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霭
查了下字典,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我认为楼主提到的两个词都是对“暮霭”这个词的错误写法。
蓦mo4,突然。 霭ai3,云气。
蔼ai3,和气,态度好;繁茂。 暮mu4,傍晚;(时间)将尽,晚。
不论怎么组合,蓦与蔼和霭都是讲不通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蓦却与暮是形近字,且发音也差距不大,而蔼和霭是同音字,并且形近。
所以,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作者本来想用“暮霭”,却误用了“蓦霭”或者“蓦蔼”。不管是使用拼音输入还是字形输入,只要作者不够细心,或者不是非常熟悉“暮霭”的写法,错写成其他写法的可能性极大。
同时,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下“蓦霭”和“蓦蔼”,从上下文来看,其意思就是要表达“暮霭”。所以必然是笔误无疑。
所以,最终的结论啊,两个用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用法是“暮霭”,傍晚的雾霭,傍晚的云气。
2. "蔼"字为什么这样写
蔼 [ǎi] [ㄞˇ]
(蔼)
古同“霭”,云气。
部首:艹
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基本字义
● 蔼
(蔼)
ǎiㄞˇ
◎ 和气,和善:和~。~然。
◎ 果实、树木繁茂的样子:幽~。~~。
◎ 古同“霭”,云气。
详细字义
◎ 蔼 ǎi
蔼
〈形〉
(1) 树木生长繁茂 [luxuriant]
蔼蔼,盛也。——《广雅》
蔼,茂盛貌。——《集韵》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楚辞·宋玉·九辩》。
(2) 又如:蔼彩(芳鲜茂盛的样子)
(3) 盛多的样子 [numerous]
蔼蔼、济济,止也。——《尔雅》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诗·大雅·卷阿》
才夫蔼蔼而曼着兮。——《楚辞·逢纷》。注:“盛多貌。”
郁萧条其幽蔼。——扬雄《河东赋》
(4) 和气,态度好 [gentle]
笑语蔼然。——《聊斋志异·王大》。
(5) 又如: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蔼
臣尽力之美。从言葛声。《诗》曰:“譪譪王多吉士。”於害切
3. 蔼字怎么读
【拼音】: ǎi
【释义】:
1. 和气,和善。
2. 果实、树木繁茂的样子。
3. 古同“霭”,云气。
【组词】:
1、和蔼 [ hé ǎi ]
【释义】: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例句】:我最不能忘怀的是**那亲切的微笑,和蔼的面容。
2、蔼然 [ ǎi rán ]
【释义】:和气友善的样子。
【例句】:他为人坦率,,一团和气,世故不深,蔼然可亲。
3、闇蔼 [ àn ǎi ]
【释义】:枝叶茂盛貌;众多貌。
【例句】:春天的树枝闇蔼,充满生机。
4、蔼然可亲 [ ǎi rán kě qīn ]
【释义】: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例句】:胡老伯蔼然可亲,谁都喜欢跟他接近。
5、蔼然仁者 [ ǎi rán rén zhě ]
【释义】: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例句】: 语淡而意厚,蔼然仁者之心,真得三百篇神理者。
4. 霭字的草书怎样写
霭字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