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在田字格怎么写
田在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田
拼 音 tián 部 首 田 笔 画 5 五 行 火 五 笔 LLLL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棉~。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盐~。
3.同“佃(tián)”。
4.同“畋”。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瓜田李下
成语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成语解释: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成语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2、沧海桑田
成语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扫田刮地
成语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2. 中国的“中”田字格写法
中国的“中”田字格写法如下:
笔画顺序如下:
中的基本解释:
中[zhōng]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中心。
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暗中。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
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在研究中。
5、特指“中国” :中式。
6、适于,合于 :中看。
中[zhòng]
1. 恰好合上 :中选。
2. 受到,遭受 :中毒。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中举。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造字本义: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相关词汇解释:
1、中用[zhōng yòng]
顶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真不中用。
2、中心[zhōng xīn]
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在草地的中心有一个八角亭子。
3、中原[zhōng yuán]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4、其中[qí zhōng]
方位词。那里面:不知~奥妙。气象站一共五个人,其中三个是新来的。
5、期中[qī zhōng]
一学期中间的一段时间:期中考试。
3. 田字格汉字左的正确写法
左,读作zuǒ,笔顺是横、撇、横、竖、横,田字格写法如下:
现含义有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左膀右臂;地理上指东方:山左。江左;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思想和行动,如左派、左翼。
加引号时,指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如戒“左”戒右;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降低官职:左迁;古同“佐”,佐证。
相关词组有很多,比如左边、左手、左右、左派、左翼、左首、相左、**、左袒、左面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解析
根据本隶定字形解释。会意。从又从工。“又”意为“相助”、“互助”、“协助”。“工”指“工作”。
“又”与“工”联合起来表示“按吩咐工作”、“辅助工作”、“协助工作”。本义:辅助。引申义:辅助的位置。说明:“左”本义是“按吩咐工作”。按谁的吩咐呢?按“右(手)”的吩咐。
“右”字从又从口,“口”表示“对左手吩咐”。自古以来,人类绝大多数都是“右撇子”,两手协同工作时,都是右手为主,左手为辅。
二、词语解析:
1、左边,拼音是zuǒ biān,意思是靠左的一边。
2、左手,名词,即左边的手,与右手相对。习惯使用左手做事的人被称为“左撇子”。在使用左手做一些事,如写字的时候,技巧与右手做事有所不同,因此有些人使用左手写字来健体养生。
3、左右,读音为zuǒ yòu,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意思。
4、左派,这一名词源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制宪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坐在左侧,支持共和制、大众政治运动和世俗化。
5、左翼,基本解释为作战时处于正面部队左侧的部队,引申为政党、派别、团体中的左派。在政治中,“左翼”,又称“左派”,与“右翼”相对。是用来称呼一些政治信仰的专有名词,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则有不同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左翼
4. 中字在田字格的写法
中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图) 一、释义 读音一[ zhōng ] 1、方位词。
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 2、指中国。
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
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 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6、不偏不倚。 7、中人。
8、适于;合于。 9、成;行;好。
10、姓。 读音二[ zhòng ] 1、正对上;恰好合上。
2、受到;遭受。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中,内也。
从口。丨,上下通。
白话版《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
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扩展资料 组词:中间 空中 中午 中东 中队 高中 看中 中用 中心 中原 一、中午[zhōng wǔ] 时间词。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二、中用[zhōng yòng] 顶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 三、中原[zhōng yuán]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四、中华[zhōng huá] 古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民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用以指称中国。
五、中南[zhōng nán] 一般包括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五省区。广义的还包括河南、江西两省。
5. 无在田字格怎么写
一、无在田字格的写法是:
二、基本释义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不:无论。无须。
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三、组词有无边、无语、无力、无知、无为、无量、无限、无涯、无辜、无聊、无瑕、无论、无赖、无妨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无,亡也。从亡,无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无,没有。字形采用“亡”作边旁,采用“无”作声旁。“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而产生的奇字。王育说,天穹向西北弓屈叫作“无”。
三、相关组词
1、无数: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
2、无常:变化不定。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小老头的脸孔像天色一样的无常。”
3、无餍:不能满足。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一方面痛恨 日本 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曹章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
4、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
茅盾 《子夜》十:“﹝李玉亭﹞被人家无端疑忌,他想来又是害怕,又是不平。”
5、无妨:不妨;没有关系。
草明 《乘风破浪》四:“不过,有些事也不要大惊小怪,百花齐放嘛,有些具体问题谈谈也无妨。”
6. 爷爷的爷田字格怎么写沾边
爷田字格写法如下:抄 爷,读音:yé 基本解释: 1、父亲:“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意思:这征集士兵的军令啊,张张都有我父亲的名字。) 2、祖父:姥爷。
3、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张大爷。 4、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县太爷。
5、对佛、神的称呼:佛爷。 扩展资料:爷在文中的应用: 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译文:愿意为此买马具及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2、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都是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 老舍《骆驼祥子》 相关词汇解释: 1、少爷[shào ye] 旧时仆人称主人的儿子。 2、王爷[wáng ye] 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
3、爷们[yé men] 男人(可以用于单数):老爷们。 4、爷儿[yér] 长辈男子和男女晚辈的合称,如父亲和子女,叔父和侄子、侄女,祖父和孙子、孙女(后面常带数量词):爷袭儿俩。
5、佛爷[fó ye] 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泛zhidao称佛教的神。
7. 白字田字格怎么写
白字田字格写法如下:拼 音 【bái】笔画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2.光亮;明亮:东方发~|大天~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卷|~饭|~开水|一穷二~。5.没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费力气。
6.无代价;无报偿:~吃|~给|~看戏。7.象征反动:~军|~区。
8.指丧事:~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2.说明;告诉;陈述:表~|辩~|告~。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独~|对~。
14.指地方话:苏~。15.白话:文~杂糅|半文半~。
组词:漂白、白马、白日、白面、白蚁、白米。
8. 田在田字格怎么写
田在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田 拼 音 tián 部 首 田 笔 画 5 五 行 火 五 笔 LLLL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
棉~。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
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盐~。
3.同“佃(tián)”。 4.同“畋”。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瓜田李下 成语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成语解释: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成语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2、沧海桑田 成语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扫田刮地 成语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