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字草书怎么写
一、楚字草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
2、痛苦:苦楚。
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
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
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三、相关组词:
苦楚、楚天、清楚、翘楚、凄楚、齐楚、楚楚、愁楚、酸楚、苌楚、楚剧、痛楚、悲楚、楚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牡荆,在中国西南地区出行者随处都会遇见的带棘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
文言版《说文解字》:楚,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楚,丛生的树木。另一名称是荆树。字形采用“林”作边旁,采用“疋”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凄楚[qī chǔ]
凄惨痛苦:凄楚[的目光。
2、齐楚[qí chǔ]
整齐(多指穿着):衣冠齐楚。
3、酸楚[suān chǔ]
辛酸苦楚:心头酸楚。
4、痛楚[tòng chǔ]
悲痛;苦楚:内心痛楚万分。
5、悲楚[bēi chǔ]
悲伤凄楚;悲苦。
2. 楚字草书写法
楚字草书字样:
3. 吴字的草书怎么写
一、“吴”的草书写法二、“吴”的字源演变“吴”是“娱”的本字;“吴”是“吴”的异体字。
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妖”的本字,表示女子妖娆起舞。吴,甲骨文=(口,吟唱)+(夭,即“妖”,女子妖娆起舞),表示唱歌跳舞,助兴娱乐。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夭”(妖,妖娆起舞)写成“夨”(侧着头部),表示侧首而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夨”写成“夭”。
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夨”(夭)写成“失”。
有的俗体隶书误将“失”写成“夫”。而俗体楷书则误将隶书字形中的“夫”写成“天”,导致面目全非。
古籍多以“吴”代替“吴”。当“吴”的“吟唱娱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女”另造“娱”代替,强调女子与歌舞的关系。
造字本义:动词,且歌且舞,助兴娱乐。扩展资料“吴”的组词一、吴语 [ wú yǔ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上海、江苏东南部分和浙江大部分地区。
二、吴歌 [ wú gē ]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
三、吴下阿蒙 [ wú xià ā méng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四、吴头楚尾 [ wú tóu chǔ wěi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五、宋画吴冶 [ sòng huà wú yě ]宋画,指宋元君的画。吴冶,吴人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
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 (汉语汉字)。
4. 陈字 草书写法
释义:
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
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
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
6、古又同“阵(zhèn)”。
陈的部首:阝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原为形声
相关组词:
陈旧、陈列、陈设、陈货、面陈、陈言、陈诉、陈绍、陈皮、陈情、陈请、陈醋、陈说、缕陈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阜,从木,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陈皮[chén pí]
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入药有通气化食、祛湿化痰等作用。
2、陈请[ché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陈述情况,提出请求:陈请领导审定。
3、陈醋[chén cù]
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
4、缕陈[lǚ chén]
缕述(多指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具函缕陈。
5、陈酒[chén jiǔ]
存放多年的酒,酒味醇厚。
5. 薛字草书怎样写
薛的草书:
薛,读音: xuē
1、一种草本植物,即“赖蒿”。
薛、莎、青薠(fán)。—— 司马相如《子虚赋》
2、用莎草编制的雨衣
3、春秋时国名 。战国时为齐所灭。地在今山东省滕县南
4、姓
扩展资料
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历经1500多年。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张汪镇。传说是炎帝后裔。薛国前段时间由任姓家族统治,后段时间由田齐的妫姓(田氏)家族统治。
前418年,齐国乘机将任姓薛国占领,为田氏邑。另一说为楚国所灭。薛国灭亡后,从薛国逃亡的公子登在楚国做官,楚怀王以沛地赐公子登为食邑,公子登遂率族人迁居于沛,以祖先原封地命姓,成为薛姓。
如果薛国为楚国所灭,公子登入楚做官,侍奉仇敌,于情不和。再则,此地后来为齐国田婴封地。薛国应是被齐国所灭更合理一些。前321年(周显王四十八年),齐威王封田婴(号靖郭君)于薛称薛公。并建造高耸的薛国城池,立宗庙。由此任姓薛国演变为田氏薛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薛
6. 吴字的行书写法
吴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吴 [ wú ] 基本字义: 1. 古国名。
2. 大陆地区江苏省的简称。 3. 姓。
组词: 东吴、吴语、吴回、吴口、勾吴、吴阊、吴云、吴声、吴绵、吴剑、吴石、吴趋、吴庖、吴梁、吴牛喘月、吴市吹箫、吴头楚尾、吴下阿蒙、吴越同舟、楚尾吴头。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吴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文言版《说文解字》:吴,姓也。
亦郡也。一曰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2,大言也。
从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