也可附带名片,名片有社交用和商业用两种,商业用名片不宜在社交活动中使用。 送礼时,您可以将名片贴在礼品包装的正面右下方,如果送的是礼金,名片应该一同放在信封里。
赠送礼品中时常还要附赠一束鲜花,如果说鲜花是万能礼品,那么它也可以随其它任何礼品赠送。作为点缀,花数不要求多,但花要精致。
在情人节时,您随礼品再送上一枝红玫瑰,相信对方一定会深情领会的; 在婚礼上,您赠送的礼品再加花束,让花束与新娘斗妍,不仅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新人们也会笑逐颜开。 送礼加附属物,是对礼品的装饰,是对受礼者的尊重,也是对送礼者的意图,送礼者的心情的表达或弥补。
有了“伴侣”,礼品才会不显孤单。 红礼、白礼。
色彩的习俗是与整个传统文化相匹配的,色彩在蕴义了太多的人们赋予的含义后,逐渐上升成为一种文明。色彩完全是一种直观感受,是对外界信息敏感反映之一。
最初对色彩,人们只是猜测其含义,色彩受到崇敬,也受到禁忌。随着色彩神秘感的消失,统治阶级又利用强权,推行色彩垄断,中国杏黄色一直是王室与皇权的象征。
其它色彩也人为地规定了其寓意。 馈赠的礼品究其外观形式来说,不外乎造形与色彩两类,除非全部馈赠的礼品为特别以外,其它礼品的形式也无特别之处,而能给予礼品以特定判断,是渲染还是肃穆,是喜庆礼物还是吊唁礼物,则主要靠色彩来表达。
色彩作为包装装演的一部分也就成为馈赠符号的一部分。 在我国传统中,色彩的运用都趋于单纯、浓烈,这种用色习惯可以有效地烘托某种情感和气氛,感染周围的情绪。
在《梦粱录》中记述的两宋聘礼中,就可以看到极其鲜明的色彩情调,如送礼行列中的“金”瓶酒、装以“大花银方胜”、“红绿销金酒衣”,或以“罗帛贴套花”为酒衣,酒担以“红彩”缴之;男家用“销金色纸”作礼状,上面又履以“红绿销金”为袋,或以“罗帛”贴套,外面还要盖上“彩袱”送往女家。 此外,还有“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段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段”、“绿紫罗双匹、彩色段匹”、“金银双胜御”等攒红簇绿的品物。
不难看出,金、银、红、绿、青、黄、紫诸色都可以作为装点,造成一种五彩缤纷、喜气洋洋的视觉效果。 不同民族对于用色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各自有对色彩的解释,尽管历代统治者都对色彩严加禁令,规定了紫、青、红、黄、黑的使用范围,但在不同地域这种界限是模糊的。
总的来说,喜事送礼大都色彩鲜艳、亮丽浓重,营造喜庆的气氛,这些颜色能够引起兴奋、也是同其心境密切相关的。 现代喜庆节日,以青年为主,尤其是城市青年,已逐渐摆脱大红大绿的用色、而选择色泽柔和,或深暗颜色,同样,这种选色也是同其心态相联的,现在有一种趋式就是,青年人喜欢深色、老成特重的颜色,这反应了这一年龄段的人,渴求成熟、稳定与被尊重。
至于花花绿绿的颜色,对于他们来说,充其量是装点气氛了。 以前伉俪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从头到脚一身红,新郎也要适当“花哨”一点,而视在取而代之的是淡色调的婚纱,对比色分明的礼服。
往日年节,人们总要装扮一下,男女老少五颜六色,而今,年轻人尤其是小伙子们,却喜欢“玩深沉”,越年轻越淡色、暗色,相反老年人倒修饰得“靓丽”几分。 但是,无论是先前也好,还是转变中的现在也好,它们共同之处便是,选择最喜爱的颜色,修饰出最佳效果的“我”,反映出最佳的心境。
白事,即丧事。这种场合下赠送的礼物,多是花圈、花篮、挽联、挽幛,以及礼金等。
2. 同学的父亲去世白礼包怎么写
你好
丧事白包怎么写
2013-05-12|浏览:4855|投票:0
竖着写最右侧:公元-----年 月 日今逢______(什么日子,比如年祭,或者活祭 ,活祭就是死者生日,等等)谨记冥洋 谨封中间写死者称呼,是什么时间去世的,一年内的写新逝,过一年的写故逝,然后你怎么称呼他,写实际的称呼,后面紧跟逝者性别,难得写显考,女的写显妣,后面跟姓(逝者)最后面写之灵位 收用。例:故逝祖父显考刘氏之灵位 收用左侧:署名,加入是自己的曾祖父辈的,写曾孙XXX,假如兄弟众多,则在前面写上姓氏,后面一一署名,例:曾孙刘 一一二二三三玄孙:刘 小一小二叩送(就是磕头送上的意思)一定要竖着写,这是轩辕黄帝故里的习俗,适用于京城及全国大多数的地域。里面装的纸钱多少你就随意了,这个不讲究。
3. 白事向人送礼金怎么写
白事礼金信封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白事礼金信封写法:按照古代的书写习惯,一定要竖着写,才能保持传统的风格。这是汉民族的习俗,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的地域。
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来写,其要点如下:1、竖写;2、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3、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等敬语;4、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
注意: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白事封包注意事项: 喜事我们都知道要图吉利,送礼的数目不能带不吉利的数字,其实,丧事也是要趋吉避害的,主人家也要图吉利,因此,送礼的时候要注意数额,不能带在人们习俗里认为不吉利的数字,否则会得罪人。
1、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
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此外,有些地方也可以用3、6、9等代表单数,一般不用5、7,为了稳妥起见,建议都用1。
2、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没有写封包的习惯了,一般都是购买现成的商业封包直接送礼包,因此,一些年轻人就容易误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礼节的人,抓到一个就用,一旦用错,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白事礼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礼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有些人家亲友多,司礼登记往往忙不过来,那就很可能会漏记收礼,送礼往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你送礼了,主人家却没有登记,主人家可能会怪你,这样是付出了没好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具名,具体做法是: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5、丧事送礼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礼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让使者代收,这个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礼人员,收到礼包后会登记在人情簿,然后回礼。
6、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礼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代物款不需要进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