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亡妻做回向怎么写
您做了什么善行,就说——以某某善行功德,回向我的亡妻某某(念全名),愿她以此功德,业障消除,病苦消除,脱离三恶道,往生上趣。
同一个善行的功德,可以重复回向,多重回向。 而且很重要的就是,回向亡妻某某的累劫累世的冤亲债主。
愿他们病苦消除,原谅某某过去的错事,真诚地为亡者忏悔。 心里要想着,所杀所吃的动物…… 要有信心,虔诚,恭敬,专注。
我特别喜欢重复地、多重地回向。就是同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1306430一个功德,不断地回向很多众生。
要记得读诵大乘经典,供养三宝,这个功德利益非常大。 三宝的功德力,加持力特别大。
顺便说说我自己的3个佛教的故事,或者叫感应吧,亲身经历。一是某晚上鬼压床时,我念了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5、6声,击退了它。
二是某天晚上11点左右,在深圳盐田区盘山公路,我一个人走着,遇到3只恶犬,吠我,朝我跑来,我吓坏了,赶紧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个字连续不断,一会儿,三只狗同时吓到了,它们跑回家去。我安全了。
三是 我精进修行了一个星期(包括诵经抄经念佛绕佛,礼拜持咒供灯,烧香施食,放生听经),不久前,在2016年6月20日凌晨或早晨,我做了梦。梦见了蛔虫在我眼睛里面蠕动,爬出来好多只,有一只还长1米呢,我用手拉出来(这是消业障的表现)。
2. 苏轼的词,怀念他的亡妻的,写得不错,谁知道
苏轼《江城子》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3. 为亡妻写的诗词都有那些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说 明]
这是悼念亡妻之词。
苏轼妻王弗年轻貌美、温柔贤慧、知书达礼,十六岁与苏轼结婚,伉俪情深。王弗不幸早年病逝,苏轼痛失爱侣,异常悲伤。十年后作者徒知密州,梦见爱妻,便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上片写别恨。吊亡妻,叹现实,感慨悲痛。生死两茫茫,虽茫茫却难忘;千里相隔,难对话;纵然能相逢,相逢也不相识;我因迁徒奔波、失意哀伤,发已如霜。一层一层把别恨、感叹提到了无法再高的境地。
下片写梦: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感想。梦中回故乡,见到爱妻。昔日的恩爱,历历在目。而梦醒之后,其思念之情,更是凄凉沉痛,催人泪下,使用权人断肠。
============================================
李商隐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的这首悼亡妻的五言字短情深,算我最喜欢的一首悼亡诗,曹旭做的赏析也极精彩细腻,强烈推荐——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1苏武:《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嫣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晨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间未有期。握手一长欢,泪别为此生。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2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贺铸:《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陈与义:《九月八日戏作示妻子》
“小瓮今朝熟,无劳问酒家。重阳明日是,何处有黄花?”
6、“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纳兰容若的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