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双喜字怎么写
【囍】 拼音: xǐ 注音: ㄒㄧˇ 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21, 总笔画: 24 繁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18, 总笔画: 21 电脑输入方法: 任何输入状态:按住Alt键,再按小键盘数字“821206”,松开就可以了 郑码:BJUJ,U:56CD,GBK:87D6 笔画数:24,部首:口,笔顺编号:121251431251121251431251 五笔:fkuk 全拼:heui 紫光拼音:xi(需翻47页,第2个) 微软拼音:xi(需翻10页左右) 搜狗拼音输入法:xi(第5个,如经常使用,会上升第一页第一个) QQ拼音输入法:xi (第一次使用第七页第5个,如经常使用,会上升第一页第一个) 囍,汉族传统吉祥图案,以两个喜组成的图符。
汉族民间装饰洞房的习俗之一,古今普遍流行。婚礼中,剪出大红双喜字贴于洞房中堂,指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也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表示喜庆与祝福。
2. 100个喜字书法的不同写法 谢谢
1.楷书写法:2.行书写法:3.草书写法:4.篆书写法:5.隶书写法:扩展资料:字形演变:词意:①本义,动词:在庆祝中欢笑,本义由“嘻”代替 ②形容词:可庆贺的,得意的,快乐的。
组词:喜剧、喜乐、喜悦 、喜气 、喜事 、喜雨 、喜冲冲喜洋洋、喜滋滋例句: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礼记 • 檀弓》释义:人的喜愠之情,分别有不同的层次:喜有陶、咏、犹、舞;愠有戚、叹、辟、踊。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诗 • 小雅 • 菁菁》释义: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释义: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③动词:爱,欢迎。 组词:喜爱、喜好、喜欢、喜新厌旧例句: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汉书 • 黄霸传》 释义:黄霸年轻时学习律度法令,喜欢做官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史记 • 货殖列传》 释义:(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宽仁喜儒术。
——《淮南子 • 宪王钦传》释义:宪王宽厚仁爱,喜欢儒学。④名词:可庆贺的事。
组词:喜报,喜酒, 喜出望外 ,双喜临门⑤副词:高兴地,乐意地。 组词:喜闻乐见、喜笑颜开、喜看稻菽千重浪 字源解说:“喜”是“嘻”的本字,喜的甲骨文,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有的甲骨文强调庆典中的鼓乐声。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喜”的“欢笑”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嘻”代替。
3. 古人结婚的喜字是那个
双喜写作"囍",原指同时两件的喜事,现多用在结婚庆典,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结婚时贴"囍"是中华传统的民间喜庆习俗。
囍字由来: 据传,王安石23岁那年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当时天色已晚,王安石便决定留在镇上歇息。饭后闲来无事,他遂上街闲逛,却见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外面挂着一盏走马灯,灯光闪烁,分外耀眼。
王安石走近细看,只见灯上分明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半幅对子,显然是在等人对出下联。王安石不由拍手连称"好对!好对!"站在一旁的管家马上进去禀告宅院的主人马员外,但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进了考场,答题时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见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393564他聪明机敏,便传来面试。
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日:"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王安石脑中立刻浮现出马员外家走马灯上的那半幅对子,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他对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赞叹不已。 考试结束,王安石回到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又特意走到马员外家观灯,已企盼多时的管家立即认出他就是前几日称赞联语的那位相公,执意请他进了宅院。
看茶落座后,性急的马员外便敦请王安石对走马灯上的对子,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随手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员外见他对得又巧妙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给他,并主动提出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乃是马小姐为选好而出的。 结婚那天,马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真是喜上加喜,马员外大喜过望,当即重开酒宴。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4. 欧阳询楷书喜字的写法
欧阳询(557年抄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袭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2113于平正中见险绝5261,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4102行书有《仲尼梦奠帖》1653、《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